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在方艙2|李亞清:護士長擔心她晚上冷,把帶來的暖手寶塞給她

2020-02-21     呼吸界

前言

聯繫上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亞清醫生時,他告訴我自己時間很緊張,因為他們馬上又將轉戰到光穀日海方艙醫院。作為2020浙江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援鄂副隊長,李醫生半個多月以來先後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黃陂方艙醫院開展新冠病毒肺炎救治工作。「那對夫妻寫給我們一封長長的信」「還有一位回民患者的話非常感人,可惜我們當時沒錄下」……在李醫生的印象里,或者許久沒有如此受到患者們的愛戴與感激,他覺得付出再多的苦也值得。


3天住院病人超過1000,他們焦慮與迷茫的眼神中又充滿期待……最想用我們的醫心換得他們的信心

2月4日,立春,我終於如願隨浙江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向武漢奔馳而來。一路的空曠,也許預示著任務的艱巨。剛到武漢,我們接到通知,立刻支援江漢方艙醫院!在武漢國際展覽中心廣場,九支國家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旗幟迎風飄揚,誰能想到眼前這座江漢方艙醫院僅僅用了48小時建成,為了讓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於2月5日儘快入住,武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同道們連續奮戰已超過48小時。

用貨櫃建成的醫護人員進出通道整潔而有序,協和醫院院感科熊麗娟老師親自督陣進艙的醫護人員穿脫防護服過程,嚴厲的眼神流露出更多的是關愛。但有誰想到她也剛剛出院才3天呢?同濟醫院趙建平教授告誡所有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時刻注意防護、不能有任何鬆懈。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服務好患者。

2月7日,住院病人已經超過1000。簡潔的病房裡住滿了病人,一雙雙充滿焦慮與迷茫的眼神中又滿是期待……然而,超乎我們想像的是,我們要管西區350張床。這怎能不說是一種巨大挑戰?廣東隊一名戰友掏出幾張紙來,上面寫得密密麻麻,原來他昨天把病人的情況全都記錄下來了。我們很快進行了分工與合作,我主要負責病區重點病人查房、篩選出艙和轉院名單等。

厚厚的防護服或許使我們動作遲緩,但絲毫不能減輕我們詢問病情、閱片的熱情。值得高興地是,我們篩選出來幾位自認為沒事、CT表現卻近乎「白肺」的重症患者,並將他們安全轉院了。那一刻我意識到:我們與新冠肺炎的決戰已經開始了!

雖然我們沒能在這場戰役的核心,但「方艙醫院」已經構成了這場戰役的最大包圍圈。方艙醫院不僅承擔著對數目龐大的輕型、普通型患者的臨床管理,而且肩負起篩選重症患者的任務,決不能讓一例重症患者在這裡漏掉!因此,方艙醫院的成立使這些患者的命運發生改變。我想,如果我們的付出能換得患者的希望,那就值了。

「加油,挺住!」我暗暗攥緊了拳頭,正在這時「方艙醫院」里響起了輕柔的廣播聲……這是我終生難忘的一個元宵節

隨著病人越來越多,短短几天內已經突破1500。2月8日,我們接到通知,浙江隊和海南隊將負責整個二樓471張床位,我是病區醫療組長。護理團隊來自於新疆和雲南。怎樣能在短時間內將這四支隊伍擰成一股繩?我的確正面臨一些挑戰。浙江何強隊長和海南隊蔡毅隊長為大家再次動員、鼓勁。護士姐妹們聽說我來自杭州,都說很嚮往去看看西湖。我說醫護一家親,護士長就是當家的啊,待到疫情結束我請客……一天緊張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有的患者高燒,有的患者氣急,有的患者激動……連續幾天的高負荷運轉,我感覺有些體力不支、似乎有點虛脫。「加油,挺住!」我暗暗攥緊了拳頭。正在這時,「方艙醫院」里響起了輕柔的廣播聲:各位病友,元宵節快樂!哦,原來今天是元宵節!

