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牛角尖
你相信鬼神的傳說嗎?
繼13年蘇志燮、孔孝真主演的《主君的太陽》在內地市場意外走紅以後,韓劇在內地市場颳起的「奇幻愛情」風便不可抵擋。《鬼怪》《藍色大海的傳說》《來自星星的你》《W兩個世界》都曾在內地市場取得可觀成績,在熱度與口碑上,反超同期在播國產劇,紅及兩岸三地。
現在,又有一部這樣的高分熱劇《德努納酒店》,強勢來襲。首播當晚,該劇曾以破7的收視,創歷代TVN收視率第四。女主IU(原名李知恩)喜登國內熱搜,「IU同款」成了各大購物平台競相角逐的「淘寶款」。目前,該劇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8.7分,雖比首播初期的9.2略有下滑,但依舊不失為一部質量尚可的優質劇。
《德努納酒店》是由韓國TVN電視台製作,韓國人氣演員IU、呂珍九領銜主演的奇幻愛情劇。該劇講述了精英酒店經理人因一場命中注定的事件,與美好皎月卻性格孤壁的女老闆,一同經營月之酒店的故事。從題材和類型創新來看,該劇與韓國之前播出的多部「奇幻」題材,不無兩樣,甚至因為部分相似而被網友稱為,「女版《鬼怪》和韓版《第八號當鋪》」。
不過從整體製作水準來看,該劇又將諸多同類型劇集,尤其是國產奇幻愛情劇遠遠甩在身後。
「月之酒店」:一場「360° 無死角」的韓劇製造
韓劇在內地市場的發展歷程,沒有幾十年也會有十多年光景。從早期韓劇流行的「車禍、癌症、死不了」的虐戀風,到「浪漫、偶像、童話風」的甜蜜愛情,再到「鬼怪、神力、奇幻風」的腦洞大開,韓國編劇在故事上的創造張力,從不缺乏新意。而這種新意,又不同於泰劇的狗血三觀和日劇的違背倫理,往往是在題材和製作能力上,將「心意」發揮極致。
一如當前這部正在熱播、備受內地受眾喜愛的《德努納酒店》。該劇是曾創作過《主君的太陽》《原來是美男》《最佳愛情》《我的女友是九尾狐》等一系列經典愛情的洪氏姐妹最新作品,導演則是之前打造過《當你沉睡時》《doctors異鄉人》的吳慶煥。「強強聯合」的頂級配置,也讓內地觀眾在該劇未播之前,對其多有耳聞。
演員層面,女主IU是韓國內地以「愛豆」身份出道的偶像演員,早前因《我的大叔》中的「李至安」一角,走進演藝圈,演技備受認可;男主呂九珍,童星出道,曾參演過《擁抱太陽的月亮》《一枝梅》《再次相遇的世界》等多部作品,演技毋庸置疑,是實力派男演員。
《德努納酒店》之所以「開播即封神」,一方面得益於故事中的創造主體;另一方面,則是在特效、服化道等細節層面備受考究。首先,從故事主體來看,該劇的最佳主角,其實並不是IU、呂九珍兩位主演,而是以編劇勾勒出來的「月之酒店」為主體對象。
「月之酒店」是一座坐落在平行世界中的摩天大廈,普通人看不到,只有「死者」在通往冥界的道路上,方可進來。入住酒店者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擁有足夠的入住經費;其二,生前因執念過重在人間徘徊的死者。
前四集劇情中,觀眾已經看到了多種「死法」,有因執行任務意外死亡的警察、凍死的流浪漢、想學習的老奶奶、餓死的小孩以及被車撞死的年輕女孩,他們都因在人間有未完成的心愿,無奈走入「月之酒店」。
酒店將會為這些人竭盡全力,完成生前遺願。如幫助警察消除了人間「黑心市長」的反常規操作、給凍死的流浪人提供源源不斷的火爐,以及給老奶奶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資料等等。這當中,女主張滿月雖然是這家店的主人,且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其身份背後其實掩藏著的命運懲罰和宿命輪迴。
「前一世」的張滿月是山寨土匪,因殺人無數,罪孽深重而被「囚禁」在月之酒店當中,擁有不生不死、不老不傷的權利。但在最新劇情中,因男主將自己的夢中境遇告知張滿月,張滿月枯萎了千百年的心得以復甦。兩人的意外接吻,也打破了韓劇「八集接吻」之定律,被觀眾稱為新式韓劇。
其次,在服化道、特效等層面,該劇也將韓劇一貫有之的「細節控」做到極致。僅女主劇中的服裝造型便多到幾十套,前四集劇情中,IU造型更是「不重樣」,網友統計至少換了34套服裝與髮型。
