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讀書會
幹部學習核心期刊目錄
第20240502期
1
《黨建研究》
主辦單位: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
卷號期號:2024年第3期
推薦部門:黨建組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郝鵬在《黨建研究》2024年第3期撰文《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 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強調,「領導幹部要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主題教育總結報告和關於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意見時再次強調:「要持續抓好落實,樹牢正確政績觀,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重實幹、做實功、求實效,更好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效。」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關乎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關乎「國之大者」和黨之大計,關乎一地一域發展成效。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造福人民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
2
《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主辦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卷號期號:2024年第4期
推薦部門:中直組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高培勇在《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24年第4期撰文《深刻把握宏觀經濟治理的重大變化》指出,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治理從內容到邏輯都在發生一系列深刻變化,亟待我們重點關注、深入研究,要從整體與局部的結合、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上作出全面的評估和系統的分析。以此為基礎,探索重構宏觀經濟治理新格局之路。中國經濟運行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為什麼穩預期將越來越成為宏觀經濟治理中的「重頭戲」,怎樣做好預期管理這個新課題?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高培勇在《深刻把握宏觀經濟治理的重大變化》中進行了闡釋。
3
《前線》
主辦單位: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
卷號期號:2024年第5期
推薦部門:干教組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黃相懷在《前線》2024年第5期撰文《掌握方法才能提高學習實效 》指出,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是我們黨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以貫之的戰略方針。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就是貫徹體現這一戰略方針的重大舉措。開展好黨紀學習教育的關鍵,是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契機,明確黨紀戒尺要求,樹牢黨規紀律意識。我們要充分發揮黨善於學習的優良傳統,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原原本本、聯繫實際、突出重點和系統整體學,從而提升黨紀學習教育實效,交出滿意答卷。
4
《學習月刊》
主辦單位: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湖北省行政學院
卷號期號:2024年第3期
推薦部門:企干組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在《學習月刊》2024年第3期撰文《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徵和發展重點》指出,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深化了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認識,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內涵,為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了科學指引。
5
《社會科學戰線》
主辦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卷號期號:2023年第12期
推薦部門:博士團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肖永明在《社會科學戰線》2023年第12期撰文《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對象與方法——兼談思想史與哲學史的關係》指出,中國思想史研究的邊界、對象與方法問題,尤其是與哲學史的關係問題,學界討論已久。1981年,《讀書》雜誌曾刊發《哲學史和思想史怎樣分家?重讀〈中國思想通史〉札記之二》一文,從思想史與哲學史關係的角度加以討論。1983年,《哲學研究》也以專欄形式刊發文章,就思想史與哲學史關係集中加以討論。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藉由葛兆光先生《中國思想史》出版的契機,學界對思想史研究邊界、對象、方法以及思想史與哲學史區別等問題的討論更為熱烈,有不少學術會議都圍繞思想史研究的各種議題,相關論文不時見於各大學術刊物,許多刊物都設有專欄討論。
6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主辦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卷號期號:2023年第6期
推薦部門:英才中心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朱旭東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6期撰文《「優師計劃」是遵循教師教育規律的一個政策典範》指出,「優師計劃」是繼2006年起實施的「特崗計劃」、2007年實施的「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2018年調整為「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以及2015年開展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之後又一項促進我國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政策,這項政策具有戰略性眼光,是一項策略性措施,堪稱我國有史以來遵循教師教育規律的一個政策典範。它不僅遵循了教師教育實現國家公共價值的規律,服務於國家公共教育事業的均衡性、公正性和平等性,而且還遵循了教師教育滿足一個國家師資供需關係的規律,體現了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和定向促進的「四定向」特徵,名義上是為建設高質量中小學教師隊伍而制定的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實質上是解決了長期以來教師教育供給側改革沒有解決的問題;它不僅遵循了教師教育構建協同發展機制的規律,構建了所有與「優師計劃」實施過程中利益相關方必須參與的協同發展機制,而且還遵循了教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規律;更重要的是,「優師計劃」遵循了教師教育體現政治本質屬性的規律。
