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奇人扎堆的民國劇,太搶眼丨毒藥頭條

2020-06-13   毒藥君

原標題:這部奇人扎堆的民國劇,太搶眼丨毒藥頭條

說起這民國劇,要上手把它拍好還真不容易。

過於戲說吧,看著假。

太還原歷史吧,年輕觀眾又不愛看。

而就在昨天,毒藥君正打算就著快樂肥宅水找部新劇來打發周末時光。

一部在娛樂性和觀賞性方面都做得很不錯的民國劇,進入我的刷劇小雷達之中。

民初奇人傳

The Eight

這個劇目前採取每周五至周日,每天更新兩集的形式播出。

從昨天頭兩集釋放的訊息來看,無論是其龐大的世界觀,還是精細的服化道,都讓毒藥君眼前一亮。

不少看過的觀眾,也對這部新劇的畫面質感大加讚賞。

之所以有如此接近電影品質的畫面,只因《民初奇人傳》背後有個大神級監製——陳凱歌

加之一線電影團隊參與製作,才讓這部新劇無論在美術場景的打造上,亦或是通過服裝襯託人物氣質的拿捏上,都顯得非常有誠意。

前期優異,作為整體參與製作並出品的愛奇藝也非常給力。

這幾年愛奇藝一直在原創劇集方面發力,推出過不少高品質作品。

此番邀請一線大拿參與製作的新劇,彰顯了愛奇藝在民國題材領域,有意開拓新類型的野心。

雖然只看了個開頭,但這部劇有好些方面都給毒藥君留下深刻印象。

其中一個,就是在題材上非常有創造性

前面說過,這是一部以民國為背景的劇。

故事開頭從民國初年講起。

彼時的中國剛剛脫離清朝腐敗統治,從舊社會過渡到一個新社會。

轉變中的動盪不安,原本最容易產生傳奇。

可提到那個年代,國內往期的民國劇,更多是以探案或愛情為主線去表現,而沒有進行更深入的挖掘。

《民初奇人傳》在這方面則做了大膽的嘗試。

首先,它把目光聚集到了一個鮮少有人關注的領域——

江湖奇人

劇中將其分為八類,每一類都各具特色。

大家各自為陣,卻又能在關鍵時刻互通有無。

和傳統意義上的工農兵學商不太一樣,這批江湖奇人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本事。

也正因為身懷絕技,才讓他們能夠在動盪時局下依舊進退自如。

而這樣的本事和身份,本身就賦予了這批人一抹傳奇色彩。

更傳奇的是,如此多身懷絕技的高手,在動盪時局下經歷的事兒也夠「奇特」。

第一集開頭,他們就領了主線任務:

找出自己的新一代領路人

這個人,首先需要持有大家公認的十行者繪卷

持有此券者,不但能統領各界能人志士。

更關鍵的是,Ta還能夠利用捲軸號召這批江湖怪傑,幫助國家在危難之際重回正軌。

可偏偏,因為陰差陽錯的關係,這個捲軸最終落在了有志青年華民初(歐豪 飾)手裡。

表面上看,華民初似乎和這批人並不直接關聯。

然而撥開他複雜的身世背景,會發現他其實也是其中一分子。

只不過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他才被蒙在鼓裡,以「路人」姿態闖進之後的亂局中。

眼見捲軸落入一個「凡夫俗子」的手裡,江湖奇人的首領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你爭我奪之中,也暗藏了各自的小心思。

一場圍繞捲軸的爭奪戰,就此拉開帷幕。

從奇人到奇事。

可以說,無論從人物設定還是故事設定上,《民初奇人傳》都花了極大的精力,補足了人們對民國時代的想像。

「奇」元素的誕生,既呼應了當年那個年代的整體氛圍,又符合國人對動盪時局下有關江湖的大致印象。

就這點來說,題材上的不落俗套,就已經給了《民初奇人傳》足夠的期待空間。

除了題材上較之以往取得的進步。

《民初奇人傳》另一個讓我覺得有意思的部分,是它在內容層面充分照顧到了年輕觀眾的口味

如之前所講,涉及到歷史題材,過正或者過於戲說,都不太容易引發他們共鳴。

一個太正經,一個太不正經,對挑剔的新一代而言,都不夠有吸引力。

而這部劇,在二者中取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衡。

既不過於嚴肅,也不會太過誇張離譜。

毫無疑問,這部劇最大的看點都和主線——捲軸的歸屬有關。

關於它最終花落誰家,將成為一個核心懸念吸引觀眾一步步去追。

而這個過程,故事在整體的節奏推進上,一直都處理得非常緊湊。

結合複雜的人物關係網和世界觀,令一些原本抱著看爽劇心態的人都直呼,需要認真對待接下來的劇情。

對一部分年輕觀眾來說,解密本身就已經足夠令人興奮和期待。

但這種相對龐大的人物關係和設定,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則需要一個緩衝區來調節解密帶來的緊繃感。

於是,劇中時不時引入的幽默橋段,就成了一記絕妙的調味品

相信不少看過華民初和師妹互動過的人,都會被這種適時插入的輕鬆一刻給逗樂。

這種巧妙而富含層次的情緒轉折,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劇集的觀感,讓它的整體觀賞體驗非常平易近人。

另外,劇中將小人物的抉擇和家國命運的關聯,則是能引發年輕觀眾共鳴的另一個隱藏大殺器。

很多大道理,你板著張臉對小年輕講,人家未必接受。

這時候,需要用一個同輩人的視角和親身經歷,帶領他們切實感受到「少年強則國強」的含義。

作為海歸青年,在華民初的身上,你能看到一個年輕人該有的理想主義和遠大抱負。

然而這種理想和抱負,往往需要面對殘酷的現實檢驗。

劇中已經無數次向觀眾表明,民初是一個有極強道德感和家國觀的角色。

南北談判期間,南方派去北方和談的代表,因為遭人暗算,被八門誤以為手持捲軸,而險些被滅口。

在江湖規矩和代表安危面前,民初毅然選擇了為後者挺身而出的行為,充分顯示了他在大是大非前的定力和格局。

江湖事小,國事為大

儘管身處亂世,但憑藉滿腔熱血的豪情與俠義,令華民初某種程度上而言,和江湖奇人並無二致。

相較主旋律偏愛的宏大敘事,民初以身作則維護國家利益的事例,不但給年輕人起到良好示範,還讓人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而這樣的魅力,自然吸引同類和他一道反抗社會上的不公,勇於替真相發聲。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然國之未來,希望在於少年。

少年興,則國興。

無論從題材、內容,還是它的形式包裝上來看,《民初奇人傳》在近期上新的國劇中,絕對算得上獨樹一幟。

對「奇」的鑽研上,這部新劇可以說挖掘到了極致,並同時打破了觀眾對這一類型劇目的固有印象。

以「奇」人之道還治「奇人」之身。

通過青年在正邪之下的選擇,不但讓作品有了深度,也和愛奇藝追求高品質的精神不謀而合。

無論是《烈火軍校》還是《民國奇探》,甚至包括前段時間熱播的《鬢邊不是海棠紅》。

愛奇藝有關「民國+」的創作思路正在日趨完善,幾部作品下來,可以看到它在民國題材的版圖上不斷添磚加瓦。

除了有優秀的後期團隊加持,愛奇藝對原創內容的無限追求,加上其對民國題材的深耕與細分,本身也給了這部劇夯實的創作保障。

作為傳奇路賽道的旗艦劇之一,用「奇人」、「奇事」打出一手好牌。

但願這一次,《民初奇人傳》的多方突圍,能給國劇圈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