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技水平還是非常局限的,那個年代的人們認為,地球是一個平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也對地球有了全新的認知。當太空人飛出地球後,所看到的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地球是一個球體,但是海平面卻是平的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無數的風光美景,海平面的波濤洶湧與高山的重巒疊狀交相呼應,這些都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的饋贈。即使是世界上的最高山脈,在地球面前也非常渺小,在2012年的時候,美國的NASA曾經發布過一張照片。這張照片被NASA稱為地球的素顏照片,許多網友在看到這幅圖像後感到非常震驚,我們眼中的地球明明是蔚藍色的星體,為什麼卻成為了一個不規則的梨形呢?
土豆地球
美國NASA把這樣的地球叫做土豆地球,其實這是地球重力的分布圖。地球一直在不斷的進行自轉,其實這就好理解了,如果把地球的自轉比作轉呼啦圈的話,那麼就意味著他的腰必須要扭起來,所以說才會形成了這樣的形狀。地球的赤道半徑與南北兩極相差這22千米,這麼大的差距足以讓我們看出地球是一個球體,很多人可能會有問題了,為什麼地球形狀會如此規則呢?
引力
其實當我們仔細觀察的時候,會發現宇宙中的大部分星球其實都是球體,只要這些星球的質量足夠大,那麼就可以憑藉著自身的引力來吸引周圍的物質。這些物質距離星球越近將會越難擺脫引力,所以說在引力的作用下,水會從高處往低處流,如果想要擺脫引力其實也是可以的,就像人類所發射的火箭一樣,只要能夠提供大量的燃料與充足的動力,那麼就可以擺脫地球去往更高更遠的地方。
地球內力
其實除了地球的引力外還有一個力,那就是地球的內力,地球存在46億年的時間了,內力也在不斷運動,因此地球的內部一直處於活躍的狀態,如果能量噴發很有可能造成火山爆發,甚至在板塊活躍的地界也會形成地震。當兩個板塊不斷擠壓形成高山的時候,岩石碎裂後是向下翻滾的,而不是升上天空,這其實就是力量的作用,除此之外,地球的表面會遭受數千萬年的岩石風化。這些風化的碎末隨著季風和洋流去到世界各地最後再凝固成岩。南北兩極的冰川面積十分廣大,但是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未來冰川融化後也一定會流入大海,所以說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有隨之運動的方向。
在我們的認知中,道路是平面的,海洋也是一個平面。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人類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感覺,還是因為我們的視野太小了,珠穆朗瑪峰對於人類來說是高不可攀的山脈,但是在地球表面卻是不足一提的。有許多陰謀論者至今認為地球是一個平面,這樣的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當我們站在沙灘上是遠方的海洋,駛來一艘輪船,我們首先看到的便是輪船的桅杆,這其實就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海洋也並不是一個平面,如果我們拿著一把水槍朝海洋里呲水,那麼會發現,水流的運動軌跡並不是筆直的,而是一條弧線。即使人類的科學水平已經非常發達了,但是仍然有些人不顧科學依據,只局限在自己的理論中,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不理智的。特別是那些堅持地評論的人,地球是一個球體,已經成為了供認不諱的事實。如果還有人不相信,那就入手一個地球儀,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