點贊!商丘這些人擬登上省級光榮榜!

2023-12-20     天命生商

原標題:點贊!商丘這些人擬登上省級光榮榜!

12月20日,記者從商丘市文明辦了解到,日前,河南省「鄉村光榮榜」候選對象367人(組)公布,我市入選35人(組);在此基礎上,產生河南省120人(組)「十佳鄉村光榮榜」候選對象,我市入選12人(組)。

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按照河南省文明委工作安排,從2023年6月起,河南省文明辦在全省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河南省「鄉村光榮榜」選樹活動,共分好媳婦、好公婆、好妯娌、好鄰居、好鄉賢、群眾組織好會長、鄉村創業好青年、移風易俗好榜樣、志願服務好標兵、家風家訓好傳人、基層優秀宣傳工作者、文明鄉風建設優秀支書等「十好兩優」12個類別。經各地層層選樹推薦、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等程序,提出了2023年度河南省「鄉村光榮榜」人物候選對象367人(組),並在此基礎上,從「十好兩優」12個類別分別擇優選樹10名「十佳鄉村光榮榜」人物候選對象,共120人(組)。按照選樹辦法和程序,現將候選人對象予以公示,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接受廣大群眾監督。公示時間為2023年12月18日至12月20日。

附:

商丘市入選2023年度河南省

「鄉村光榮榜」人物候選名單

一、好媳婦

田愛新 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周集鄉何莊村村民

王蘭英 永城市茴村鎮楊套樓村村民

孫艷粉 永城市臥龍鎮夏竹園村村民

軒金華 睢縣白廟鄉徐陽溝村村民

二、好公婆

王素玲 商丘市睢陽區李口鎮孫樓村村民

劉桂蘭 虞城縣劉店鄉大劉樓村村民

三、好妯娌

方艷清、孟銀傑 睢縣匡城鄉劉莊寨村村民

四、好鄰居

張 胖 永城市條河鎮郭集村村民

張 偉 虞城縣鎮里固鄉棗子營村村民

劉見峰 柘城縣陳青集鎮王樓村村民

楊 波 睢縣城關鎮西門裡村村民

馬煥生 睢縣河堤鄉馬莊村村民

五、好鄉賢

蘇 偉 商丘市梁園區觀堂鎮蘇堂村人(民權九都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六、群眾組織好會長

陳保生 虞城縣劉集鄉蘇樓村紅白理事會會長

七、鄉村創業好青年

李治禮 商丘市睢陽區婁店鄉趙樓村人(河南天野冷暖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馮 雷 永城市蔣口鎮洪樓村人(永城市民樂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王群喜 夏邑縣何營鄉王營村人(夏邑縣美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婧源 虞城縣利民鎮蔡莊村人(虞城縣虞玫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吳素平 虞城縣店集鄉宋莊村人(虞城縣愛兒福服飾廠廠長)

張艷敏 寧陵縣石橋鎮孫遷村人(寧陵果源貢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馮 智 睢縣白廟鄉蘇莊村人(河南省科智玻璃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韓戰士 睢縣尤吉屯鄉袁王莊村人(商丘市力恆刷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國棟 民權縣王橋鎮麻花莊村人(民權縣麻花莊村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八、移風易俗好榜樣

