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個地級市,人口超550萬,改名是改回2000年前的原名。
湖北省,簡稱「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位於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於北緯29°01′53″—33°6′47″、東經108°21′42″—116°07′50″之間,東西長約740千米,南北寬約470千米,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占中國總面積的1.94%。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湖北省,簡稱「鄂」,位於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清朝時期,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南為湖南省,北為湖北省。截至2016年,湖北省轄1個副省級市,11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個直管市,1個林區。
其中,有一個地級市,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59萬人。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天下第一腰」、「兵家必爭之地」之稱。這個地級市就是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
襄陽縣始建於西漢初年,以縣治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以北的地區。漢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西漢末年,王莽時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仍屬荊州南郡。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郡治在襄陽城內。曹操置襄陽郡後,襄陽城便一直作為州、道、路、郡、署的治所。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1643年1月(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稱襄陽為襄京。清朝時期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襄陽縣的襄陽、樊城兩鎮組建襄樊市,隸屬於襄陽專署。1979年襄陽專區改稱襄陽地區,襄樊市由省直轄。1983年8月撤銷襄陽地區,其行政區域併入地級襄樊市。2010年12月9日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地級襄陽市,重新改回2000年前的原名。
對此,你怎麼看?
都看到這裡了就加個關注嘛~~~
(內容來源於網絡,僅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