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李白做客怕其不來,他寫一封信:短短2句話,李白看後風速趕到
在世人眼中,李白是鼎鼎大名的詩人,而李白自己最引以為豪的是他的「劍術」,而非「文才」,就連他向別人的自我介紹中,都特彆強調「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關於這一點,《新唐書·文苑傳》中有證明,說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
李白自幼就有一種俠客情結,25歲時便開始仗劍走天涯,據李長之的《李白傳》記載,李白到處遊歷,結交了很多朋友,在25歲至27歲的兩年間,為了救濟一些落魄朋友,他就花掉了30萬兩金子。講到這裡,李白給我們的印象是講義氣、能喝酒、會寫詩、懂劍術,絕對是個有故事的魅力男人,其實還僅僅如此,作為一個俠客,李白有著所有俠客都擁有的家國情懷,一直想著仗劍定國安邦干一番男兒的大事業。
公元755年,一場「安史之亂」讓大唐由盛轉衰,這一年李白棄筆投戎,成為永王的幕僚,平定叛亂。由於永王不聽勸阻,一意孤行,率軍東巡時兵敗身亡,李白也被叛軍活捉,雖然後來被唐軍救出,但卻成了永王的替罪羊,被判斬首。幸好有郭子儀求情,免除了死刑,改為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更幸運的是,3年後唐肅宗大赦天下,李白重獲自由,即使身無分文,李白還是又一次開啟了他的遊俠生活。
公元761年,李白已經61歲,因為囊中羞澀,身體又經常抱恙,就暫時投奔他在安徽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家。當塗縣旁邊有個涇縣,這個縣有個退休的縣令叫汪倫,是個懂酒之人,也十分喜歡結交朋友,聽說李白旅居到附近,便有心結交,就想請李白來家做客,但是又害怕李白推辭不來,於是就給李白寫了一封信,只有短短兩句話: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可見汪倫也是下了功夫的,也足見其誠意,懂得李白好遊歷、好酒,只要抓住這兩點准靠譜。果然,李白見信後,風速趕到,可是也沒見著十里桃花啊,萬家酒店更是沒影兒,便來質問寫信的死騙子。汪倫很無辜地說:都有!都有!十里外有個水潭叫桃花潭,即十里桃花;開酒店的老闆姓萬,可不就是萬家酒店嗎!
李白聽了笑得差點岔了氣,考慮到人家是一片盛情,也就沒生氣。接下來,李白在汪倫家就住了不少日子,汪倫拿出自己親手釀的陳酒,二人一起開懷暢飲,聊人生、聊家國,一起感慨萬千。或許真像那句話說的,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互相識別。
李白被汪倫的盛情款待感動,而汪倫深知李白當下的困窘,便在李白臨別時贈送了8匹名馬和10段官錦,這更讓李白倍感貼心。就在李白即將乘船離別時,汪倫更是登上岸邊的閣樓為李白設宴餞行,並踏歌送別。李白簡直太感動了,即興作詩一首《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這首贈別詩,也讓汪倫這個名字名垂千古,直到今日,皖南一帶關於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的故事一直在流傳,桃花潭一帶更是遊人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