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三學生,搞清楚這四個問題,初三逆襲事半功倍

2019-08-19     教育懶書蟲

初三是義務教育的最後一年,每年大約會有一半左右的學生會被分流到職業技術學校、社會,每個地區略有不同。作為家長,很多人是希望孩子能夠進入一所高中學習,將來可以進入大學校園,但是建檔線成為了一部分學生跨不過去的鴻溝!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利用這最後一年的時間實現孩子學習的逆襲呢?這幾個問題你清楚嗎?

初中學習有什麼特點?

初中學習的知識難度相對於高中而言不大,學生有短時間內提升、突破的可能。我們形容學生常說「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簡單來說,初一是小學、初中的過度階段,幫助孩子調整學習方法,適應初中學習氛圍,能夠進入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差距都不大;初二的知識難度有所提升,因為初一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不同,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成績開始區分開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初三的時候,學習任務量達到初中的最高,知識難度增加的同時,學生還要應付學科複習,對初中知識進行全面複習,學生經常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初三是初中學習最辛苦的一年,但是你付出努力了,結果一定會讓你滿意。

如何處理新課和複習?

初三這一年不僅要學習新的學科知識,還要複習之前學過的所有學科知識,因此,作為一名初三學生,處理好新課與複習課的關係很重要。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教學規劃,小編的建議是跟著學校的學習進度走,除非你完全跟不上學校的學習進度!因為你放棄跟隨學校的學習進度,就意味著你需要承受來自於學校、老師、父母的多重壓力。同時,你自己還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去重新學習現在學校講的知識。當然了,如果你的基礎知識近乎空白,那麼建議你放棄跟隨學校進度,把時間和精力都留出來。

如果學生想要放棄跟隨學校教學安排,一定要提前跟老師溝通好,把自己的打算和計劃跟父母和老師進行溝通,只有父母和老師都理解你的時候你才不用承受那麼多不理解的指責。

學習時間如何安排?

一天24小時,對大家都一樣,每個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好鋼用在刀刃上,不能盲目學習。到了初三,特別是等到下學期的時候,我們的精力更加寶貴,因為很多地方需要應付體育加試、實驗操作考試,這兩部分的分儘量拿滿分,這是我的建議。

學習上,初三上半年因為要學習新的知識,所以我建議優先學習新知識,把這部分內容的基礎打好、打牢,這樣以後就可以把時間放在薄弱內容上。對於自己安排學習進度的同學,上學期一定要把時間放在基礎知識學習上,優先學習提分空間大的科目上,數學、英語是我建議長期學習的,語文學習要注意積累,不建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利用好零碎時間去積累就不會「拖後腿」。剩下的科目,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物理、化學這樣的理科科目,公式、概念理解很重要,錯題本一定要整理出來,政治、歷史、生物、地理這些科目以理解背誦為主,建議整理出知識框架,這對於掌握學習脈絡很有幫助。

勞逸結合,做好心態建設

很多學生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到了初三每一分每一秒都用來學習才可以,晚上不舍睡、白天不敢睡,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體育鍛鍊更無從談起。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在學習中死磕,疲勞學習對你的提升是沒有很大幫助的,甚至會成為你的累贅!我喜歡強調的是效率,你的大腦和身體疲勞的時候,你的反應是遲鈍的,這種辛苦只是感動了自己和別人,卻沒有結果。一定要記住一件事,每天留出一部分時間來進行體育鍛鍊,一方面放鬆了身心,另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健康水平。睡眠時間每個人都不相同,6~7個小時是必須的!

初三的時候,心理崩潰是離不開考試的。每次考完試都會有一些學生心態爆炸,整個人感覺被人踩進了土裡。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好心態建設,對象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老師、朋友。有些孩子面對壓力的時候是茫然無措的,認為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但是我想說的是,結果只有到了中考成績出來那天才是定格,中考之前,你們的所有考試都是為了幫你查缺補漏!你們要做的就是學習好今天的知識!

這四個問題搞清楚以後,你們的學習才能夠找准方向,不慌不亂!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步入自己喜歡的校園,過好這一年!

關於初三學習,你們還有什麼疑問嗎?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3vBrWwBvvf6VcSZXU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