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稱南方的這座省會城市為「碳水天堂」!

2022-05-30     窮游網

原標題:我願稱南方的這座省會城市為「碳水天堂」!

在北京不能堂食的一個月里,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不能去街邊吃早餐。要知道,對於中國胃來說,豆腐腦、油條、煎包才是撫慰身心的早餐歸宿,而不是牛奶麵包。

圖/窮游Biu主 東哥到處走

早餐,是生活的開始。

「且慢梳頭先過早,糍粑油餃一併吞」,對於生活在長江邊上的武漢人來說,不論新的一天要面對的是什麼,大家都只有一個念頭——過早。

圖/窮游Biu主 K筱桔趣旅行

武漢的過早文化和碼頭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紀錄片《早餐中國》的導演王長錚曾說:「這座大碼頭,有著濃郁的市民氣息,武漢人潑辣豪爽,包容,不排外。」

圖/窮游Biu主 Korrtay

武漢早飯類型大致可分為四種:

粉面系,如熱乾麵、牛肉粉等;

煎炸系,像面窩、汽水包等;

糯米系:有油餅包燒麥、糯米包油條等;

飲品系,如糊米酒、蛋酒等。

//

武漢清晨的煙火氣,一半都藏在各種粉面小攤里。

圖/窮游Biu主 東哥到處走

|熱乾麵

沒吃過熱乾麵,就沒真正到過武漢!

「熱乾麵、吃不厭」。在武漢,一碗裹滿香辣餬口麻醬的干拌鹼面過了早,才有精力啟動新的一天。

圖/窮游Biu主 東哥到處走

熱乾麵以濃濃的麻醬味為主,後勁帶點辣,每一口都能吃到脆鹹的蘿蔔乾。對於武漢人來說,」最好吃的熱乾麵是自家樓下的那碗!」

/窮游Biu主 東哥到處走

|牛肉粉

武漢人愛吃粉,而且以牛肉粉為甚,很多人稱牛肉粉才是武漢人最後的驕傲和倔強,而牛肉粉發展到現在,又衍生出生燙、滷製、蘿蔔煨湯等各大門派。

圖/窮游Biu主 東哥到處走

熱氣蒸騰的牛肉粉湯頭濃郁,入口嗆辣,這正是武漢人日常生活的寫照,一天的味覺,都在這碗牛肉粉中醒來。

圖/窮游Biu主 東哥到處走

|泡蛋苕粉

泡蛋苕粉在老武漢心中有著十足的分量,泡蛋苕粉里泡「蛋」一般是虎皮雞蛋,再加上一干煸藕絲、酸菜、雲絲等配菜。

圖/窮游Biu主 小白是張佳

藕絲吸收了飽滿的香辣湯汁,越嚼越香,苕粉Q彈爽滑,嚼勁十足,吃起來又燙又辣,讓人大呼過癮。

|牛肉拌面

武漢的夏天酷熱難耐,比熱騰騰的湯麵受歡迎的當然是爽口的拌面了。

當陳醋的酸、花生的香、紅油的辣,在舌尖綻放,彈牙的麵條里滿滿都是夏天的清爽味道。涼麵的派別也是百家爭鳴,川味涼麵香辣過癮,而武漢的涼麵必須要拌上一勺靈魂的芝麻醬。

圖/窮游Biu主 東哥到處走

|鮮魚糊粉

鮮魚糊湯粉可以說是武漢過早江湖的一招化骨綿掌。

圖/窮游Biu主 東哥到處走

糊粉就是很「黏糊」的粉,把熬的雪白的魚糊加入澱粉或者米後澆在米粉上,再點綴蔥花和蝦米,因為加入了大量胡椒,天冷的時候吃上一碗,渾身舒暢。一般搭配油餅油條,美味又飽腹。

圖/窮游Biu主 東哥到處走

//

當時在碼頭做工的工人體力消耗極大,而重油重料的食物才能增加飽腹感並且不容易餓,所以 武漢的早餐大多高熱量且料足,油炸食品更是隨處可見。

圖/窮游Biu主 sarah一直在路上

| 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也是武漢人過早的鐘愛食品之一。

三鮮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制而成,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筍而得名,外面那層金黃脆皮是用綠豆粉製作。

圖/窮游Biu主 素暖

豆皮的口感非常豐富,咬下第一口先是脆、緊接著吃到軟糯的糯米,再來是秘制豆乾與筍,鮮肉帶來的美味,吃起來松嫩爽口,油而不膩。

圖/窮游Biu主 竹漪

|面窩

面窩,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而得名,這是武漢特有的一種小吃,通常只在過早時提供。

