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純真的閱讀

2019-11-23   良大師

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每周我會抽出一天,享受純真的閱讀,毫無功利性、目的性的閱讀。

這對於一個寫作者來說,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我這麼說,你別驚訝,如果你是一位作家,自然能明白這句話的意義。

因為一位作家,尤其是新媒體職業作家,所有的閱讀充滿了功利性和目的性。

比如,想到一個選題後,便集中精力去攻克。

收集的全是與這個選題相關的文章,書籍。

將整個人的思想,浸泡在這個主題之中。

即使是隨意性的閱讀,也會大體掃一眼內容,先判斷這篇文章是否對寫作有幫助。

讀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思考裡面的素材和論點,能不能用在文章中。

當然,這種以輸出為目的的閱讀,會讓「吸收」這件事變得高效。

但與此同時,也喪失了閱讀的快樂。

我認識一位導演,他和我說過,他看電影根本不存在任何的享受。

當我們正在欣賞某個精彩鏡頭時,他只不過在思考,這個機位是如何擺放?

布景有沒有可取之處?後期編輯是否得當?

以及這種拍攝手法,有沒有自己借鑑的地方......

所以,他看電影沒有任何樂趣可言。

你看,就是這樣的,當你以某某為職業時,ta也會剝奪你享受這個行當的樂趣。

是的,我已經有一陣子,體會不到閱讀帶來的純粹快樂了。

連良太都能看得出來。

她說我現在幾乎不能安靜地看一本書,動不動就會貼條子(我的功利讀書法),書架上也全都是功利性的書籍......

確實,我已經淡忘了那些享受閱讀快樂的歲月:

我淡忘少年的我,是如何坐在小板凳上,一頁頁認真地翻看《讀者》;

我淡忘了初中的我,因為看《福爾摩斯》而忘記去吃午飯;

我淡忘了高中的我,因為看《金瓶梅》而被罰站;

我淡忘了大學的我,因為看《簡愛》而被男同學取笑;

我淡忘了剛剛畢業的我,因為看《成都今夜請將我忘記》,而略有的震撼。

是的,那時看的很多書,不是什麼深刻大作,也不是什麼傳統意義的好書,更不能給你帶來什麼人生啟發。

然而,閱讀帶來的快樂,卻是那麼的純粹,只為了找樂子。

從本質上來講,和看抖音、玩遊戲沒什麼區別。

唯一不同之處就在於,前者是緩緩回甘的清茶,後者是濃郁香甜的汽水。

正如作家伍爾夫所說:「有時我想,天堂就是持續不斷、毫無倦意地閱讀。

如果你在閱讀時體會過那種無與倫比的沉迷感,也許就能知道他所說的意思了。

半年前,我制定了純真閱讀計劃——

每周至少拿出一天,不以功利為目的,讀自己最想讀的書。

於是,我在 Kindle 上下載了各種懸念小說(這是我的最愛),一些時評散文集,還有一些科幻小說。

這些作品無疑不能為我的寫作,帶來任何直接的受益。

但是,僅僅為了樂趣。

我還在網上購買了,從創刊以來所有合集的《讀者》。

不為別的,僅僅為了樂趣。

這些做法,終於又讓我找回了最純真的閱讀,仿佛找到了一個失散多年的老友。

當翻到 1992年 《讀者》發刊的文章時,我想起了當年閱讀時的心情,頓時百感交集。

好了,你有什麼能給自己帶來純真樂趣的事情嗎?歡迎文末留言,再堅持13天。

-END-

每日一圖

出來放放風。 ——攝於2019年11月22日

本文作者: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擴展連結,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