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等待新冠疫苗,其實這兩種同樣是呼吸道流行病的疫苗早該打

2020-04-28     看呼吸


每年流感季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糾結:疫苗到底要不要打?4月25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疫苗對人群免疫非常重要對於預防肺部疾病,張文宏建議成年人和老年人應該接種下列2類疫苗:


1、流感疫苗


屬於第二類疫苗,第二類疫苗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疫苗。



每年9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為一個年度流感季,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而有些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容易發展為重症。


流感高危人群

1.年齡<5歲的兒童(年齡<2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2.年齡≥65歲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肥胖者[體重指數(BMI)大於30,BMI=體重(kg)/身高 (m) 2];

5.妊娠期及圍產期婦女。


因此,應該在流感季到來之前儘早接種流感疫苗。按照往年流感流行情況,我國冬春季流感的高峰是在12月份至1月份,接種流感疫苗後,往往需要2周後,體內才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因此,建議大家越早接種越好。


張文宏建議,「成年人也要把流感季節的疫苗打掉。」他表示,今年新冠之後,如果再加上流感,對老年人、成年人都有極大的風險。


總結

流感疫苗

適宜人群:流感為全人類易感,建議所有人群均應接種。

接種頻次:

成年人每年接種一針。

6月齡到8歲的兒童如果之前沒有接種過流感疫苗,第一次接種應該接種2針,之後就可以每年接種1針。

劑型選擇:我國目前供應的3價流感疫苗和4價流感疫苗均為肌肉注射的滅活疫苗。4價流感疫苗和3價流感疫苗在安全性上沒有差別,國產的流感疫苗和進口流感疫苗相比安全性也沒有顯著性的差別。

不良反應: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如同其他醫療產品一樣,流感疫苗也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局部反應,包括接種部位紅暈、腫脹、硬結、疼痛、燒灼感等,全身反應有發熱、頭痛、頭暈、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這些不良反應通常是輕微的,並且通常會在幾天內自行消失,極少出現重度反應。


2、肺炎疫苗


據報道,我國每年因肺炎球菌約發生250萬例肺炎球菌肺炎,約12.5萬人死於該病,在所有的年齡段,老年人的患病率最高,此外我國肺炎球菌的耐藥監測報告顯示,老年人的抗生素耐藥率較高。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細菌性肺炎高發季是即將到來的冬季,而冬季也是流感的高峰期,因此這時候預防流感+肺炎對嬰幼兒和中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礎性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損的人群非常重要。



因此,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以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同時接種不會增加不良反應,不會引起免疫學干擾,不會降低兩種疫苗各自的抗體應答。此外,聯合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能協同獲益,顯著降低由流感和肺炎引起的住院率及死亡率。



總結

肺炎疫苗

劑型選擇: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屬於自費疫苗),可預防80%~90%的肺炎球菌肺炎,推薦用於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2~59歲高危因素人群。

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主要推薦用於6周~15月齡嬰幼兒。

適宜人群:

不管是23價的多糖疫苗還是13價的結合疫苗都是死疫苗,因此適合所有人接種,即使免疫缺陷者也可以接種肺炎疫苗。

接種頻次:

一般接種1次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年都接種,如需再接種,5-10年再加強1次也可以。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大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6ANwnEBfGB4SiUwIn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