因為該劇設定是「奇幻」題材,因此劇中需要大量布景和特效支撐,觀眾肉眼可見的月之酒店、奈何橋、冥界,甚至是劇中出現的老虎、神數,皆由實景+後期共同完成,設計上,也盡顯韓劇美感和編劇完成完整的世界觀,如具有現代氣息的奈何橋、夢幻且高檔的地下酒吧,以及沙灘等等。網友調侃,「如果地下世界是這番景象,那麼我願意」。
從編劇架構的「地下世界」、到形成零誤差的邏輯悖論,再到工整完善的體制化製作,《德努納酒店》正在以一種「360° 無死角」的工業化製作感染觀眾。而這也不是韓劇第一次給觀眾如此強大的視覺衝擊和完善的工業化製造。更多的,還是其多年來與國產劇拉開的差距。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韓劇之國產劇啟示錄
追劇圈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鄙視鏈,即看英美劇的看不起追日韓劇的,看日韓劇的看不起追國產劇的。處於食物鏈之「中端」,韓劇雖不及英美劇更具有深刻性和擅長類型劇題材,但在打造偶像劇層面,韓劇始終在海外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且比例巨大。
人民網曾於2014年做過一個關於「全職太太」的調查報告,報告內顯示60%全職太太最愛看影視劇,韓劇則首當其衝。這幾年,受「限韓令」和英美劇衝擊,韓劇雖不能被引進國內,但社交網站依舊會流傳著諸多韓劇傳說。
韓劇為何如此受歡迎?這其實與其完整的製作體系不無關係。在韓國,編劇是電視行業工種里,話語權最高者。他們往往在製作一個劇本,甚至是沒做之前就會在心目中選定出「最佳人選」,如與朴惠蓮合作三次的李鍾碩、《德努納酒店》中的IU,都是編劇根據演員個人氣質為其量身打造的劇本。
這點,與國內編劇有著天壤之別。在國內,編劇不僅不會擁有挑選演員的權利,甚至連維護自己作品的話語權,都得不到應有的保護。編劇汪海林、於正就曾公開炮轟過該行業亂性,稱其為「畸形產業」、「被資本綁架」。
此外,韓國內部嚴格遵循「制播分離」制度,即邊拍邊播的模式。可以說90%的韓劇都對其嚴格遵從。編劇們也會根據上一集的收視率、網友評論進行改動,隨時調整的製作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韓劇的完整性。
可放眼至國內,鮮少有國產劇是採取邊拍邊播的模式與觀眾進行互動,絕大部分都是一整套拍攝流程下來後,直接賣給電視台或視頻網站。類似《東宮》這樣的「線上調整」,還是因為在後期可控制範圍內,才遵循了網友意見;而同樣因「光源」、「色調」等問題引起大眾不滿的《我只喜歡你》,則因問題不出在後期,而未能及時「訂正」,從而引發觀眾不滿。
(《我只喜歡你》劇照)
如果說產業鏈布局的不完善是國劇略顯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從內容層面來看,韓劇的精益求精和不斷推陳出新的能力,亦值得國劇學習。諸如在播的《德努納酒店》,該劇題材在韓劇、乃至國產劇中都十分「常見」,但從傳播度和影響力來看,國劇始終不及韓劇。
這主要在於國產劇的封閉性與盲目跟隨,一部《靈魂擺渡》火了,後面往往會跟隨著多部「靈魂擺渡」,如去年上線的網生內容《靈魂擺渡之黃泉》、今年的《人魚江湖》,豆瓣評分從8.4,7.1,跌至3.4。
韓劇在同類型題材開發上,往往會不斷升級疊代。如《主君的太陽》中開啟的「通靈」事件、《鬼怪》中「人與神」的命中注定,以及《德努納酒店》中構建起來的完整世界觀,都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升級。
回歸至韓劇本身,完整的工業鏈體系+精益求新的細節追求,無疑是韓劇這些年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的重要原因。而放眼於當下的國產劇市場,雖有進步,但距離完整產業鏈布局仍具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