雲南的護士們真是心靈手巧,很快給患者製作了元宵節卡片,雖然只有簡單的素描和一行「元宵節快樂」,患者們依然非常感動……一位護士匆匆跑過來了,說一位病人非得要找我和護士長。我心裡「咯噔」一下,趕緊和護士長來到她床前,還沒有等我們開口,沒想到她也拿出了一張卡片遞給我們,親切而溫柔地說道:「醫生,元宵節快樂!」……透過霧水,我看到護士長的眼睛濕潤了,但我堅持住了沒流淚。我知道,這沉甸甸的祝福里,飽含著她對我們醫生的信任和寄託。



在這個令我終生難忘的元宵節里,我忽然想起,我也應該和我的親人們道一聲平安……

在方艙,時間似乎永遠不夠用……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甚至比藥物更重要


隨著江漢方艙醫院的逐漸進入正軌,2月11日,我們再次接到通知,連夜奔赴武漢黃陂區組建新的方艙醫院,何強隊長被任命為黃陂方艙醫院院長。從方艙醫院的首批參與者,瞬間變成黃陂方艙醫院的建設和管理團隊成員之一,我深深體會到協和醫院的不易。比如楊秋月,這個最美90後「小戰士」,剛到武漢就剪去自己心愛的長髮。深夜,她和護理姐妹們從患者的床單到洗漱等生活用品仍事無巨細地忙碌著,總希望能給患者多一份溫馨……終於在晚上12點前,我們開始順利收治首批病人。兩天過去,已經收治了130位患者。



2月13日,黃陂下了一場大雪,我上午查房,轉眼間已是到11點多。看到一個女病人在床邊不斷地流淚,我走了過去,再次把她的CT仔細看了看,她的情況不算厲害,但她仍感覺心慌、喘不上氣來。在聊天中我才得知,她丈夫也患了新冠肺炎,已離不開氧氣了。她剛入住方艙醫院便得知她丈夫的情況,一方面憂慮自己和丈夫的病,同時還擔心著兩個孩子,「一個13歲,一個僅3歲,萬一大人不行了……」我對她說,「請您相信我們,您的丈夫會得到精心治療。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您的情況也會很快好起來的。」慢慢地,這位患者心情平靜下來。雖然花在這個病人身上的時間,我可以檢查更多的病人,但真的值得。我認為對於一些輕症病人來說,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甚至比藥物更重要。


在方艙,時間似乎永遠不夠用。我身旁的護士姐妹們同樣積極地在為患者用藥、監測、抽血、採樣等……在方艙醫院,這些其實都是每一位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想拼盡全力,救回一個又一個同胞的的生命。


護士長擔心她晚上冷,把臨行前家中帶來的「暖手寶」塞給了她……累極的時候,看看手機里患者溫情的簡訊就是莫大的安慰

我的手機里存著一對夫妻發來的信息,在累極了的時候,看看患者們溫情的話語,心裡能得到莫大的安慰……在方艙醫院,患者的話語無疑是最暖心的,每當我們的一批患者出院了,我們也會一起歡呼、慶祝,此時大家最開心。

2月14日清早,俞平護士長接收到何院長的一條微信,「回民的飯請每班護士務必要交接到到出院,三餐都不發錯了!這才是考驗我們細節管理能力!」原來,病區里收治了一名回民新冠肺炎患者,現在的餐飲都是由當地統一配送,為了這位回民吃好每一餐飯還真得用些心思。我們進一步詢問病史,才知道她先生也住進我們方艙醫院。而她先生是街道的一名基層幹部,是在排查和運送疑似患者中不幸被感染上,接著她自己也被感染了。這位回民大姐一下子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十分緊張……「你們放心,你們會好起來的!」護士長不斷安慰著她,又擔心她晚上冷,把臨行前家中帶來的暖手寶塞給了她。

經過抗病毒等精心治療,這位回民和她先生的體溫和各項指標都迅速好轉,連續兩次核酸檢查轉陰。出院時,他們激動地說,他們一定會繼續當好志願者,再次參與投入到這場戰鬥中去……陽光下,我輕鬆地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時剛好又收到前面方艙醫院一名患者的來信:你們從浙江來、從海南來,帶著和煦的陽光;你們從雲南來、從新疆來,帶著親人般的疼愛;你們從協和來、從同濟來,帶來人間的大愛,帶來生活的希望……



專家介紹

李亞清

主任醫師,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委員,中國慢阻肺聯盟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介入微創呼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委員會呼吸慢病康復學組委員,世界內鏡協會呼吸內鏡協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呼吸系病分會委員 等。浙江省衛生創新人才、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層次培養對象。先後於美國Johns Hopkins醫院、Cleveland Clinic進修學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曾參與2016年國家精準醫學、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專項評審。


* 羅氏製藥心系方艙,與您共克時艱




本文完

編輯:冬雪凝;今日頭條排版:大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6JFaHABjYh_GJGV67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