王海陽 夏邑縣駱集鄉彭樓村村民

陸付立 虞城縣古王集鄉官莊村民

孟學智 睢縣鳳城街道田莊村村民

九、志願服務好標兵

王世威 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鎮后庄戶村村民

十、家風家訓好傳人

劉子卿 永城市大王集鎮王集村村民

陳雁飛 柘城縣起台鎮西陳莊村村民

十一、基層優秀宣傳工作者

劉夏秋 睢縣西陵寺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副鎮長

王媛媛 永城市薛湖鎮文化站站長、宣傳幹事

張春霞 柘城縣崗王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副鎮長

十二、文明鄉風建設優秀支書

劉仿超 民權縣花園鄉劉莊村黨支部書記

王新建 睢縣匡城鄉匡城村黨支部書記

李景財 永城市芒山鎮夏莊村黨支部書記

商丘市2023年度河南省

「十佳鄉村光榮榜」候選人簡要事跡

一、好媳婦

孫艷粉,1971年6月生,永城市臥龍鎮夏竹園村村民。孫艷粉公公因病癱瘓六年臥床不起,她每天端茶送水、燒火做飯,給公公擦洗身子、洗臉剪頭、端茶喂飯,把老人護理得乾乾淨淨。天有不測風雲,2020年在外打工的丈夫突發腦出血,醫治期間多次下達病危通知,但她從不放棄,四處求醫,堅持為丈夫治療,在她的悉心照料,10個月後丈夫逐漸有了意識,保住了性命。在康復治療期間,孫艷粉每天為丈夫翻身、擦洗、喂飯、清理大小便,照顧得無微不至。丈夫因多次手術致使並發癲癇病,有時一天犯病三四次,有一次犯病時,孫艷粉來不及拿東西塞到丈夫嘴裡,又怕他咬傷自己舌頭,孫艷粉毅然決然地把自己的手掌放到了丈夫嘴裡,等到掰開時已血肉模糊。在她的悉心照顧下,丈夫的病情不斷好轉。

二、好公婆

劉桂蘭,女,1957年10月生,虞城縣劉店鄉大劉樓村村民。劉桂蘭有三個兒媳,她十分疼愛她們,總是想方設法地默默支持她們,遇到困難鼓勵她們,與三個兒媳互敬互愛、相互關懷,家庭關係十分融洽。她細心了解每一個人的飲食特點,總是做兒媳喜歡吃的飯。她悉心照料孫子們,不讓外出務工的兒子兒媳有後顧之憂。二兒媳從外地嫁過來,她經常對其他兩個兒媳婦說要像親姐妹一樣好好相處。幾年前,二兒媳的娘家媽因病去世,劉桂蘭怕她傷心過度,就一直陪伴她、開導她,說以後要把她當新閨女養。二兒媳的超市開張時,因身懷六甲,她便主動到店裡幫忙,減輕兒媳負擔。兒媳生孩子時,她像照顧女兒一樣,每天扶著起床走路、擦身、端飯,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正是她這樣默默奉獻、無私付出,才換取了一個大家庭的和睦幸福。

三、好妯娌

方艷清,女,1998年5月生;孟銀傑,女,1985年11月生,睢縣匡城鄉劉莊寨村村民。多年來,無論是涉及親戚鄰居婚喪嫁娶,還是兩家孩子吃穿用度,妯娌倆從沒因為誰出錢多,誰出力多而計較。方艷清坐月子期間,孟銀傑不但傳授她帶孩子的經驗,還親自下廚給她燉雞、燒魚補充營養。孟銀傑一下班就到方艷清家幫忙照看孩子、做飯。每逢農忙季節,方艷清也主動先到孟銀傑家的地上干農活。對待兩家孩子,孟銀傑和方艷清都視若己出。2018年公公因肺癌住院,妯娌倆共同擔負起伺候公公的重任。公公出院後,妯娌倆爭相擔負起繁瑣的護理工作。她們貼心呵護公婆,照顧公婆等同親爹親娘,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共同譜寫了新時代家庭文明和諧的讚歌。

四、好鄰居

馬煥生,男,1946年10月生,睢縣河堤鄉馬莊村村民。馬煥生待鄰居如親人,只要提起他,大家都會伸出大拇指。2022年5月,鄰居馬錦宗因身體不適需去縣醫院檢查,馬煥生主動開著家裡的三輪車把人送到了縣醫院,全程跑前跑後,直至馬錦宗的女兒從外地趕回才離開。馬錦宗住院期間,他先後多次去醫院探望,並主動幫助其家庭夏收秋種。馬錦宗因救治無效去世後,他又忙前忙後幫忙張羅,還讓妻子常常去陪伴馬錦宗的妻子常玉玲,幫她減輕思想包袱。2023年春,家裡雨水少小麥乾旱嚴重,鄰居馬培新在北京做生意,抽不開身回家照料農田,得知情況後他就拉上水泵幫他澆灌農田。村裡張愛玲、王秀榮兩位老人的房屋漏雨,孩子們又不在家,他知道後就主動拿著工具幫忙修補。馬煥生深得家鄉鄰里信任,左鄰右舍遇事外出就會將鑰匙交給他暫時保管。