面窩在武漢各個小店都可以看到,基本上只要賣牛肉粉、熱乾麵、燒麥的小店都可以看到店門口支起的小油鍋在製作面窩。

圖/窮游Biu主 sarah一直在路上

雖然叫面窩,卻不是麵食,它是由大米、黃豆混合打成漿,再加入適量蔥花、鹽調味炸制而成,剛出鍋的面窩吃起來外焦里嫩,兼顧了軟糯與香脆兩種口感。

圖/窮游Biu主 竹漪

|汽水包

汽水包和其他地方的水煎包區別不是很大,將包好的包子放到鍋中加入少點油和水,然後用水汽煎熟,這樣出來的汽水包兩面金黃外皮焦脆,裡面的餡料卻很鮮嫩。

圖/窮游Biu主 竹漪

傳統的汽水包一般有香菇糯米包、香脆蓮藕包、五香蘿蔔包、苕粉包等口味,有的裡面還加了豆瓣醬,吃起來辣辣的口感,十分對武漢人的胃口。

|酥餃

酥餃是傳統的武漢早點,用糯米製成,炸成金黃後裹上黃豆粉、糖粉。

圖/窮游Biu主 竹漪

外面酥酥脆脆,裡面包裹著軟軟糯糯的糯米,一口咬下,香甜的糯米還有點粘牙。

//

雖然說在武漢熱乾麵是最有名的,但兩湖地區畢竟是魚米之鄉, 武漢早餐還是以米和米的加工品占主流。

除了上面的三鮮豆皮、面窩、酥餃等, 搭配著各種配料的糯米,一直是一代又一代老武漢人心中的白月光。和高熱量的油炸食物很扛餓一樣,糯米憑藉其特有的飽腹耐餓屬性,頗受體力勞動者喜歡。

圖/窮游Biu主 wgj007manutd

|油餅包燒麥

油餅包燒麥,稱得上「武漢過早界一絕」。

武漢話「麥」發音為m-e-,第二個音節很輕,所以早點攤檔上也多寫為燒梅、稍梅等。

圖/窮游Biu主 sarah一直在路上

油餅包燒麥的做法很簡單,是撕開油餅的中間部分,把肉呼呼糯膩膩的燒賣塞進去,外面的油餅又脆又薄,裡面的燒麥胡椒味濃郁,咬一口滿嘴流油,口感特別有層次。

圖/窮游Biu主 火鍋狂魔

|糯米包油條

武漢人民真的是美食鬼才,把燒賣塞進油餅里,又把油條包進糯米里,他們真的很愛這種糯米+油炸物的組合。

和粢飯糰不同的是,糯米包油條是長條形,不封口的,一眼能看見裡面的餡料。

圖/窮游Biu主 小白是張佳

榨菜、腌菜、酸豆角,這些在熱乾麵和牛肉粉里的常客也混進了糯米包油條中,糯米的清香配上油條的油潤,以及開胃的榨菜和酸豆角,越吃越香的同時又十分飽腹。

有人說:武漢人的一生,是糯米包油條包起來的。圖/窮游er 江濤視覺

//

廣東人早餐時要配茶,稱喝早茶,而自帶江湖氣的 武漢人早飯則要喝杯酒

沒去到武漢之前以為喝的是硬核的白酒,等到黃澄澄白花花的甜羹上桌,才明白說的酒是殺傷力略低的 甜酒釀

圖/窮游Biu主 愛喝奶茶啦啦啦

|蛋酒

製作蛋酒的很簡單,主要就是雞蛋、酒釀、白砂糖,蛋酒酒氣不重,喝蛋酒多在吃油條或面窩之際,蛋黃的香味和米酒的甜味完美融合,一碗下肚,讓人整個白天都充滿精力。

圖/窮游Biu主 sarah一直在路上

武漢的早酒盛行也是與當地的碼頭文化有關,忙碌了一夜的碼頭工人在下工後喝點早酒,可以快速恢復一下體力。

|糊米酒

糊米酒可以算是武漢街頭最常見的的甜品之一了。

和蛋酒一樣,糊米酒也是和重油的主食們搭配的十分完美,在武漢人過早的習慣中,糊米酒總是就著油條、面窩、熱乾麵、油香、炸糍粑的等。

圖/窮游Biu主 MynameisWang

舀一勺糯香醇甜, 清甜的口感將重油食物帶來的膩感徹底鎮壓,給早餐一個完美的句號。

//

如果說西安是當之無愧的「碳水之都」,那麼在我心中, 武漢就是「碳水天堂」。

在這裡過早,你可以吃盡煎炸蒸煮、香濃美味的熱乾麵、麻辣順滑的牛肉粉、油潤可口的糯米包油條、清新醇甜的蛋酒……

圖/窮游er 江濤視覺

當然,最最硬核的還是武漢人民過早的方式。 站著吃、端著吃、邊走邊吃,甚至還有 邊跑邊吃的武漢人,構成了武漢獨特的過早文化。

圖/窮游Biu主 ricode

香港美食家蔡瀾先生曾去過武漢,他說:「處處的早餐文化,因生活優裕而消失之中,武漢的街頭巷尾還在賣,我將之冠上早餐之都。」

圖/窮游Biu主 sarah一直在路上

圖/窮游Biu主 竹漪

「天生江湖氣魄,自在人間煙火」,在熱乾麵的叫賣聲中與牛肉粉的熱氣中,武漢人話著家常、聊著時事,然後帶著滾燙的熱愛奔向四面八方,為生活努力奮鬥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760f13a9c9d1dbcf06ec94c6bb0e6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