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很多家庭都生了二胎,原先只有一個寶寶,現在有很多家庭都迎來了二胎。
如果在孕前給孕媽們做一個調查,我想大部分孕媽都會想要"一兒一女"這樣的神仙組合。
有男孩的寶媽,會羨慕女孩的軟軟可愛的樣子;有女孩的寶媽,又希望擁有一個有擔當的小男子漢。
可"一兒一女"真的是神仙組合嗎?如果父母不處理好一些細節問題,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姐姐弟弟"組合易惹爭議
家裡有"姐姐弟弟"組合的家庭,面臨著一種說不出口的尷尬:每次走在路上總有些人會議論道,"一看就是追兒子又生的一個,哈哈。"
年輕的爸爸媽媽聽到這樣的話,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鄰居就有這樣一個家庭,寶媽也感到很無奈,因為當初生二胎,確實是家裡的姥姥意願更強烈,覺得只有一個女兒不行,催著年輕夫妻趕緊再生一個兒子。想反駁路人吧,也不是那麼理直氣壯。
而且隨著大女兒年齡長大,家庭矛盾也變得多了起來。有一次姥姥跟鄰居"告狀":"你女兒居然跟她同學說,我是外人!這丫頭越來越禮貌了!"
鄰居忙去問女兒發生了什麼事,才了解到是誤會一場,女兒說的是"外婆",姥姥卻聽成了"外人",弄得女兒越來越不想跟姥姥說話。
究其根本,其實是祖孫兩人之間早就產生了芥蒂,可能從弟弟出生那一刻起,有些矛盾註定就存在了。
"哥哥妹妹"組合也不如想像中美好
"姐姐弟弟"組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重男輕女惹爭議,那"哥哥妹妹"組合呢?
不少電視劇里都有哥哥寵妹妹的組合,很多寶媽看了別提有多羨慕。但實際生活中這個組合也不如想像中美好。
閨蜜的兩個孩子就是兒子大女兒小,孩子爸爸認為男孩應該有擔當,對兒子要求格外高。
比如兩個孩子一起玩沙子,妹妹搶哥哥的玩具,爸爸微笑默許;可哥哥不高興要搶回來,爸爸就會嚴厲何止。
另外,妹妹哭了爸爸會很心疼地去哄,哥哥要是哭了,爸爸就說"沒出息"。
無數次不平等的對待,讓哥哥委屈不已。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讓哥哥真心實意喜歡妹妹、照顧妹妹,那簡直是痴人說夢。
"一兒一女"家庭要注意這幾個問題,才能真正湊成"好"
很多當爹媽的人,嘴巴上都會說"一碗水端平",可實際生活里總是做得不夠好。
孩子雖然講不清大道理,可心思都極為細膩,你以為你能夠糊弄他們,其實並不能忽悠到他們。
物質上不要厚此薄彼
很多父母在有了小寶之後,就會忽視大寶的感受。比如給弟弟妹妹買新玩具、新衣服,卻忘記大寶也還是個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注和關愛。
還有的家庭確實有重男輕女的心態,無論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屬於弟弟的,姐姐只有看的份兒,這就不能怪女孩長大後不願意再和本是最親密的家人來往了。、
如果條件允許,父母應該在給小寶好吃的好玩的同時,也給大寶準備一份。如果家裡實在比較困難,可以這一次給小寶買,下一次給大寶買,並且跟他們都講清楚這樣做的道理。
精神上也不要過分強調男孩女孩區別
有的父母雖說沒有什麼重男輕女的想法,但是總會放大男孩女孩的區別。例如刻板地認為男孩不能哭,女孩應該靜。
其實,還是的性格特徵受到多方面的綜合影響,並不是簡單地根據性別去區分的。誰說男孩就一定不能哭?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通過哭來發泄情緒。
誰說女孩只能當瓷娃娃,不喜歡探索?所有的孩子都天生擁有極強的好奇心,不要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如果父母是按照性別去區別對待兒子女兒,"雙標"會讓孩子對大人的要求產生質疑,也容易讓他們生出叛逆心理,長大以後容易和父母關係不好。
總的來說,無論是一兒一女家庭,還是兩個兒子或兩個女兒的家庭,只有深情實感地平等看待兩個孩子,他們才能有無憂無慮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