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從教育熱點看兩會「熱」提案!關乎勞動教育、評價改革……你捨得錯過嗎?

2021-03-06     中國網教育頻道

原標題:兩會|從教育熱點看兩會「熱」提案!關乎勞動教育、評價改革……你捨得錯過嗎?

視力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核

減少學校與教育無關的工作

中小學體育課按學生體質分級授課

……

根據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IEGS)統計的 2020年度十大教育熱點,本文相應歸納了八類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提出的提案、議案,涵蓋在線教育、健康/衛生教育、教育評價改革、教師減負等方面。

這些切實解決教育問題的提案,你捨得錯過嗎?一起來看!

一、在線教育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新型肺炎冠狀病毒疫情席捲我國,教育部門和全國中小學、高校積極開展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工作,在線教育流量爆發、網課快速普及,但也被不斷詬病。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李心:建議加強在線教育行業監管

李心建議,從教師資質、內容質量、營銷手段、收費標準、學費安全等方面對在線教育機構全方位加強監管。

她建議對中小學在線教育課程單節時長進行限定,且課程中間休息不少於10分鐘。採取強制黑屏、退出等方式讓學生放下電子設備。

同時,建議明確學校責任,引導中小學生健康使用在線教育平台。建議由教育部出台專門文件,規範學校推介在線教育平台行為。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謝家灣小學

校長劉希婭:建議加強對在線教育APP

與在線教育平台的監管

劉希婭建議,首先,加強人工智慧在基礎教育階段應用的專業研究。

其次,完善智能技術運用於基礎教育領域的准入機制、監管機制和退出機制,形成自上而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教師、學校使用線上學習產品的相關規定、建議。

最後,她建議媒體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加強監管,減少大量線上學習產品對教育的干擾,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委員

牛三平:建議對在線教育立法

牛三平建議,對在線教育立法,確保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和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他建議依法促進規範發展,通過加強市場監管、加大市場違法懲處力等方式,確保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和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衛生/健康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國公共衛生的隱患,警示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有待加強,「衛生教育」、「健康教育」等詞彙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掀起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遼寧何氏眼科醫院

院長何偉:呼籲通過大數據賦能

築牢近視防控網

何偉建議,通過大數據賦能築牢近視防控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

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

呼籲將1月20日設為國家急救日

敖虎山呼籲,全民重視心肺復甦學習、政府重視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並將每年的1月20日設為國家急救日,從國家文化、民族意識層面重視心肺復甦和急救體系建設,提升全民族的應急響應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控中心

健康教育所副所長何琳:

建議將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升學考試

何琳建議,健康教育應從體育與健康課中獨立出來,把健康教育課納入各年級學生課程表,系統地進行教學計劃,並將其納入中小學生升學考試的綜合評價體系中,用更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導向,推動其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三、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破除「五唯」頑瘴痼疾。 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和人才評價是我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

教育學部教授劉焱:

建議教育評價改革從宣傳欄開始

劉焱表示,教育評價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學校門口的標語和宣傳欄反映了學校教育評價的價值導向。

建議明令禁止學校懸掛人為製造攀比、加劇考試競爭與焦慮的標語和橫幅,多宣傳畢業生中愛崗敬業的普通勞動者,引領尊重普通勞動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人皆可成才」等社會風尚。

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眼病防治

研究所所長李甦雁:

建議把視力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核

李甦雁建議創新教育評價機制,把包括視力狀況在內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作為評價地方和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切莫犧牲孩子的視力來換取高分數和好成績」。

四、勞動教育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鑒於此,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勢在必行。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馬光瑜建議:全面取消小學生家庭作業

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小學生

馬光瑜建議全面取消小學生家庭作業,進一步增強德育、體育、勞動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小學生。

他認為,小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重,還衍生出義務教育商業化和學生心理健康等問題,加重家庭經濟負擔和學生心理負擔。教育的壓力也客觀導致了年輕人生育慾望的驟減。

五、研究生教育

2020年,7月29日,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國經濟社會和研究生教育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盛會。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強國的重要一環,保證研究生教育走科學發展之路,是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和路徑,也是我國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大學副校長

汪小帆:建議制定專業技術能力標準

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革

汪小帆建議,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樹立「全國一盤棋」理念,在相關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加快推進改革落地。

其中包含加大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改革、對接國家重大需求增設一批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試點在有條件的省和直轄市下放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相應的招生計劃審批權等具體建議。