張 偉,男,1983年6月生,虞城縣鎮里固鄉棗子營村村民。「大家有緣住在一個村,就是一家人,就得為這個大家庭費點心、出點力。」張偉是這樣說的,平時也是這樣做的。2022年6月,村裡80多歲的王大伯突然胸口痛,在家幹活的張偉二話不說,開車將老人送到醫院並幫助辦理了住院手續,直到老人在外的子女趕到才離開。2022年8月,張偉在村口巡邏時,發現一名迷路的老人,第二天他就驅車幾十公里把人送回了家。村裡患有智障的鄰居劉玉明與家人失聯,幾年來他陪同劉玉明家人先後去過20餘個市縣,行程達4000餘公里,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年5月他突然接到泰州市一救助站的電話,說救助站的一個人疑似劉玉明,他立即通過照片確認,陪同劉玉明的家人連夜前往泰州接回了離家六年的劉玉明,讓他們一家人團圓相聚。

五、好鄉賢

蘇 偉,男,1975年9月生,商丘市梁園區觀堂鎮蘇堂村人,民權九都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2021年3月,蘇偉了解到家鄉坑塘整治困難頗多,主動邀請專業人員研討坑塘治理工程,耗資42萬為村裡修建路肩、花壇等,對6個坑塘進行規範化治理,讓原來的廢舊坑塘變身為扮靚村莊的「景觀塘」。2022年春季,蘇偉主動捐資150萬元,為村裡修建水泥路3.1公里、下水道400餘米,一舉解決了村內下雨積水問題,贏得了家鄉父老的交口稱讚。2022年5月,蘇偉為解決全村夜間照明問題,自掏腰包4萬元購買了67盞太陽能路燈和1000棵紅玉蘭綠化樹苗,用於鄉村道路照明及路邊綠化,極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在蘇偉的帶動下,村裡很多在外務工人員也紛紛捐款捐物助力家鄉建設。

六、群眾組織好會長(無)

七、鄉村創業好青年

馮 雷,男,1983年8月生,永城市蔣口鎮洪樓村人,永城市民樂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3年馮雷返回家鄉蔣口鎮創業,流轉土地80畝從事蘿蔔種植,成立了永城市民樂種植專業合作社。2022年7月他聯合另外兩家合作社成立永城市民興種植專業合作聯合社,承包土地1萬餘畝,以「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為理念,帶領農民種植蘿蔔、蔬菜、糧食,達到一年三熟,年銷售蘿蔔10萬餘噸,實現土地價值收入翻番,銷售額超億元。2022年下半年疫情期間,他向永城市紅十字會捐贈蘿蔔30萬斤;向河南農業大學捐贈現金1萬元。2013年至2022年共帶領97戶鄉親種植蔬菜、蘿蔔共同致富,其中5戶貧困戶實現脫貧,生活走向富裕,安置附近村民1000餘人就業,讓他們日常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

八、移風易俗好榜樣

孟學智,男,1965年2月生,睢縣鳳城街道田莊村村民。孟學智積極倡導新事新辦、能簡則簡。他有三個女兒,都是自由戀愛、婚事簡辦,抵制高價彩禮。大女兒訂婚時,男方主動提出要給較多彩禮,孟學智當場拒絕。最終,大女兒的彩禮只有2萬元,被眾鄰嘖嘖稱讚。孟學智主張厚養薄葬,父母健在時,他把老人的生活起居照顧得井井有條。2021年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他作為長子對自己父親的葬禮提出了幾條建議並得到家人支持:一是不搞大操大辦,一切從簡;二是對前來幫忙的鄉鄰,既要吃飽吃好,也要注意節儉,不鋪張浪費;三是取消紙紮、鐵炮、嗩吶戲班等。村裡治喪委員會也同意了他的建議,喪事辦完,村裡群眾紛紛效仿,大大扭轉了村裡的風氣。

