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秦帝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並非陳勝吳廣,趙高的女婿有話說

2020-04-01   船夫聊歷史

王朝中的詠嘆調——秦朝

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朝對於華夏文明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正是秦始皇的一統六國,以及書同文車同軌等政策的實施,將天下歸一的思想深深烙印在的中國人的血脈中,自此以後,天下大勢雖然合久必分,卻會有無數英豪再次將天下歸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擁有特殊意義的王朝,在經過後世兩千多年的宣傳,它的滅亡卻被描繪成了一種所謂的歷史必然。這也難怪,畢竟執筆史書的往往是後世的儒生,這些人的前輩在秦始皇手裡吃了苦頭,又怎麼會說他的好話。

為了給自己的文章提供論據,尤其是在舉反面教材時,很多儒生便手到擒來的將秦朝拿了出來,既不管阿旁宮只修了個地基,也不談秦長城的修築時間和規模,大筆一揮就是一個詞:暴政!還真是信口胡來不談依據呢,要的就是一個其實,這也是為何文人都是吵架高手的原因吧。

誰讓這個短命的秦朝,二世而亡呢?它既沒有歌功頌德的子孫,也沒有阿諛奉承的寵臣,秦始皇用他在位的短短十年時間,完成了後世君王上百年也拍馬不及的業績,令子孫汗顏,也令後世帝王不太好意思正眼看待這位始皇帝。

二世而亡背後的偶然因素

如果我們站在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來看秦朝的滅亡,其實偶然因素的成分占了很大比例。說到這裡或許很多人又會不假思索的認為船夫想為誰洗白,真的沒這個必要,我們完全可以平心靜氣的就事論事。

在歷朝歷代的更迭中,建國之初往往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叛亂和起義,周朝建立之初是武庚(紂王的兒子)起義,漢朝建立之初也是如此,這些叛亂剛開始看起來頗有聲勢,但往往是烏合之眾,只要王朝內部不出太大的問題,基本都會被平息掉。

我們再來看秦朝,縱使是秦始皇死後,李斯被殺,趙高亂權,秦二世身死這樣的爛攤子,秦朝的滅亡也只是個偶然。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秦朝將領章邯帶領幾十萬從未訓練的刑徒兵,就已經把所謂的六國起義軍打的落花流水,甚至連楚國起義軍的靈魂人物,項羽的叔父項梁也被章邯殺死了。

只可惜,秦朝內部的矛盾達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就在章邯帶著刑徒兵狂虐六國義軍的時候,秦二世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困殺於望夷宮。

閻樂曰:「臣受命於丞相,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麾其兵進。二世自殺。——《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皇帝的死亡,一下子讓中央集權的秦帝國出現了權力真空,之前還強大無比的秦朝瞬間失去了大腦。

之所以強調這件事的嚴重性,是因為權臣趙高雖然能夠在朝堂上指鹿為馬,但他卻無法指揮秦帝國的軍隊,北到戍衛長城的勁旅,南到守衛南越的雄師,這些曾經所向披靡的強大軍隊只聽命於一個人,那就是秦朝的皇帝。所以我們不妨大膽猜想,秦二世的死可能並非趙高的直接授意,而是手下人的先斬後奏,這下子不僅趙高慌了手腳,章邯也很懵逼。

歷史中的閻樂是趙高的女婿,他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殺死了秦二世我們不得而知,但他無疑是自己老丈人趙高的豬隊友。但凡趙高有殺秦二世的打算,可以不管北方的長城軍以及南方的南越軍,但章邯這支移動部隊怎麼可能放任不管?

只有先試探章邯的意思,趙高才好進行下一步謀劃,上策是拉攏章邯同流合污,中策是等到起義徹底被平定以後,再卸磨殺驢重新掌控軍隊,下策則是直接換上肯效忠自己的人。

現在看,趙高竟然交了份「白卷」,什麼都沒做!

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什麼都沒來得及做。我們相信,趙高既然能夠深得秦始皇和胡亥信任,並且能夠將精明的宰相李斯鬥倒,其心智至少是中上水準,所以唯一能夠解釋通的就是秦二世的死並非趙高的直接授意。對於趙高,對於章邯,甚至對於當時的整個天下,秦二世的死都是個極大的意外。

女婿坑了老丈人

如果說項羽的破釜沉舟是壓垮秦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那麼趙高女婿閻樂的先斬後奏,才是導致秦帝國滅亡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秦二世的死亡導致秦帝國的軍隊和中央失去了直接聯繫,上面說過,這裡既包括戍守北方和南方的正規軍,也包括正在平定叛亂的刑徒兵。

失去聯繫最可怕之處是後勤補給的斷檔,這對於北方和南方的正規軍影響還不是太明顯,因為這些長期駐紮的軍隊,一般都會有較長時間的物資儲備,且很大一部分補給也都是由地方提供,但對於章邯這樣的平亂部隊就很要命了,因為是臨時拉起的武裝,且是移動作戰,後勤物資無法大量儲備,軍隊的糧草全靠秦帝國的後勤補給,也就是來自關中平原的糧草。

此時趙高在揣測章邯,章邯也在試探中央,趙高擔心手握重兵的章邯回京平亂,章邯也怕趙高斷了糧草,給自己來個自生自滅。兩方面都迫切想要知道對方的真實意圖,但彼此卻又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註定了最後的結局。

不過這件事也並非沒有轉機,趙高為了安撫軍隊,只好趕鴨子上架,找到了秦始皇兄弟長安君成蟜(jiǎo)的兒子嬰來繼位,此時趙高還耍了個心眼,為了方便自己篡位,只讓嬰繼秦王位,而不是皇帝位。但嬰表面上順從,但背地裡卻謀划著如何除掉趙高,一番隱忍終於等到了機會,誅殺了趙高。但章邯早此時卻已經投降了項羽,秦帝國氣數已盡。

試想如果章邯再堅持一個月,等到嬰除掉趙高重掌權力,中央再次與章邯的軍隊恢復聯繫和後勤補給,配合被調回的長城勁旅,天下將會完全是另一番局面,劉邦項羽都可以休息了。

參考資料: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