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招」,還有「猛藥」!山海展映季北京站活動圓滿結束

2024-11-04     金羊網

11月2日至3日,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的山海展映季在北京導筒空間舉辦青年短片放映和交流活動,由山海計劃2024年扶持拍攝的9部短片在完成粗剪後,首次舉辦試映活動。

「我不打算和這位導演交朋友,我要實話實說」「這部短片非常成熟,這不是客套話」「這部短片沒按劇本拍,但拍得比寫得好」……導演們自信「秀實力」,觀眾們犀利「打直球」,活動現場好不熱鬧。導筒空間的牆壁上掛有「大招」「猛藥」兩幅大字,與此次內部試映的討論氛圍相映成趣。

此外,9部由山海計劃於2023年扶持拍攝的短片也齊齊亮相北京。山海計劃組委會工作人員向北京的青年創作者發出邀約,希冀有更多青年電影人加入山海計劃,共築創作共同體。

【A】初見今年:9部「回到小鎮」主題短片迎大考

「大招」:玩法,越來越多

2024山海計劃的9部短片類型多樣、風格各異。由導演、編劇、製片人、科班學生代表等組成的首批觀眾,對粗剪短片表達了觀感。他們的反饋和意見,將為下一步短片修改、定剪提供幫助。

雖是粗剪版本,但不少作品已相當成熟,導演敘事能力尤其不俗。步京委執導的《鵜鶘出走之後》首個接受觀眾檢驗,讓人眼前一亮。這個講述汕頭陳店鎮一家製衣廠內打工詩人的故事,敘事精鍊、抓人,讓不少觀眾讚嘆「成熟」「自然」「像成品」。有人感慨:「這部短片已容納了足夠多的信息量,可以考慮未來開發長片。」張藝川執導的《爐底糍就是華夫餅》講述女白領回到家鄉台山後摻雜了食物氣味的回憶之旅,敘事鬆弛。他說:「我一直思考如何表達台山這個場域,我更在意的甚至不是故事,而是氛圍。」有觀眾直言「喜歡這種漫遊感」。張迪執導的《你好,馬莉莉》為隔海相望的澳門和深圳書寫了一封跨越時空的「情書」,將青春敘事氛圍拉滿。有觀眾感慨:「導演的敘事能力很強,能如此紮實地拍出來,不容易!」閉善益執導的《落水天,沉落去》回味「落榜」學生樂隊在嶺南古村度過的熱血夏天,敘事工整。不少觀眾稱讚導演「基本功紮實」。

不少導演也在短片的形式、技巧設置方面「放大招」:《落水天,沉落去》在短片中加入了樂隊演出;《3門》全程用手機拍攝;《我看見了一隻人魚》的視覺傳達具備實驗性;《爐底糍就是華夫餅》極盡空間敘事之能事;《雀尾》將自然主義影像表達貫徹到底……有觀眾感嘆:「導演們的玩法越來越多了,很高興看到他們對於短片形式的探索。」

「猛藥」:建議,不留情面

當天的觀眾屬於專業嘉賓,看問題一針見血,表達意見時也可謂不留情面。

王鵬為、金添執導的《我看見了一隻人魚》在形式表達方面引發了最大的討論聲量。按原劇本,該片將圍繞人魚傳說在粵西湛江展開一段亦真亦幻的尋訪。不少看過劇本的專業嘉賓看到粗剪短片後感到驚訝,「沒按劇本拍」。短片極具實驗影像氣質,用畫外音講述貫穿,畫面以私人影像、檔案影像拼貼而成。於是,觀眾對此展開討論:「我會思考這個影片發生在哪裡,是否具備在地性。」「我看當代藝術比較多,這種片子很難放在電影體系里判斷,實驗影像是要破除電影工業規範的。」「這部片子不太能放到電影院看,可以放到美術館、藝術館裡展出。檔案影像太多,缺乏電影影像質感。」在收集如此多意見後,兩位導演將如何調整這部最特別的短片,成為一大「懸念」。

