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新造大番薯丨洪叔講古 讀懂廣州

2020-04-21     何媒


【何媒矩陣】(廣州訊)番薯是除了谷、麥等主食糧外的一種雜糧。番薯粗生長、產量高,是農民普遍種植的農作物。


粵語中有這麼一句調侃人的話:「某某是個『大番薯』。」在廣東地區,這句話含貶義,意思是指某某人蠢笨,愚鈍。然而,今天我講的大番薯,是番禺新造種植的馳名四鄉的大番薯,它不僅好吃,還美名遠播呢。


馳名四鄉的新造大番薯。


新造墟日好熱鬧


新造鎮位於番禺區東北部。瀝滘水道把大學城與新造鎮分隔東西,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地鐵四號線便設置有新造站。


逢農曆五日、十日,都為約定俗成的新造墟日。昔日每逢墟日,四鄉村民划著小艇,清晨走著陸路從四面八方湧向墟場。他們一路走來一路唱著歌:「陣陣秋風吹來真清爽,送我早去趁墟場。你看那稻穀脫綠披金迎風翻波浪,一片大地換新裝……」村民們在墟場把自己的農產品岀售後,再用所得用於購買生活日用品、生產資料,周而復始墟期長盛不衰。


墟場內設有簡易食檔三五個,操著不同鄉音的村民圍坐在方形小桌邊,或是自斟自飲或是互相勸酒。一杯又一杯自釀純米酒下肚後,精神亢奮起來從遠親近鄰扯到隋、唐、五代還有那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說得舌頭打結但情緒依然高漲……直至太陽西下,村民們才在健碩的肩膀上一邊搭著衣服、一邊挑著蘿筐,心滿意足地邊走邊哼那句曲調:「蛇矛丈八槍能挑馬上將……」歌聲伴隨腳步,踏上回家歸途。


新造大番薯,原來是這樣來的


番薯本不起眼,但新造大番薯卻是聞名遐邇的珠三角土特產。此地產的番薯個頭碩大,每個都有成人兩個拳頭大,渾圓如錘,皮色呈紫紅偏暗褐色,肉色稍帶微黃。它一年四季都能出產,味道既有沙地番薯般的栗子粉香,粉香中又滲出糖分,口感糯糯的,甜軟適中。新造大番薯為島上鄉民換回許多生活、生產資料,是重要的經濟作物。


說到新造大番薯,從新造鎮嫁來我們土華村的黎姨總有說不完的回憶,她曾告訴我們,幼年在家時曾聽聞祖輩、父輩說過有關新造大番薯的一段美麗故事:


某年農曆七月,小谷圍地區舉辦「七巧節活動」。各村巧姐、巧哥展示各自的巧手手工藝品,而那一年還別開生面地要求各村拿出自已村的土特產同場展示。新造鎮展示的是一棵番薯同時長了三個球根,每個都有雙拳大,評判當場過稱驗收共重12斤多,以單棵最重農作物而奪冠。自此之後,新造大番薯一下子聞名南(海)番(禺)順(德),美名一直延續至今。


新造番薯有段古


上了年紀的人都不會忘記,20世紀60年代那段困難日子。當時,番薯曾被當做「寶」而上過火柴盒公益廣告,廣告詞是這樣寫的:


番薯也是寶中寶,

價錢便宜營養高。

多食番薯省米麵,

支援國家建設好。


所以直到如今,提到番薯村裡還傳頌著一段扣人心弦的往事——


那年某天,日到中午,村中三嬸正忙著把一鍋剛煮熟的番薯放好,等待著三個小孩放學回來當午飯。一個衣著乾淨撲素城市人模樣的中年阿姨,帶著兩個七、八歲大的小孩向三嬸家蹣跚走來。大概是因為走累了,那兩個小孩無論怎麼拉就是不再願意走,於是那位阿姨就乾脆坐在了三嬸門口石階上。


見此,三嬸連忙走前問個究竟:「大姐,我見你們三人來回走了幾趟,是不是要找人呢?」那個城市人打扮的阿姨麵皮薄,一下子眼淚籟籟流下來,說:「阿嬸,不瞞你說,小孩不懂事餓著不肯走。他們想吃點什麼飽肚後再走,還想看看哪戶農家有番薯可以買些帶回廣州。打擾了,阿嬸。」說罷,阿姨側過臉偷偷拭抹著淚水。


那個城市打扮阿姨咽聲喃喃,連說幾聲對不住就強拉著小孩準備離開。三嬸見狀心裡明了,忙對那個阿姨說:「等等。」三嬸轉身到廚房把剛煮好的熟番薯拿了出來,挑三條大的分給他們母子三人。小孩狼吞虎咽連皮也吃了,兩三下子很快就把三條番薯吞下了肚子。母子三人準備離開時,三嬸又把剩餘的熟番薯全包好,還從竹筐里挑出大個的,約有十斤的生番薯一併送給了那個阿姨,才讓他們繼續趕路。


那個城裡來的阿姨對三嬸感激不盡,後來又來了幾次村裡,每次都會帶來一些農村短缺的日用品和購物憑票。一來二往地,三嬸兒得知那個阿姨姓盧,住在海珠廣場某大廈後面的小巷內。如此年復一年,三嬸和盧阿姨成了患難見真情的好姐妹,兩家小孩直至長大成人後也一直保持來往。

所以說,一條番薯看似微不足道,卻承載著平凡農婦從心底里關心別人的善良之心。我們土華村的三嬸沒有多少文化,甚至大字也認識不多,但她卻有著和衷共濟的美德。正是這份美德,讓她的故事和人生傳頌至今。讓人敬佩,讓人尊敬!(完)



【洪叔講古】

講述者:譚鑒洪 廣州市海珠區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廣州市越秀區作家協會會員,土華村文化保育學者,多年來堅持拍攝土華村的點滴變化,創作多篇文章記錄土華村的風土人情。

【類別 原創】

【記者 溫倩茵】

【編輯 Lok】

【原創 譚鑒洪】

————


【整理髮布】:何媒矩陣(何金德導演工作室、何媒通訊社、《時代中國》雜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6FwnnEBnkjnB-0zMs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