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雖然天空飄著小雨,浙江諸暨安華鎮勤容村54歲的村民黃靈風仍早早吃過晚飯,準備前往球場。村裡幾位鄰居要上場比賽,她要在開幕式上打鼓助威。「我不太會講話,但每次籃球賽我一定來給他們加油!」黃靈風說。
此時,距諸暨800公里的江蘇省沛縣七堡村,大學生劉天齊也風塵僕僕地從徐州學校趕回家裡,參加村裡舉辦的「村界杯」足球賽,「我爺爺、爸爸都曾是村賽的球員,經常帶我踢球,足球早就融進了我的血液里。」
「西施故里」「襪業之都」「劉邦故里」「大漢之源」是諸暨和沛縣的標籤,但「村BA」「村界杯」正逐漸成為促進當地縣域經濟發展的品牌,並正在持續發揚光大,成為展現中國式現代化地方風貌的新窗口。
以賽為媒凝聚鄉村磅礴力量
「下面有請今晚的主角——17支球隊上場……」在諸暨安華鎮「村BA」開幕式現場,一個體格健壯的小伙子正拿著手機進行直播。他叫黃偉飛,今年36歲,「我爸爸以前是鎮上的主力球員,從我小時候就教我打籃球,但我因傷病不得不遠離賽場,可心裡還是放不下籃球,於是成為賽事解說員。」黃偉飛的直播起初只有百來個人看,但從去年「村BA」推出後,觀眾人數激增,「播半決賽,同時在線有兩三千人,後台數據顯示,八九成是諸暨本地人。」
諸暨人愛籃球。據《諸暨縣誌》考證,1911年之前,新式學堂開設籃球課,讓諸暨成為我國最早開展籃球運動的地方之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籃球在全縣廣泛興起,出現了「泥腳打球、光腳看球」的空前盛況,村民自發集資辦賽成為一種風尚。2023年,諸暨整合基層賽事資源,推出以村為單位的大型全民籃球賽即首屆諸暨「村BA」,吸引23個鎮街281支隊伍近4000人報名,進行了681場比賽。剛剛啟動的第二屆「村BA」,一下子增加到311支村(社區)球隊,比賽場次近800場。
「諸暨人對籃球的熱愛是刻在基因里的。」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曾表示,「在諸暨,籃球是競技體育,也是群眾文化,更是精神家園。」
與諸暨相同,作為當地鄉土文化的重要元素,足球賽這一符號已深深融入了沛縣群眾日常生活。據沛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王志永介紹,七堡村和八堡村村民節假日或農閒時節相約踢球的傳統綿延至今近百年。相對簡陋的球場、臨時組建的隊伍、陰晴不定的天氣、談不上專業的判罰都擋不住當地百姓對球賽的熱愛,比賽無關名次、獎勵,只有沉浸於運動本身的熱烈與激情。
在「村界杯」上還有這樣的名場面:80多歲老奶奶對越位的判斷比場上裁判還精準;大爺「輕傷不下火線」,打著吊瓶看比賽,輸液看球兩不誤,被網友尊稱「真球迷」。
2024年春節期間,沛縣鹿樓鎮七堡八堡足球協會和沛縣足球協會聯合舉辦了全民健身大拜年沛縣「村界杯」農民足球邀請賽,比賽吸引了來自4省1市的46支球隊參加,每場比賽現場觀眾達一萬多人。
在諸暨和沛縣,「村BA」和「村界杯」的爆紅並非得益於一時的流量,而是因為籃球和足球項目承載了太多百姓的鄉愁,映照出當地村民的火紅生活,也彰顯出農村的新風貌。
諸暨安華鎮礦亭村村民何偉立一直在杭州工作生活,聽說鎮上有籃球活動,他開車1個多小時趕了回來。何偉立說:「不為別的,就是對籃球的熱愛,對家鄉的支持。」在「村界杯」比賽現場,從村裡走出的大學生劉天齊,希望將來能繼續在村裡踢球,為村裡青少年足球培訓作出貢獻。
村賽是大家共同的記憶和念想,村賽紅火重新讓大家關注家鄉、回到家鄉、建設家鄉,凝聚家鄉騰飛的磅礴力量。
諸暨五泄鎮五泄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蔣國輝表示,目前,絕大部分農村家庭「年輕人進城、老年人留村」,「村BA」成為當地村民之間、家族村寨之間維繫鄉情友情親情的橋樑紐帶,「現在通過比賽,也有很多年輕人回流,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蔣國輝說。
