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現2隻雪豹,夜間潛入軍區,一隻踩點一隻放哨,合夥偷雞吃

2023-01-04   動物速遞

原標題:新疆出現2隻雪豹,夜間潛入軍區,一隻踩點一隻放哨,合夥偷雞吃

在貓科動物裡面,雪豹是大家公認的漂亮,它們體態優雅,皮毛華麗,素來被冠以貓科里的「顏值科代表」稱呼。它們是高原物種,主要分布在以青藏高原為核心的輻射地帶裡面。

雪豹身上的毛髮十分濃密,且柔軟蓬鬆,基色為灰白色,上面布滿黑斑,其中背部和體側及四肢形成不規則的黑環,頭部則為密集的斑點。

它們的尾巴又粗又長,有助於雪豹在裸岩地帶上行走保持平衡。因為所處的環境高寒缺氧,在休息的時候,雪豹也會將尾巴置於口鼻處,用來保暖。

雪豹原本是十分瀕危的一種野生動物,後來由於國家大力保護,使得它們的生存境況有所改觀,其瀕危狀態也由原來的「瀕危」下降至「易危」。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以往十分神秘難得一見的雪豹,也越來越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它們偶爾走下雪山,闖入人類生活區域,類似的事件在四川、西藏、甘肅、新疆等都有發現。比如剛邁入2023年,新疆阿勒泰軍分區某部營區內就闖入了2隻野生雪豹。

2隻雪豹潛入軍營合作把雞偷

在新疆阿勒泰軍分區某部營區內,值班的戰士突然發現監控畫面中似乎有些異常,只見畫面中兩隻黑影在營地裡面移動,仔細一看,原來是兩隻雪豹,它們一前一後出現在了軍營裡面。

人類之間相互合作的現象十分普遍,但是你知道嗎?野生動物也會出現相互合作的畫面。這不,兩隻雪豹在偷偷潛入軍營之後,分工十分明確,一隻雪豹負責踩點,另一隻雪豹負責放哨,合夥把戰士們放在室外的雞肉給偷走吃了,整個流程一氣呵成。

據了解,這兩隻雪豹早先就已經出現在了駐地滑雪場裡面,當時還引起了一些遊客的關注。專家解釋稱:

像雪豹這種大型的捕食者,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領地,它們離開了自己的領地,一般是遭到了同類更強壯者的驅逐,又或者是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另外,一些剛成年的雪豹,也會到處流浪尋找並建立屬於自己的領地。

新疆阿勒泰軍分區駐守在阿爾泰山南麓,那裡山高林密、溪流縱橫,是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其中就包括了雪豹。日常邊防官兵在巡邏的時候,偶爾也能夠看見它們,所以在當地,雪豹下山進入人類活動區域並不罕見。

2隻雪豹同框的場景不常見

眾所周知,在現存所有野生貓科動物裡面,只有獅子是真正意義上的群居動物,其他的貓科動物均營獨居生活的。平日裡它們獨自覓食、獨自活動。

雪豹也是營獨居生活的一種大貓,但在此次事件中,我們發現的卻是2隻雪豹共同行動,而且它們之間的相處還十分融洽,配合十分默契,這不免令人懷疑:難道雪豹也會過群居的生活?

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固有的觀念裡面,人們將群居與獨居的界限分得很明確,但實際上這一界限相當模糊。我們在看待事物的時候,最好帶著辯證的思維去看待,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傳統意義上的獨居動物,似乎也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孤獨

自然界裡面有一種現象叫「短暫集群現象」,即獨居的動物也會暫時的一起行動。比如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獵豹,經常能夠看到三五隻一起合作狩獵,它們非親非故,很多情況下是在覓食的過程中遇到了,然後一拍即合,組成臨時狩獵聯盟,待狩獵完成之後,又會就地解散各回各家。

短暫集群現象在很多動物的身上都曾看到過,比如美洲獅、歐亞猞猁、老虎等等。當然,儘管獨居動物也具備社交性,但它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單獨行動的。

在自然界裡面,兩隻雪豹一起行動的場景並不常見,尤其是體型差不多的個體,排除了母親帶崽的情況。一般這種情況,多見於出自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在亞成年或剛成年不久,在一段時間裡仍會一起行動。或者是在覓食的過程中遇到了,認出了,然後一起行動。

儘量不接觸才是最佳做法

雪豹是高原物種,主要在雪線附近活動,其主要活動空間是海拔3000-5000米左右的地區。在夏季的時候,雪豹傾向於往高海拔的地區活動,而在冬季的時候,由於獵物減少以及積雪等原因,它們更傾向於往較低海拔的地區遷移。

軍營里來了2隻雪豹,大機率是大雪封山之後出來覓食的,官兵們見狀也是打算投喂保護。

事急從權,特殊情況下幫助雪豹度過寒冬無可厚非,但是針對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偶遇野生動物的時候,最好還是儘量不要與之接觸

如果長期地投喂,毫無疑問會影響雪豹的覓食習慣,這樣的後果就是導致雪豹頻繁出沒於人類活動的區域裡面。比如峨眉山的猴子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遊客長期地投喂,那裡的猴子早已養成從人類手裡獲取食物的習慣。

雪豹歸根結底是一種大型的捕食者,其性格兇猛強悍,對人來說非常危險,一旦長久與人接觸,陌生感就會消失,那麼敬畏之心也會隨之消亡,彼時人類飼養的家禽牲畜,很有可能就會成為它們的主要獵食目標,甚至傷害人類。

與野生動物保持界限,不打擾、不接觸才是最佳的做法。

我國是雪豹的最大分布國

雪豹的分布點比較局限,以青藏高原為中心,向周圍擴散,但它們的棲息地並不連貫,破碎化嚴重,分布國家也是僅在中亞12國裡面。

我國是雪豹的最大分布國,其60%的棲息地都在我國境內。全世界的雪豹大約有7500隻,而我國就有4500多隻,可以說世界雪豹保護看中國,而我國在這方面交出了令世界都滿意的答卷,雪豹保護也成了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參考案例。

儘管在全球範圍內,雪豹的種群發展是呈下降趨勢的,但在我國,雪豹的數量早已開始上漲。比如在祁連山一帶,上個世紀80年代的雪豹密度是1隻/平方千米,而到了2015年時,這個數值已經上升到了3.31只/平方千米。

雪豹的瀕危等級能從「瀕危」下降到「易危」,主要是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面,我國給予了雪豹最高等級的保護。嚴打偷獵盜獵和非法貿易、規劃自然保護地、加強動保意識和法律宣傳教育,以及嘗試人工繁殖等等,一套組合拳打下來,雪豹的生存境況漸漸得到了改觀。

目前對於雪豹來說,最大的生存挑戰在於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對棲息地的影響,因為它們所處的生態系統,本就相對脆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