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進家」發生數百起,溜進民房成安全隱患,蛇真的會報復人類?

2022-07-12     動物速遞

原標題:「蛇進家」發生數百起,溜進民房成安全隱患,蛇真的會報復人類?

「蛇進家」指的是一些野生的蛇類,溜進人類庭院、民房等建築或者人類活動場所的現象,在全世界範圍內,每年都有大量的「蛇進家」事件發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蛇類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恐懼源,如果說比在野外遇蛇更讓人害怕的事情,那一定是在家裡看到蛇了。我國南方的一些省市裡,夏季算得上是消防最忙碌的季節,倒不是說有什麼火災,而是要幫人們抓蛇。

比如杭州,今年才剛過半,就已經處置了500多起蛇類警情了,還有四川攀枝花等,今年的蛇類警情也比往年多得多,已達300多起。

大家都知道,蛇類基本上都是變溫動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冷血動物,它們體內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因此當外界環境溫度升高,它們的體溫會逐漸升高,代謝率也隨之升高。

正所謂「七月黃蜂八月蛇」,夏季是蛇類最為活躍的季節,當溫度達到25攝氏度的時候,蛇會變得明顯活躍,當溫度達到30攝氏度時,蛇會變得異常活躍,這也是為何夏季會頻頻遇蛇的主要原因。

為何「蛇進家」越來越頻繁?

相信沒有一個人,願意在自家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蛇的,但這種現象,每年在我國都有大量發生,尤其是南方地區,更為常見。

相對於城市來說,農村地區、靠近山體的郊區等民房,更容易發生「蛇進家」事件。對於大多數野生動物來說,人類活動區域,就像是「禁地」般的存在,多數時候,它們也會儘量避免進入人類活動區域。

但也有一些動物例外,它們頻頻現身人類世界,比如蛇類,就是這麼一種動物,每到夏季,人類的房子、庭院,似乎就有了魔力一般,不斷吸引蛇類前來。

每到夏季,蛇之所以會頻頻溜進人類居住的地方,其實跟溫度等因素有關,白天戶外往往溫度很高,當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時,蛇的體溫會迅速升高,為了避暑,它們會前往陰暗潮濕的地方。

人類居住的房子,通常來說就比較陰涼,尤其是一些陰暗的雜物堆或者角落處,對於蛇來說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今年我國多地氣溫相對較高,高溫環境下蛇類很難熬,勢必「蛇進家」現象也比往年更頻繁發生。

除此之外,蛇作為一種捕食者,以各種小動物為食,人類活動區域,往往養有雞鴨等家禽,而且老鼠也比較多,對於蛇來說,就像糧倉般的存在,這也吸引著蛇類前來。

「蛇進家」歷來都有發生,為何這些年來會越來越頻繁了呢?其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點之外,還跟生態環境逐漸恢復以及人們對蛇的態度轉變有關。

得益於這些年我國在生態環境和動物保護上面的努力,不少地區的生態環境都得到修復,野生動物的數量也多了起來。不僅僅是山區,城市周邊的生態,甚至是城市裡面的綠化都變得越來越好。

拿上海來說,截止2020年底,上海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就已經達到了40%了,城市公園、濕地等綠化面積就像是一個磁場一般,源源不斷吸引周圍的動物前來定居。

小動物多了,以小動物為食的蛇類數量自然也會增加。

在過去,人們對蛇是深惡痛絕的,甚至有「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的說法。

但是隨著人們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意識到蛇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人們對蛇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從原來的「見之必打」,到現在的抓到放生回野外,蛇就少了人類這個強悍的「天敵」。

總之,這些年來,蛇的種群數量不斷提升,那麼夏季來臨時,它們闖入人類活動區域的機率也就增加了。

蛇會報復人嗎?

聽老人講,蛇是一種很記仇的動物,之所以「打若不死七分罪」,意思就是如果打蛇沒有打死,下次它見到人就必然會報復。另外,如果在家裡打死了一條蛇,接下來的日子就會有更多的蛇前來。

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上看,蛇真的會記仇,報復人類嗎?其實蛇是一類大腦不發達的低級動物,它的多數行為只受部分神經控制,想要記住並報復人類,基本上不大可能。

之所以在家裡打死了一條蛇,會有更多的蛇前來,跟蛇分泌的物質有關,尤其是在交配的季節,一旦蛇在家分泌了這些具有吸引異性前來的物質,便能對周圍的蛇產生吸引力,從而引來更多的蛇就不奇怪了。

夏季如何避蛇?

夏季是蛇最為活躍的季節,遇蛇的機率也會大很多,尤其是農村地區,或者靠近山體的居民,在夏季的時候更需要防範蛇類,那麼如何避蛇呢?

首先針對蛇喜歡陰暗清涼的雜物堆,我們可以將家裡收拾地整潔明亮,讓蛇無處躲藏。同時這也有利於減少家中老鼠等其他小動物的躲藏,進一步減少對蛇的吸引力。

其次要提倡家禽與人類居住地分開的模式,儘量將飼養雞鴨的籠舍放置在遠離人類生活起居的地方。

最後,家中要關好門窗,牆角有漏洞的要及時堵住,周圍雜草要定期清理,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防止「蛇進家」現象的發生。

如果蛇已經進入家中,這個時候就不要盲目採取行動,畢竟驅蛇有風險,一旦不小心被咬,甚至有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雖說蛇大多數時候不會主動攻擊人,但如果我們去招惹了它,出於防備,它就會變得具有攻擊性。因此如果在家中發現了蛇的蹤影,我們可以向消防等專業人士求助,交由他們去處理。

除了防止蛇進入家中之外,在野外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避蛇,儘量不去陌生山區、不涉雜草叢生地區、注意腳下、戶外行走穿長筒膠鞋等等,都有一定作用。

不當放生,害人害己

除了主動避蛇之外,還有一種行為一定要警惕,那就是放生。「放生」本來是體現愛心的行為,但如果缺乏專業的知識,盲目進行放生,就可能會害人害己了。

「放生」的主體多種多樣,除了常見的魚、龜、鳥之外,還有些人放鱷魚、蛇的,比如在2021年9月份時,就有人在河北武安一水庫放了兩條鱷魚,造成人心惶惶。

不當的放生,除了可能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之外,還會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放生蛇的危害在哪呢?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例如在某片地區,放生了一些原本不屬於這裡的毒蛇,一旦咬人之後,當地的醫院大機率是不會有該蛇的抗蛇毒血清的,多數醫院只有本地蛇的抗蛇毒血清,調配血清、轉院等等,都需要時間。

而對於被蛇咬傷,尤其是被劇毒蛇咬傷的患者來說,最珍貴的就是時間,可想而知會有什麼後果。所以不當放生,害人害己,我們切不可行此之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5344ea6d865205c6561cd63aac59f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