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幾日,老鄉雞老總手撕「減薪」聯名信,在各個網際網路平台廣為流傳。
當然,老鄉雞的董事長束從軒表示:「哪怕賣房子,賣車子,我們也會千方百計確保你們有飯吃,有班上。」最後束從軒說道:「這種躺著把錢掙的日子也不多了,疫情結束之後,有的你們忙!」
或許很多人看到視頻,都只是湊熱鬧,圍觀一下。
而這背後說明了什麼?當老闆說,賣房、賣車也保證大家有班上,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玩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你們忽略一個事實,現在的生活處在半停滯狀態,很多線下實體店責令關門,難免受到重創。
當然,有「危」就有「機」,疫情之下,還是有一些行業受疫情影響,被推上了舞台,甚至達到了有史以來的爆發。
你們知道是什麼行業嗎?就是在線教育。
1、疫情之下,線上教育成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目前來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推遲了原先制定的開學時間。在上海、浙江、江蘇和重慶,教育部門已經規定學校在2月底前不得開學。
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眾多在線教育機構相繼在全國推出免費或低價課程,線下教育機構和學校也將課堂搬到了線上。
而在線教育天然的「無接觸性」成為了疫情期間,解決學生上課的最佳解決方案。
所以,從空中課堂供應商到教學內容服務商齊上陣,老師、家長、學生就這樣或主動或被動地被網際網路連在了一起。
2、在線教育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爆發
網課大潮,是否就意味著在線教育市場進一步爆發?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猿輔導、作業幫、網易有道、跟誰學等超過20家在線教育企業向全國學生提供免費課程。與此同時,幾乎所有在線教育平台都推出了線上公益課。一時間,在線教育領域的用戶數迎來了爆髮式增長。
現在的在線教育行業第一次體會到,不要花一分營銷廣告費,海量用戶湧向平台。就像「非典」時期的電商。疫情讓很多人被迫開始嘗試線上教育,而且也看到了它的價值。
但是教育本身並不僅僅是知識點的學習,而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品德和價值觀的全面培養。從長期來看,教育是一個慢行業,能不能走得更遠最終取決於能否給學生帶來真正的提升。教育的成效需要時間才能體現出來,這一點與電商的短鏈條又不相同。
我們需要面對的挑戰有兩點:
1、提升留存率和復購率,才是在線教育的存活關鍵。
線上教育一直以來致力於將不平等的教育資源進行再分配,但自身主要客戶卻又是來自於一二線大城市。而此次疫情將讓很多沒接觸過在線教育的低線城市用戶,首次通過線上獲得教育資源,這無疑是在線教育的又一利好。
目前在線教育平台很多,甚至一些院校也開啟了在線教育,當然,很多平台想圈住流量,網易有道的有道精品課把價格壓到3元2節語文課,作業幫「9元5節課」的試聽套餐廣告頻繁刷屏……所以,價格戰應該是未來一年最大的難題。
同時,與此同時必須面對的問題是,一旦價低,課程的質量和教育的效果也就無法保證。
換句話說,這種方式留住學生很難。另外,很多家長和學生反映,低價班上的推銷套路愈加令人反感。
所以說,不能把低價班當作救命稻草,重點仍要放在教學質量上,只有留住學生,提升留存率和復購率,才是在線教育的存活關鍵。
2、師資力量,課程質量依舊是重中之重。
疫情能給在線教育帶來的最大的利好是,降低了獲客的成本,減小了獲客的難度,但這並不意味著用戶會毫無原則的接受課程推送,而課程的質量將是決定用戶是否留存的關鍵性因素。
對於課程質量本來就不高的平台,在這次疫情之後,平台最終也將淪為別人的嫁衣,用戶在經過了教育之後,也會選擇課程質量更高的平台。
所以在疫情時期,真正決定未來能否活下來的是教育內容質量與師資力量,而並非短時間的用戶多少。
其實,無論是否有疫情,教育行業的在線化,都是必然的大趨勢。
這其實,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而未來,教育行業和醫療行業將如何發展?非常值得我們期待。
歡迎交流討論,同時關注行知牛,了解更多往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