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市安陽縣安豐鄉的西高穴村,僅聽名字就能看出這裡建有大墓。經考證,這裡葬著的,便是一代梟雄曹操。
很多人都會好奇,曹操生於豫州刺史部譙(也就是如今的安徽亳州),而亳州也有公認的曹操家族墓,並且已經成功發掘出曹操女兒曹憲和曹操父親、祖父及其他族人的墓葬,為什麼曹操時候卻單獨葬在河南這座小山村中呢?
提起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漢代到三國兩晉轉折點上,最重要的歷史人物,曹操可以說是"反覆"最大、"爭議"最大、"功過反差"最大的名人。
因此,對於曹操墓的所在,關注度一直很高。但實際上,曹操之墓究竟在何處,在2009年經國家文物局最終認定之前,爭議頗多,可以說是一個千古之謎。
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於洛陽,終年六十六歲,諡曰武王。其靈柩葬於鄴城的西門豹祠以西丘陵中。
不同於其它王侯將相之墓,曹操墓沒有封土建陵、沒有隨葬金玉器物,也沒有建設高大堅固的祭殿。因此,數百年後,喪葬從簡的曹操墓所在便無人知曉了。
到了北宋之後,曹操被視為奸雄,其墓址不詳也成了他奸詐的一個證明。鄴城以西有北朝墓群,被傳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而七十二疑冢又經過民間傳說和各文學作品的流傳,曹操墓之謎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而彼時的鄴城,範圍大概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香菜營鄉、習文鄉和河南省安陽市北郊一帶。也正是因為此,在河北也有不少曹操墓的傳說,但皆沒有考古發現的證據,不具有權威性。
直到200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陽安豐鄉西高穴村,搶救性發掘一座東漢大墓時,獲得重大考古發現。
根據這座大墓出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石牌、魯潛墓誌以及西門豹祠位置,經過考古專家充分論證,國家文物局最終確定西高穴村就是曹操墓所在地,而這個千古之謎也終於被破解。
據了解,曹操墓在被考證前,就曾被多次盜掘,但仍倖存一些重要的隨葬品,出土了器物200多件。其中,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短矛"的石碑以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的石枕,更是為研究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歷史依據。
也正是因為這個困擾了眾人多年的千古之謎被揭開,安陽曹操墓被評為"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2013年,曹操墓更是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正式更名為"安陽高陵",受到國家重點保護。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遊相關資訊,請點擊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