戴曉璐執導的《雀尾》引發爭議的是演員。該片講述一位支教老師在廣東茶園小鎮的治癒經歷。有觀眾認為素人女主角表演「生澀」,「台詞差點意思」,也有觀眾稱讚「女主角挑得非常好,正因為生澀,我相信了這個角色」。對此,戴曉璐解釋:「由於原本選定的女主角在開拍前一周出現了突髮狀況,我便找了一位從未演過戲但懂得與孩子們相處的朋友承擔這個角色。我的確實驗性地嘗試讓其表演往『零度』方向調整,尋找一個情緒表達的中間點。」

此外,其餘7部短片也被觀眾灌了「猛藥」:「聽不懂《驟雨》男主角的方言,可以加上字幕嗎?」「《3門》目前有些粗糙,還要在剪輯、配樂、調色等方面多下功夫。」「《鵜鶘出走之後》的結尾或許能變一變?」「《爐底糍就是華夫餅》敘事還能再緊湊一些嗎?」「《你好,馬莉莉》更像青春劇,可以考慮讓它變得更像短片。」「《落水天,沉落去》的角色性格可以更突出。」「《長日留痕》還是半成品,過段時間再討論。」

【B】遇見去年:嶺南氣息撲面而來

《夢幻瓜嶺布魯斯》《馬仔夢露》《游泳課》《遠洋》《珊瑚她在等》《家庭旅行》《中狀元》《海水泡的茶是什麼味道》《The River that Holds My Hand》等9部山海計劃於2023年扶持拍攝的短片已在馬來西亞、俄羅斯、日本、伊朗以及中國香港、上海、廣州、汕頭、重慶等多地放映,在電影愛好者圈內早已備受關注。此次,北京影迷終於能一睹9部短片的真容,導筒空間座無虛席。當天,主創代表也來到現場與觀眾面對面。

《珊瑚她在等》是山海計劃扶持的短片,也是莊燦傑碩士階段的畢業作品。目前在中國傳媒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莊燦傑首先談到了自己的變化:「一年間,當獲得更多拍攝機會之後,我會更多思考如何控制拍攝成本,巧妙地在合理的預算內創作。」莊燦傑再次表達了對潮汕文化的熱愛:「在北京,我就像一隻無腳鳥。我願意給自己貼標籤——我是從潮汕走出來的創作人。我會毫不猶豫放下手頭的事情去拍攝家鄉題材的作品,當我對當地文化足夠了解時,才會有表達的思路,DNA就動起來了。我也想建議目前沒有方向的創作者,當你不知道創作什麼的時候,不妨回望一下?」莊燦傑還透露自己正在籌劃一部短劇,「《珊瑚她在等》就像一個作品的序章,我之後會有一些系列創作。我想搭建一個潮汕的奇幻宇宙」。

《遠洋》是濃縮於罐頭廠里的20世紀90年代汕頭特區小人物速寫。有觀眾直言:「海洋氣息撲面而來。」導演楊哲霖說:「我經常在填寫表格上的籍貫、戶口所在地這兩欄時感到困惑,便開始思考我的根在哪裡,便想表達尋根母題。於是,我以家人故事為靈感,創作了一個跨越三十年時空故事。」有觀眾疑惑,演員台詞用潮汕話,的確會比普通話有趣許多,但如何讓更多非潮汕地區的觀眾產生共鳴?楊哲霖表示:「故事雖是用潮汕話呈現,但若換成其他話,同樣成立。我們創作時通常會先設置一個故事骨架,再填充當地元素的血與肉。」

《海水泡的茶是什麼味道》入圍了今年札幌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是其中唯二入圍的中國影片,還是山海計劃札幌展映活動的展映短片之一。該片女主角林昕琦來到北京展映現場,談及與導演黃文禮的合作:「他向我闡述對片子的構建,我跟他表達表演設計。我們做到了充分信任彼此,不斷分享對於影片的想法、自己的故事,讓呈現更準確。」

本次展映活動得到了導筒空間、愛圖仕、諦聽和DZOFILM的大力支持。

出品人:任天陽

總統籌:林海利

總監製:孫璇、胡泉、林如敏

總策劃:孫朝方

品牌運營:李艷文、朱帆、蔣錚、鄭華如、侯恕望

執行總監:呂楠芳

活動統籌:蔡淳淳

傳播統籌:李麗、詹錫偉

文 | 記者 龔衛鋒

圖 | 記者 蔡嘉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8fbbf8963746d1986d3c210232cb6da.html







翁城日記 711

2024-11-05









翁城日記 709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