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夏洛特煩惱》不朽的經典:袁華一首《雞毛》令人拍案叫絕

2020-02-09     電影公侃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電影《夏洛特煩惱》中那段精彩的畫面——

情場失意、家庭失意、事業失意的夏洛(沈騰飾演)獨自一人來到了秋雅的婚禮現場,先是被主持人錯認成同行遭到嘲諷,後在同學們的簇擁下來到了王老師的面前,一頓猛如虎的操作又可謂醜態百出。還是袁華比較仗義,及時勸阻了夏洛,但是已經happy的夏洛如同孫猴一般成為了當天大鬧天宮的主角。




最後在張揚的提議下,袁華即興賦詩一首。準確點來講,是詩歌兩句。想必大家一定記憶猶新——隻身赴宴雞毛裝,都是同學裝雞毛!簡簡單單兩句打油詩,卻如白描一般準確刻畫出夏洛的形態、心理和當時的大環境。這首詩歌迅速走紅,乃至成為了全國觀眾心中不朽的金句。下面本文就這首名為《雞毛》的作品進行簡要賞析。


僅就現代打油詩的規矩而言,打油詩雖然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一定會押韻,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組成。我們不妨看一下《雞毛》這首詩,兩句話比較工整,既符合七字格式,又極盡打油詩諷刺挖苦之能事。美中不足的是,這首打油詩既不對偶也不對仗,缺少詩歌應有的格律。不過作為打油詩,能夠用短短14字令全國觀眾記憶猶新,恐怕古往今來也很少有人能夠望其項背。


再就韻體而言,《雞毛》屬於才幹體打油詩。何為才幹體?1978年四川武勝的尹才幹(與袁華的扮演者尹正同姓)探索出一種新韻體詩歌,是對傳統意義上古體詩歌(包含打油詩)的繼承與發展。主張「用時代的眼光審視民族歷史文化沉澱,審視大千世界,審視社會萬象……」。

在寫法上,不拘平仄,放開古韻格律隨心所欲而寫,適當運用中華新韻,靈活運用時代語言,更加講究詩境、詞義的內涵,注重氣韻、格調的營造。無論是理的闡釋,還是情的抒發,都力求獲得言外之意、韻外之致的張力。袁華的《雞毛》不只表面的幽默詼諧,更求內在的機智巧妙。呈現出博採眾長、且中且外、且古且今、且雅且俗、自然清新、神韻兼備、獨樹一幟的的特點。

此外,《雞毛》的主題清晰、層次分明,大膽以「雞毛」作芯,高奏出雞毛撣子一般的力道,抽醒夏洛頑固的靈魂。特別是雞毛裝與裝雞毛的「裝」字,名詞、動詞自由轉換凸顯袁華同學全區作文大賽一等獎、優秀三好學生的水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YNmLXABjYh_GJGVFx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