九、志願服務好標兵

王世威,男,1989年1月生,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鎮后庄戶村村民。因自身腿腳不便,他自學手藝在家門口開理髮店謀生。自幼受父母的教育影響,始終堅持與人為善、善待他人。他推己及人,萌生了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和臥床不起的人群上門免費理髮的念頭。從2013年8月起,走村串戶為老人免費理髮,從剛開始不被人信任,到慢慢被人接受,他一做就是20年。有時遇到生活特別困難的老人,還主動送米麵糧油和生活用品。後來為了更好服務行動不便的人群,他每周一專門為老人理髮,一周去一個村莊,極大地方便了有理髮需要的老人。這樣雖然很辛苦,但看到老人臉上露出的幸福笑容,王世威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十、家風家訓好傳人

劉子卿,男,1968年10月生,永城市大王集鎮王集村村民。他家的家訓是「老實做人,踏實做事;盡己之能,奉獻社會;嚴愛教子,相敬夫妻」。2005年轉業後,主動申請自主擇業,先後在河南華星集團等多家企業擔任管理崗位,面對每一個崗位,他都兢兢業業,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2017年、2020年被評為「優秀轉業幹部」。連續七年參加「愛心送考綠絲帶」活動,累計百餘名學生受益。疫情期間,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加入社區小區志願者服務隊,組織自主擇業軍轉幹部捐款11300元。多年來,累計參加為困難群眾、貧困家庭捐款捐物活動40餘次,捐款1萬餘元,衣物120餘件;為本鎮修橋鋪路、集資辦學、舉辦物資交流大會等捐款近兩萬元。兩個子女品學優良,大學畢業後已順利就業;夫妻關係融洽,妻子工作務實敬業,連續多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個人」。2015-2017年,以父親劉永信為核心的大家庭被評為「永城市最美家庭」「商丘市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提名獎」。

十一、基層優秀宣傳工作者

劉夏秋,女,1991年9月生,睢縣西陵寺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副鎮長。她充分利用各村幸福大講堂、便民服務群等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揮睢縣第一屆縣委舊址和楊拐國防教育基地等紅色文化資源,不定期向群眾宣傳講解,讓群眾感受紅色文化、緬懷革命先烈累計100多次,人數達5000餘人。組建鄉村兩級常備志願服務隊168支,志願者2000餘人,深入開展愛老敬老、關愛留守兒童、「三夏三秋」生產幫扶等志願服務活動。發動各村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支書、老幹部等參與制定村規民約,帶動村民自治,推動移風易俗。聯合啟動「家和業興幸福西陵」工程,以黨建為引領,以學習和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總抓手,以「在家盡孝,為黨盡忠,知行合一,正己化人」為總原則,以開展「一頓飯」「一盆水」「一個節」「一把掃帚」「一節課」五項活動為具體抓手,探索出一條可複製推廣的鄉風文明建設之路。

十二、文明鄉風建設優秀支書

李景財,男,1973年1月生,中共黨員,永城市芒山鎮夏莊村黨支部書記。他堅持以「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文明家園」行動「十個一」項目建設為引領,立足村莊實際,積極對村文化陣地進行提升改造,打造了文化廣場和活動中心,邀請鎮文藝隊開展「送戲下鄉入村」等文藝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注重古村落保護,修舊如舊保持歷史風貌,攜手夫子山景區編排《陳蔡絕糧》《孔子遊園》情景演出,恢復「泥響」手工藝製品等打造特色文化村莊。每年定期開展「鄉村光榮榜」「星級文明戶」和「五好庭院」等活動,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修訂完善「一約五會」制度,出台《夏莊村紅白喜事消費標準》,積極倡導婚事新辦、白事簡辦,深入推進移風易俗。

來 源:今日商丘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a88f5c44499afa1d9b1555e46cfe8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