7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卷號期號:2023年4期
推薦部門:出版組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吳冠軍在《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23年第4期撰文《大語言模型的技術政治學評析》指出,知識生產者的行列里,出現了一位人類眼中的陌生者:作為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大語言模型。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展現出接近通用的智能水準,同時亦有大量使用者報告各種錯誤,甚至錯誤連連。由此,對大語言模型的智能形態展開系統性的探究,可從技術政治學視角切入,並在此基礎上對它生成錯誤與意識形態偏見之緣由展開分析。美國政府要求「美國價值」必須是開發與應用人工智慧系統的準繩,這意味著人工智慧時代,至關重要的論題仍然是意識形態的批判性分析。
8
《中國文藝評論》
主辦單位: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
卷號期號:2024年第1期
推薦部門:媒體組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王廷信在《中國文藝評論》2024年第1期撰文《中國傳統文藝思想的貫穿性》指出,文化是支撐文明前行的動力,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依靠中國文化不斷實踐、不斷創造的持續內在支撐。中國傳統文藝思想對於人的「和」的心境的培育與中國傳統文化從整體上對「和」的追求相適應。中國傳統文藝思想從孕育到演化再到發展,有著自身的內在文化機制。這種機制體現在向「和」的理想邁進中在不同時代以「言志」與「載道」為核心的辯證討論中。進入近代,這種討論與古今、中西之爭相伴隨。在新時代,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守正創新」思想突破了中西、古今之爭,體現出當代中國人思考文藝問題時的文化自主性,也賦予中國傳統文藝思想旺盛的生命力和極強的貫穿性。
9
《開放時代》
主辦單位:廣州市社會科學院
卷號期號:2024年第1期
推薦部門:政法組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聶智琪在《開放時代》2024年第1期撰文《民粹主義的「人民」想像:辯正與反思》指出,民粹主義的危險在於對民主所賴以為憑的人民話語的爭奪甚至篡改。因此,若要真正回應民粹主義的挑戰,首先要澄清的就是民主與民粹主義在人民觀上的真正區別。為此本文從「反建制」「反精英」和「反多元」三個視角對學界關於民粹主義人民觀的既有理解予以梳理和分析,認為這些標籤化的斷語雖然有其道理,但其本身所具有的含混、張力甚至局限仍有待進一步澄清。在此基礎上本文指出,「反多元」確實是民粹主義人民觀的本質性特徵,但這裡的「反多元」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對整體性人民的訴求。換言之,民粹主義與民主在人民觀上的本質性差異不在於對整體性人民是否拒斥,而是對其不同想像方式,即是否承認整體性人民具有擬制含義。本文的探討不僅有助於深化對民粹主義的認識,也為重新反思民主理論提供了借鑑。
10
《學術月刊》
主辦單位: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卷號期號:2024年第1期
推薦部門:地方組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王振復在《學術月刊》2024年第1期撰文《中國美學範疇體系的邏輯結構》指出,中國美學具有獨特的範疇體系。作為中國文化所特有且與審美相聯繫的一種知識結構,它是一個動態四維的邏輯網絡。此即:一個邏輯原點:無極;二重哲學本體:絕對之無的本在性無極,與相對之無的次在性太極的對應結合,以無極為「一級本體」、太極為「二級本體」;三大人文支柱:歷史哲學意義的「道」、文化意義的「氣」與審美現象意義的「象」的三者相和;四為基層建構:由「道、氣、象」三者構成其各自所統攝的範疇群落及其相融。中國美學範疇體系,具有有序而深邃的思性詩性化、詩性思性化的人文特點,滲溶著中華文化所特具的生命意識。
註: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井小林;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終審:正辰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熱門篇)
「好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首部為黨獻策理論讀物《學思平治——名家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出版發行
「書目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1期幹部學習書目博覽
「期刊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1期幹部學習核心期刊目錄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3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涵蓋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特區。累計閱讀量達到了近億次,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量千餘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台產品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較好。並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同步入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形成了系列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累計影響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眾數億人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單位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並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眾號,回覆:【申請入會】【學思平治】【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幹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