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12歲女孩失聯三天被找回!這份安全手冊,一定要教給孩子

2020-04-27     愛幼科學說

4月21日,

湖南常德一則尋人啟事牽動人心。

家住常德市武陵區的

3名初一女生19日相約出門玩,

之後便不知去向。

不少網友在社交網絡上轉發該消息,

緊急尋人!




據了解,

3名女學生同住在常德市

武陵區的煙廠三區,

而且是常德市十三中學

初一年級的同班同學。

4月19日下午,

3人在跟家長打過招呼後

一起去屈原公園附近玩,

結果,

這一出門就是三天不見蹤影。



據調查,

三個女孩離家之後,

乘坐了公交車,

後在常德市第四醫院北站下車。

據監控視頻顯示,

她們曾出現在

屈原公園的大門口。

隨後,便不知去向……


4月21日22時許,

在長沙警方的配合下,

武陵公安民警將正在長沙

一肯德基店玩耍的三名女孩找到。


經查,離家出走女孩

毛某某、程某某、徐某某

於4月19日相約前往長沙遊玩,

在並未告知親屬的情況下乘車到達長沙。


類似的事件並不少見。

浙江杭州餘杭東湖10歲男孩小劉

自1月12日離開家後,

就再也沒了消息。

爸爸老劉說,

他和兒子住在東湖街道雙林小區,

平時他在工地里上班,

沒想到兒子卻失蹤了。



老劉說,

小劉之前也有幾次在外面玩過夜,

第二天才回家的情況,

但從沒像這樣,

接連幾天都沒有消息。

沒辦法的老劉就到東湖派出所報了警。

經過民警和社區人員的排查,

最終在一間出租房內發現了

躲在床底下玩手機的小劉。


小劉說,他最喜歡打遊戲,

但爸爸平時不讓他玩,

還把手機給收走了。

他為了蹭網玩遊戲,

就跑到了同學家里。

起初是因為沉迷遊戲忘了回家,

後來同學走了,

他覺得出來時間太久,

害怕回家被爸爸罵,

就更不敢回了……

看了上面兩起事件,

雖然都是虛驚一場,

但也給各位家長敲響警鐘!

在常德3名女孩失蹤的新聞下,

一則評論引人思考:



家長們可能會焦慮,

孩子長大了,

自己跑出去不回來怎麼辦?

管不住了?

有網友的回答很有借鑑意義,

那就是要給孩子從小傳授安全意識,

教給孩子什麼事能做,

什麼事不能做,

遇到危險怎麼應對。

為了孩子們安全成長,

一定要教會孩子這10件事!


這份安全手冊,送給每一個孩子!


1.要和家長彙報去向


告訴孩子,當孩子和同學或者其他人外出時,要提前和家長說明去向目的地,以及大致的回家時間,到達目的地之後,要及時和家長聯繫告知自己的具體位置,返程時,也應該告訴家長,方便家長根據路程推算到家時間。


家長對於外出的孩子,應該保持定時聯繫,確認孩子的行蹤,不要掉以輕心。


2.記住4個信息


確保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家庭電話號碼和地址。


教孩子在緊急情況下撥打110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明確表達「我需要幫助」。


3.不要相信可疑成年人的求助


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果有人讓他們感到害怕和恐懼,那麼孩子可以勇敢地向成年人說「不」。


如果有成年人向孩子尋求幫助,要向孩子明確強調,大人無論什麼原因需要幫助,都會去找另外的成年人,而不是向孩子尋求幫助。


遇到陌生人的搭訕求助,對話一旦超過5句話,孩子就應該立刻保持和陌生人之間的距離,走到更安全的位置,當陌生人試圖靠近時,孩子應該保持警惕後退,必要的時候可以跑開或者大喊,呵斥陌生人的接近。


4.拒絕陌生人的禮物


告訴孩子,如果有陌生人問說:「想吃糖嗎?」「我有一個禮物送給你」等,一定不要輕易相信,沒有原因的禮物和「善意」,都需要警惕。


不可以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零食、或者其他食物。可以給孩子講一些誘拐的案例,讓孩子能明白「人販子」的常用拐騙手法,讓孩子們能夠有意識地避免「甜蜜的誘惑」。


