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兒,是買了電動車之後才知道的?

2023-10-31     汽車扒一扒

電動車和燃油車完全不同,不僅體現在技術標準上,日常使用上,電動車的使用體驗感也完全不同於燃油車。

那麼,有什麼事兒是買了電動車之後才知道的?

01 油價和你沒關係了

燃油車時代油價的多少和電車車主沒有任何關係,不用緊盯著油價,最直接的特點就是用車成本降低了。

以每年跑一萬公里來計算,基本上一年的電費就在1500塊錢左右,以50%家用電、50%商用電來計算,如果90%都在家用充電樁上充電,那麼一年的用車成本其實只有1000塊錢左右。

避開油價,其實消費路徑又少了一個,非常舒服。

02 充電只建議到80%

雖然NEDC說你的車能跑500km,但為了保護電池,其實你的車最佳的充電容量只能到80%,也就是說在日常使用方面你的續航就是NEDC的8折。

這麼做是為了保護電池,過充是一定會影響到電池壽命的,汽車不是手機更不是電腦,保護電池是一個長期需要執行的工作,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車開的更長、用的更久一些,那就最好不要每次都充到100%,尤其要減少在快充樁上的充電次數。

03 市區用車更爽

電動車和市區非常匹配,加速非常快,而且很安靜, 一台電動車可以在市區靈活的穿梭,這是電機帶來的優勢,所以基本上開過電車的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依賴感。

不是電動車有多好,而是在電車面前,燃油車表現出來的駕駛體驗感實在太傳統,而且真的非常沉重、機械感太明顯,這未必是一件好事兒。

尤其是一些匹配、調試不太好的動力系統,頓挫、抖動、加速無力感,這些明顯的問題在電動車面前不具備任何的競爭力。

04 跑不了太遠、太快的長途

我們之前說過,電動車不是不能跑長途,是不能跑的太遠,當然也不能跑的太快。

不能拿著開燃油車的狀態去開電動車,這是錯誤的想法,燃油車你可以頂著130km/h的上限跑,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可以想跑多遠跑多遠,只要精力足夠一天跑1000km也完全沒有問題。

但電動車跑高速卻需要技巧。

一個是車速最好穩定在110km/h以內,跑100km/h更好,另一個是電動車不能跑太遠的長途,每天最多只能跑800km,主要是需要給充電預留時間,同時車速也會相對慢一些。

總結:

電動車在燃油麵前,其實是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優劣之分,電車更適合市區,經濟性能和科技感更足一些,駕駛體驗感也完全不同,有吸引人的一面,油車扮演工具的屬性會更明顯,跑長途價值感會增強。

所以說這兩種產品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優劣,只有選擇和需求的不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1e3c7169a92422f3141cb0abae7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