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天也能遁地!六名太空人鑽入溶洞,稍不留神就可能有去無回

2019-09-26     宇宙印象

數天前,歐洲航天局派出6名太空人抵達斯洛維尼亞的喀斯特高原,對這裡的洞穴進行考察,這些洞穴並非絕對安全,稍不留神就可能有去無回。太空人將在洞穴內進行水質測試,了解水在溶洞中的流淌過程,跟蹤水源等,同時還需要對一些極端環境下的生物進行取樣。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018期 太空人應該是這個星球上膽子最大的一批人,以NASA阿波羅太空人為例,前往月球應該是個充滿危險的任務,誰也不知道在月球表面亂跑會遇到什麼,駕駛月球車遠離登月艙,一旦無法陷入隕坑或者發生意外無法返回該怎麼辦?輕型的是阿波羅任務都比較順利,除了阿波羅13號之外,其他都登月成功。太空人的訓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空人需要探索地球上的洞穴,這樣有利於他們在未來月球、火星的洞穴中生存下來。

現在的太空人幾乎都處於被安排的任務中,前往空間站也是毫不費力,在空間站上呆著也只需要動動手腳,也不費力,更不費腦。但是未來的登月、登火星任務就沒有那麼簡單的,因為月球、火星屬於地外天體,需要太空人自己開荒。NASA發現,在月球、火星上都存在熔岩洞穴,這裡有可能成為人類的早期定居點。洞穴處於表面下方,可屏蔽宇宙射線、太陽風暴粒子流等,太空人抵達之後將開展各種科考活動,為建立定居點奠定基礎。

那麼在地球上訓練時就要針對洞穴環境進行適應性挑戰,歐洲航天局就提出了CAVES評估和鍛鍊人類行為和技能的洞穴探險,太空人將有三周的時間進行洞穴探險,同時也可以測試太空人的團隊協作能力。

數天前,歐洲航天局派出6名太空人抵達斯洛維尼亞的喀斯特高原,對這裡的洞穴進行考察,這些洞穴並非絕對安全,稍不留神就可能有去無回。太空人將在洞穴內進行水質測試,了解水在溶洞中的流淌過程,跟蹤水源等,同時還需要對一些極端環境下的生物進行取樣。洞穴內部是永久看不到陽光的地方,這裡生存的微生物顯然不是以光照為能量來源。太空人需要對一些微生物進行取樣,因為我們有可能在火星、月球上的洞穴中也發現微生物。鑽入洞穴本身就不容易,需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洞穴封閉、狹小的環境容易讓人窒息,或者感到有壓迫感,克服心理障礙之後還需要繪製洞穴地圖、收集樣本、拍攝圖像。

在這個過程中,太空人還需要互相協作,用團隊的力量完成任務。2019年歐洲航天局將洞穴探險選擇在斯洛維尼亞的喀斯特高原,這也是首次,太空人也希望能夠找到新物種。即便在沒有光照的環境中,洞穴內仍然有一些物種存在,這就是所謂的極端環境下的生物。這些微生物物種非常罕見,研究它們能夠讓我們了解洞穴生態系統。洞穴中的微生物已經適應了能量貧乏的環境,它們使用氮和硫作為能量來源,與我們不一樣,類似的生物有可能在太陽系其他天體也存在。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xjgb20BJleJMoPMm4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