5.拒絕陌生人的「親密」


告訴孩子,背心和褲衩覆蓋的地方屬於隱私部位,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察看和觸碰。包括老師、周邊朋友、親戚等等,從根本上斷絕陌生人以「喜歡孩子」等理由對孩子進行侵犯。


教育孩子,遇到有人意圖對隱私部位觸碰時,一定要勇敢地說不,同時告知爸爸媽媽。也告訴孩子,不可以隨便觸碰別人的隱私部位,鬧著玩也不可以。


6.不要和外人透露家庭信息


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以及父母的姓名、電話號碼等信息。對於陌生人的糾纏,堅決不予理睬,甚至可以口頭警告。


7.和家人設置安全暗號


每一個家庭或許都會出現父母臨時有事需要熟人幫忙去學校接孩子的情況,而一些「人販子」也常用這個手法,冒充孩子父母的朋友去接孩子。


家長可以事先和孩子約定密碼暗號,其他人來接自己放學時需要對方說出約定的密碼,同時家長應該及時和老師溝通,請求老師陪伴孩子到熟人來接,並且進行通話確認熟人身份,確保孩子的安全。


這種安全暗號,一定要讓孩子覺得有趣、好記,並且讓孩子保密不要告訴給任何人。


8.向正確的人求助


父母帶孩子外出時,可以經常給孩子指出可以尋求幫助的人員,例如警察、保安等。


帶孩子去遊樂園時,父母可以先指出身著制服的遊樂園職員,告訴孩子如果與父母走失,可以向他們尋求幫助。還可以告知孩子,在發生迷路或者逃跑時,可以跑進銀行營業廳或者商店,向身著銀行工作人員或者佩戴名牌的商店工作人員尋求幫助。


9.隨機應變,擺脫困境


一旦碰到了需要擺脫的危險環境,可以丟掉身上攜帶的東西,大聲叫喊呼救並且迅速逃跑。


父母要告訴孩子,遇到陌生人強行要帶走自己的情況,應該想盡辦法吸引周圍人的注意,持續大喊「我不認識這個人」「救命」等等,必要的時候可以故意破壞周圍的設施或者他人的東西。


10.相信直覺,感知危險


教會孩子,當他們直覺自己已經面臨危險時,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相信自己的本能,並立刻選擇離開危險的環境,父母會尊重並且支持一切他們為了保護自己安全所做出的決定。


家長還可以把發生過的真實案件轉換成生活場景和孩子模擬,在模擬的過程中多問孩子「你應該怎麼辦」,將安全知識潛移默化地紮根在孩子腦中,幫助孩子認識和避免潛在危險。


還有很多家長困惑,

如果我的孩子不講真話,

這種情況下他遇到困難,

我怎麼幫助他呢?

相信這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家長

都會遇到的難題!



哲學家羅素說過:

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他們不敢說真話,是因為恐懼。

因為說出來的代價不小,

會被罵、被批評、不被愛、不被理解,

所以他們乾脆就不說了。



這就提醒我們家長,

很多父母為了建立威信,

想盡辦法讓孩子怕自己。

讓孩子畏懼你,

在他小時候可能會給你的管教省了很多事,

但一旦長大,進入青春期,

從前積累的反抗一下子就會爆發:

遇事不和父母溝通、沉迷網絡、早戀......



因此,建議各位家長,

想讓孩子始終對你打開心扉,

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可以說真話、

可以誠實的空間,

讓孩子說了真話不會受懲罰。

孩子闖禍了,

也儘量克制好脾氣,

問清楚前因後果,

幫助孩子彌補和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一定要孩子明白,

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麼,

父母都會接住他。

多傾聽,少評價,

別在一開始,

就逼得孩子再也不願對你說實話。


願你的孩子能對你敞開心扉,

願你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沒有缺位。

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

把所有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b29vXEBnkjnB-0zil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