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在承受著慢性疼痛所帶來的痛苦。日夜不休的疼痛,讓這些患者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他們不僅要承受生理上的痛苦,焦慮、抑鬱、失眠、易怒等情緒問題也困擾著他們,不少慢性疼痛患者都會出現人格變化甚至自殺傾向。
其中,最為難治的一種慢性疼痛疾病要數纖維肌痛。
纖維肌痛是一種以全身廣泛性疼痛以及明顯軀體不適為主要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徵,常伴有疲勞、睡眠障礙、晨僵以及抑鬱焦慮等精神症狀,是風濕科門診中的常見疾病。
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證實,纖維肌痛為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疼痛障礙,中樞敏化為其主要發病機制。
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纖維肌痛發病率約為3-6%,75-90%的患者為女性,多見於20-50歲人群,且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如何改善疼痛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是一直困擾著纖維肌痛患者的難題。
(圖源:全景網)
根據聖保羅聯邦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有一項運動,或許能夠幫助纖維肌痛患者有效緩解疼痛,那就是游泳。
「身體鍛鍊是纖維肌痛治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大量研究也已表明,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患者恢復。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喜歡或者能夠做這種身體鍛鍊,因此,我們的研究團隊決定測試一下治療選擇。」聖保羅聯邦大學風濕免疫科教授賈米爾·那圖爾說道。
這一研究的志願者由75位久坐的女性纖維肌痛患者組成,年齡區間為18-60歲。受試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39位練習過自由式的患者,另一組為36位進行了適度的露天行走的患者。兩組均進行訓練,每周三次,每次50分鐘,持續12周。每次訓練都有風濕免疫科身體鍛鍊教育專家們監督。
最終研究結果顯示,行走組的疼痛強度平均從6.2降至3.6,游泳組的疼痛強度從6.4降至3.1。
此外,纖維肌痛患者也可以通過瑜伽鍛鍊來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近些年的一些研究發現,纖維肌痛患者每周進行幾個小時的瑜伽訓練,能夠很有效的減輕身體疼痛和疲勞。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最好在家裡進行瑜伽訓練,而不是室外。
專家表示,將藥物治療與體育鍛鍊相結合,可以有效控制纖維肌痛病情。
在纖維肌痛治療方面,此前臨床上多以非甾體類鎮痛藥、阿片類藥物和抗抑鬱藥物等非機制性藥物治療為主,不過這些鎮痛藥物療效不盡人意,並且有一定副作用。
今年3月,樂瑞卡(普瑞巴林膠囊)在國內上市,用於治療纖維肌痛,這讓纖維肌痛患者們看到了希望。
作為新一代鈣離子通道調節劑,普瑞巴林強效緩解疼痛及相關症狀。與第一代加巴噴丁相比,其起效快、滴定期短、服藥劑量低,並且具備線性藥代動力學的特點,鎮痛療效確切、可控,已成為目前指南推薦的一線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