以賽促治構建鄉村幸福生態
作為群眾身邊的賽事,群眾是諸暨「村BA」和沛縣「村界杯」的主角。打開諸暨安華鎮「村BA」揭幕戰隊員報名表,個體戶、老師、公司職員、法院調解員、大學生、印刷廠廠長……參賽球員來自各行各業,場邊觀眾的助威中,常能聽到稚嫩的聲音「爸爸加油」「大伯加油」。雖然大家場下身份各異,但走上賽場都是「村裡人的驕傲」,比賽讓每一個村民都能參與其中。
諸暨市籃球協會主席黃生華說,寄托在籃球上的鄉情必須有完善、公平的競賽機制保障。根據規則,「村BA」不能請外援,必須是原籍本村或者戶口(含掛靠戶口)在本村的村民才能參賽。他們白天務農、務工、做買賣,傍晚球服一換、球鞋一穿,就上場打起了比賽。
石明松是沛縣八堡村村民、安國鎮中心小學教師,他說,「村界杯」足球賽的組織者、運動員和裁判員都是七堡村和八堡村的村民。球場就在村裡,沒有緊鎖的大門,比賽也沒有門票,人人都可以進場觀賽。省去開幕式的繁文縟節,僅由村支書宣布開賽即可。裁判員、運動員和現場解說員,全部都是七堡村和八堡村的村民,充分體現了村賽村民作主。
王志永說,「村界杯」是村民自己的足球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村民的賽事村民辦,政府放大「村界杯」帶動效應,推動體育事業整體進步。2019年,抓住江蘇推進社會足球場建設的契機,在幾家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廢棄的村內採煤塌陷地,建成了標準足球場,這是全縣第一塊正規足球比賽場地。為了讓更多球隊方便參賽,還修建了全新前往村界杯球場的公路。
縣、村協會分工協作,成為當地推進全民健身縱深發展的主力軍,無論是賽事的組織和決策,還是比賽辦法、參賽規程,都由村足球協會與縣主管部門共同商議決定。成立於2023年4月的七堡八堡村足球協會,是由村足球能人組成的本土體育組織,負責賽事的策劃、組織、場地準備、宣傳和執行。沛縣足球協會則積極融入賽事,主要負責配合縣主管部門做好賽事裁判員招募、編排賽程、現場執裁等工作。
「村界杯」足球賽的舉辦盤活了體育場地設施,調動了大量以各種形式參與的群眾積極性,激活了足球協會等社會組織。
在政府主導下,諸暨推動形成政府、社會、市場三輪驅動,一切致力於籃球運動發展的組織和個人廣泛參與的籃球運動發展新格局,充分激勵廣大人民群眾和基層協會會員、企業會員、個人會員自下而上創新,讓籃球運動始終煥發旺盛的生命力。
諸暨「村BA」賽事組委會副秘書長楊鑌斌介紹,「村BA」由當地教體局、融媒體中心、籃協三家承辦,政府不占用財政資金,「我們不盲目辦賽,而是以人民為中心,辦人民的賽事。」
基層村賽根植鄉土,底色是一脈相承的鄉土文化與人文情懷,既是群眾對新時代鄉村建設發展的一種期待,也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
「沒有什麼是一場球解決不了的。」這成了諸暨和沛縣村鎮幹部們的共識。村民之間、村社之間、干群之間,緊張的關係因為籃球、足球得到紓解。沛縣鹿樓鎮黨委書記張海嘯說:「大家在長期的足球比賽和觀賽過程中,對體育精神有了具體感受,村民之間打架鬥毆極少發生,打牌賭錢等社會陋習基本絕跡。七堡、八堡多年來沒有發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
楊鑌斌向記者講了一個故事:諸暨電網特高壓建設項目在前期準備過程中遭遇難題——根據規劃,建設變電所需要遷移道林山村多座墳墓,對村民來說,這是很難妥協的大事。後來雙方進行了一場友誼賽,賽後,情緒發泄了,信任建立了,難題迎刃而解,從此,雙方的籃球友誼賽成了一項固定賽事。
以賽興旅譜寫鄉村振興新篇
