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防止境外疫情輸入,惠州市分別在廣州、深圳、珠海機場等入境關口設立境外來惠人員集中接送駐點接送專班,主動做好境外來惠人員接轉運工作。記者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了解到,3月13日至28日,我市轉運專班工作人員堅守在嚴防境外輸入第一道防線,先後接到1200多名境外來惠人員,其中駐廣州轉運專班接轉境外來惠人員750多名,無一人被確診,並實現入境後閉環管理。
貼心服務盡顯人文關懷
李志文是一名醫生,也是我市駐廣州轉運專班工作人員,他和轉運專班其他14名工作人員一起代表惠州做好對境外來惠人員接轉工作,把好疫情輸入第一道防線。據了解,隨著工作量逐步增大,我市駐廣州轉運專班已由當初的3人增加到15人,主要負責接轉運來自不同國家的來惠人員,並為他們提供測量體溫、信息登記、人文關懷、對接轉運等幫助。
記者發現,我市駐廣州轉運專班在廣州白雲機場旅遊信息諮詢中心大廳設置了服務台,工作人員身穿防護服,頭戴護目鏡、醫用防護面罩,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接轉境外來惠人員。此外,服務台內還備有礦泉水、餅乾、麵包、水果等物資,以便提供給境外來惠人員食用。
「我們首先會在大堂對入境來惠人員進行分類,在肩膀貼上帶有惠州標識的不幹膠,然後再引導到服務台。」李志文介紹,服務台專班工作人員接到境外來惠人員後,會在第一時間與其進行溝通交流,並為其測量體溫,做好信息掃碼、信息登記等工作。如果來惠人員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他們將馬上通知機場指揮部,及時把有症狀的旅客先送到機場附近的隔離酒店進行進一步篩查、甄別,積極做好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等一系列措施。
李志文說,針對沒有症狀的境外來惠人員,我市駐廣州轉運專班工作人員會在候車區開展一系列人文關懷活動,立足現有條件,給境外來惠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為其提供礦泉水、食物、充電寶等。同時,也會儘量安撫來惠人員的心理情緒,等待轉運車輛到來,然後再集中乘車前往我市集中隔離點,
穿紙尿褲堅持工作6小時
據了解,由於接送專班人員在機場處於相對密閉環境中,必須加強個人防護。在進駐廣州白雲機場前後,我市組織各專班工作人員進行系統防護培訓,並針對機場的特定環境進行防護細節示範。
「針對個人防護事項,我們提前做了很多工作,對大家居住的旅社也進行了分區管理。」李志文說,在接轉運過程中,我市對專班工作人員實施點對點管理,除機場和宿舍外,專班人員不能外出活動、參加聚會等,每天還要進行自我身體監測,及時將體溫、健康情況上報疫情防控指揮部。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厚厚的防護服讓專班人員體能消耗較大。「大家必須按三級防護要求開展工作,不僅要穿上防護服,從頭到腳都要進行密封處理。」我市駐廣州專班工作人員畢德勇在廣州白雲機場已經「戰鬥」了整整14天。剛開始,在密封的環境下,每班人員需要堅持工作6個小時,為了避免中途上廁所,大家都穿上了紙尿褲。後來,考慮到因長時間工作,大家的身體吃不消,指揮組及時合理調控人員排班輪崗,並將每班工作時間調整為4個小時。
「從3月13日一直到3月28日,我市駐廣州轉運專班共接轉750多名境外來惠人員,目前沒有發現一例確診。」惠州市駐廣州轉運專班負責人周遠忠介紹,該轉運專班24小時專人專責值守,確保境外來惠人員被及時接收。轉運專班對境外來惠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後,由轉運專車將境外來惠人員送到惠州市區轉運點,再由各縣區專車集中運回各縣區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實現境外來惠人員入境後閉環管理。
據了解,在後方,我市還專門成立了聯合轉運組,及時將境外來惠人員轉運到我市集中隔離點。截至3月28日,累計接轉1200多名境外來惠人員。接下來,惠州聯合轉運組將繼續加強與各環節工作人員的配合、加強駐點人員的進出管理,在接轉運過程中,做到體溫測量、信息登記、專車接送、核酸檢測、醫學觀察全覆蓋,確保閉環操作不出任何差錯。
來源:惠州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K0ELHEBiuFnsJQV2X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