六、師範教育

為促進更多師範畢業生從事教育、增加就業,2020年8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進師範畢業生教師資格認定改革。

近年來,我國教師教育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

戴立益:倡導新師範

構築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

戴立益提出,當前教師教育體系存在著基礎教育高學歷教師占比低、教師職後培訓與專業發展契合度低、整體規劃統籌弱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他對提升教師學歷水平、整體設計職後培訓和研修體系等提出一系列具體建議。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建議提升中小學男教師比例

朱永新建議,通過實施退伍軍人教師培養計劃,切實提高教師待遇水平,創新師範男生招生、培養機制等方式,進一步改善當下中小學教師隊伍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

七、教師減負

2020年,「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短視頻一度登上頭條、微博熱搜,引發社會熱議。 家長負擔、家校矛盾等問題不容忽視,這背後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教師負擔過重。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

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

呼籲減少學校與教育無關的工作

劉希婭建議, 首先,要減少各類評比檢查,精簡各類評比達標活動流程。

其次,要嚴格控制各類「進校園」活動,要提前計劃申報、嚴控數量,減少對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影響。

再次,要大幅度削減部門攤派任務,減少要求教師及學生、家長關注公眾號、轉發文章、下載APP、平台註冊等行為,非教育教學直接相關的任務,原則上不得硬性規定教師完成。保障教師的發展時間和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新余市副市長

陳文華:建議切實給中小學教師減負

對於網絡打卡、投票評比等各種非教學工作任務進入校園,應加以控制和規範,避免給教師和學生家長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逐步克服和扭轉「唯分數論」「唯升學率」的傾向,嚴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別是民辦學校通過搶挖生源提高升學率、「強造名校」現象,緩解學校和教師「排名焦慮」;

破除校外培訓過熱、「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等傳統誤區,緩解家長和學生「攀比焦慮」,讓義務教育更好地回歸基礎教育、提升國民素質的本位。

八、體育教育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體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如何制定科學有效的具體實施方案,值得不斷思考。

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

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

建議中小學體育課按學生體質分級授課

朱鼎健建議,中小學體育課採用分級授課的模式,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體能、體質和特長狀況,分為不同的體育級別,跨班級甚至跨年級上課,無須拘泥於以往固定的按班上課的方式,把統一化的體育課堂轉變成有趣多元、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投身體育運動的興趣課堂。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衡水市政府

副市長崔海霞:

建議中考體育測試增至3次

崔海霞建議,將中考的體育測試由1次增加至3次,初中每學年末測試一次,中考體育成績由三次成績相加得出,高考也參照中考辦法增加體育測試。

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教師招聘辦法,對具有教師資格證的優秀教練員、退役運動員應聘體育教師,適當放寬招聘條件、簡化招聘程序。

參考資料:

1.教育治理與教育智庫研究評價中心:《IEGS發布II 2020年度十大教育熱點》

2.中國教育新聞網:《兩會「教育熱點」前瞻》

3.中國教育新聞網:《劉希婭代表:教育類APP鋪天蓋地隱患多》

4.中國新聞網:《全國人大代表牛三平:建議對在線教育立法》

5.騰訊新聞:《兩會健康談|關於衛生健康,代表委員們有哪些建議和提案?》

6.雲南網教育頻道:《代表委員觀點集萃》

7.長沙晚報:《取消家庭作業!推遲放學時間!這位政協委員的建議火了》

8.中國教育新聞網:《汪小帆委員:制定專業技術能力標準,加快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革》

9.九派新聞;《戴立益委員:中小學缺少高學歷高質量教師?倡建「新師範」》

10.江西日報:《全國政協委員陳文華建議:切實給中小學教師減負》

11.騰訊新聞:《兩會·體育|今年兩會,這些體育相關的建議你需要知道》

12.中國教育報:《10個最熱教育建議!減少與教育無關工作、改善幼師待遇……哪個說出了你的心聲?》

彭可馨(實習生) | 編輯

中國網教育頻道 | 出品

此文為中國網教育頻道獨家稿件。轉載須經授權,並註明作者及來源,違者必究。

News

兩會超話 | 王素雲端對話

朱永新:未來教育中家長

角色將「王者歸來」

熱點 | 收藏!兩會「教育熱點」

前瞻,與你息息相關!

深度 | 葉瀾:不能把

基礎教育改革的希望

全都寄託到高考改革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KomFHgB8MnI47IjJ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