「『村BA』不是一門生意,但一定要市場化運作。」楊鑌斌說。諸暨的籃球比賽不僅成為遍布全市的當家賽事,也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作為諸暨「村BA」的比賽場地,五泄鎮文體中心就是以「跨村聯建、抱團共富」為目標。五泄鎮五泄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蔣國輝表示,文體中心通過轄區6村聯建,於2021年10月建成使用。場館不僅為群眾提供了健身休閒的場所,也因「村BA」等賽事,成為一條以賽促旅的「共富路徑」。
「沒有業態,村裡很難創造經營性收入,但體育+旅遊改變了這個狀況。」蔣國輝表示,賽事經濟發展成效明顯,到2023年底,文體中心承辦省市各級各類賽事50餘場,導入流量13萬餘人次,累計為集體經濟增收100餘萬元,帶動周邊農家樂每戶增收4萬元。
去年5月1日起,「村BA」在諸暨安華鎮連比8天,當地的美食街每晚的客流量比平時翻了一番。通過舉辦「村BA」等活動,點燃安華夜晚的煙火氣。數據顯示,2023年,安華鎮營業至凌晨兩點之後的夜宵店超100家,日均客流近3萬人次,其中外鎮、外市占到60%,戶均收入達35萬元以上,帶動創業就業近3000人。
在沛縣,據有關部門統計,「村界杯」舉辦七天,七堡八堡村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村界杯」成為沛縣一張亮麗的「名片」。人流就是商機。2023年「五一」假期,每場足球賽最少4000人觀賽。「來沛縣,逛逛看,踢足球,喝冷麵」成為體育消費新看點。球場附近的30家商販每個攤位每天收入超過千元。2024年春節「村界杯」足球賽舉辦期間,同時舉行的還有「走在詩經里」、梨花節、沛縣冷麵羊肉湯等美食農產品展銷活動。
「村BA」「村界杯」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體育IP。諸暨設置了「安華大黃牛」「白塔湖大鵝」「草塔羊肉」「阮市炒貨」「同山燒」等充滿鄉情的本土味獎品,而七八堡村的獎品也多為本地雞鴨鵝或其他農副產品等。在「村界杯」比賽中,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環節——比賽的中場休息,男女老少,穿皮鞋的、穿漢服的,只要願意,都能上場來個「點射」,踢中球門中間的大鐵盆,拿走雞和鴨,身著漢服的申凡凡帶著孩子來給選手助威,結果一擊命中,拿著雞開開心心回家了。
諸暨的籃球有著明確的發展規劃,秉持「多了球場,少了賭場,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的理念,諸暨所有行政村都至少有一個籃球場和一條健身路徑,到2011年,擁有標準籃球場2232片,被上海吉尼斯認定為「全國擁有標準籃球場最多的縣級市」,108萬戶籍人口籃球人口達20餘萬。同時,還採用院地共建模式,村集體聯建聯營,企業、鄉賢出資建設,讓「無籃球不諸暨」成為諸暨最響亮的口號。
「哪裡有球賽,哪裡就是全市的熱點中心。」諸暨市教體局副局長詹曉春說,「諸暨人『南人北相』的特質與籃球運動的對抗性『配胃口』,籃球文化與諸暨經濟社會、人民生活高度吻合。」目前,有著1.8萬座位規模、浙江省內單體規模最大、整體規模全國前十的頂級籃球中心已經拔地而起,足以滿足舉辦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及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中國賽等頂級賽事的需求。正是看好賽事經濟的溢出效應,諸暨正朝著籃球城市大步向前。
1 8 8-3 1 1 8-3 2 1 3
文旅康養農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公園體育場館全民健身中心開發運營
礦山土壤水環境治理修復、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智能化升級
生態研究
燕行說道
媒界評論
體教前沿
生態瞭望
燕行書屋
健身家園
政策公告
生態融合
燕行視角
國學經典
國體認證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