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經歷生死後,反常了

2024-07-28     利刃號

在特朗普經歷了一次死裡逃生之後,美國政壇出現了奇怪的一幕:現任總統拜登和前任總統特朗普,都宣布暫時停止他們針鋒相對的競選策略,改成了呼籲美國全國上下冷靜與團結,而作為「被害者」的特朗普更是強調:美國人的團結一致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要。

此外,拜登和特朗普兩人甚至通了電話,要知道,上月底在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場電視辯論的時候,他倆是連握個手都不願意的。

而與此同時,要求調查特朗普遇刺事件真相,要求美國特勤局做出解釋的呼聲,也在最近幾天迅速的淡化,似乎前幾天那震驚全球的那一幕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浪花」而已。我們中國有句老話:事出反常必有妖。在特朗普剛剛遇刺的消息傳出來之後,當時幾乎所有的分析都認為:特朗普會利用這次事件,對他的競爭對手拜登會展開「變本加厲」的攻擊,而美國也會在刺殺事件帶來的憤怒、怨恨、懷疑和指責中,進一步的走向四分五裂。

現在,面對美國上上下下突如其來的這股「團結之風」,有的人認為這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的政治精英思想覺悟一下拔高了,認為局勢不能再這麼發展下去,否則美國真的會出現大分裂,出現內戰。但是,如果美國的政客們真有這種覺悟的話,那麼美國近160多年來就不會出現9位總統遇刺其中4人遇難的「輝煌歷史」了。

我們可以從特朗普的最新的表現來看看事情到底反常在哪裡。

在當地時間7月18日晚,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市舉行的閉幕式上,特朗普以總統候選人的身份發表了演講——這也是為期4天的大會的重點。如果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去看看這個演講,就會發現:之前那個鬥志昂揚,充滿激情的特朗普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驚魂未定,滿臉頹廢的特朗普。在演講中,特朗普詳細描述了上周六他被刺殺未遂的具體經過, 他說:「就像你們所知道的那樣,兇手射出的那顆子彈距離一擊致命只有四分之一英寸,很多人都問我發生了什麼,我現在會告訴你們發生了什麼。

不過,以後你們不會再聽到我第二次說這些,因為回憶起這些太痛苦了。」他接下來回憶了那天的集會——現場的觀眾在歡呼,他走上講台,每個人都很高興。然後,當他剛轉頭去看一個顯示有邊境出入境數據的大螢幕時,伴隨著一聲尖銳的「嗖」聲,特朗普感覺到有一個東西非常非常重地擊中了他的右耳朵。特朗普繼續回憶稱,「我對自己說,『哇,那是什麼?難道是一顆子彈嗎』。然後我用右手摸了摸耳朵,再低頭一看,手上全是血。」

他說,他在那一瞬間就知道遭遇了槍擊,並馬上趴在地上,因為「還有子彈在繼續飛來」,隨後就是大家所看見的,特勤局人員「非常勇敢」地衝上演說台,「全方位的撲在我身上以保護我」。

特朗普還說,「儘管血在不停地流,但在某種程度上我感到非常安全,因為神就站在我身邊,是神救了我,我感受到了」。在講述這個過程的最後,右耳仍罩著紗布的特朗普對現場的聽眾說。「我今晚差點不能出現在這裡」,在這個時候,現場的觀眾從全神貫注、鴉雀無聲變得群情激憤,甚至有人淚流滿面,人群中有人高喊回應道,「是的,你就在這裡!

是的,你應該就在這裡!」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特朗普的這場演講全程超過1個半小時,是美國近代史上最長的總統提名演講。而在演講中,特朗普只有兩次直接提到了拜登的名字,其他大多數時候,他都以「本屆政府」來稱呼,顯然,這是特朗普在特意營造出一種「溫和」的演說氛圍。不過,在我看來,特朗普的態度轉變原因很簡單:他怕了。

他怕的不僅是這次與他擦肩而過的死神,還有實際上操控著美國政局的「影子政府」。在繼續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們來看看現任美國總統拜登過去幾年所扮演的角色,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台前代理人」,他不用擔心自己時不時就發作的健忘症,他只需要按照設定好的演講稿、行程等,完成「總統」該做的事情就行。

在特朗普上次參加競選的時候,就感受到了「影子政府的」強大,面對全美甚至全球新聞機器以及美國行政、司法系統的兇猛攻擊,特朗普沒有沒有選擇退縮,最終還是登上了總統寶座。

當特朗普準備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特朗普開始一步步的走向各種危險,他的莊園被搜查,機密文件案、封口費案、商業欺詐案接踵而至,巨額罰金搞得他差點喘不過氣來……然而這一切依然沒有能阻止特朗普的腳步,在和拜登的第一場電視辯論之後,拜登的糟糕表現,讓特朗普「重返白宮」的機率大幅增加,這個時候「影子政府」豈能讓特朗普再次如願?

於是,一場震驚全球、卻又充滿著漏洞、荒誕不堪的刺殺案發生了,儘管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場刺殺案「不正常」,但是它卻有著另外一個完美的結果:那名20歲的年輕槍手被擊斃了——一切死無對證。

當然,我們不是說兇手的背後是美國的「影子政府」,我們只是想表達一個觀點:在美國,有些人為了不讓特朗普當上總統,是可以孤注一擲的,換句話說,為了贏得總統寶座,有些人是可以公然殺人的。

特朗普應該很清楚,這一次是「神站在了身邊」,但並不代表刺殺沒有下一次,更不代表下一次神還會站在他的身邊,在美國這個「人人持槍」的社會,讓一個人死掉,並不是什麼麻煩的事。不要忘記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的那句名言:自由之樹需要經常用愛國者和暴君的鮮血來澆灌。

有的網友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有人要如此處心積慮的幹掉特朗普呢?我們就拿俄烏戰爭來說吧,特朗普的思路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停止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然後戰爭就會「自動」結束。這種策略,那些在俄烏戰爭中賺的盆滿缽滿的軍工復合體們,會同意嗎?

要知道,特朗普當年在任期間,是唯一一個沒有發動戰爭的總統,那會兒已經傷害了很多軍火商的利益,現在特朗普竟然不讓他們通過俄烏戰爭撈回來,那還了得?另外我們還要看到,特朗普是「非主流」出身,不代表任何一個政治家族;他還揚言要揭露美國很多的私密事件,這一切的一切,都代表著他的政治對手不會輕饒過他。

既然沒有成功的把特朗普弄進監獄,搞個「背後中槍自殺」的戲碼,那就直接在公眾場合一槍爆頭算了。現在就問你特朗普:怕不怕?從他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詳細的回憶來看,從他已經不再意氣風發來看,從他開始不斷強調團結來看。特朗普是真的怕了。現在特朗普怎麼去實現美國的「團結」呢?

很簡單,他會變得沒有稜角、更加的溫和、更加的理性,比如他那些豪言壯語般的施政綱領都會被「修正」,或者慢慢的實現,讓各大家族有個緩慢抽身的機會。然後,特朗普最終會變成另外一個拜登,兩人不會有太多的區別。

這也怪不得,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昨天會在《紐約時報》憤然投書說:萬斯和特朗普一樣,都是騙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1607952e339c54bd0862844a2bad9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