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篇文章:
講一個離異女士,在結束一段婚姻之後,加入一個離異女士俱樂部,和大家一起抱團取暖,度過那個難熬的緩衝期。
在俱樂部里呆了幾個月後,她發現一個現象:
一些有錢的、有魅力的、有想法的女人,一個接一個都不來了;
而一些姿色平庸、經濟困窘、言語呆板的女人,成了俱樂部的元老級會員,而且很有一種熱忱,要在這裡繼續呆下去。
她疑惑為什麼會這樣。
俱樂部發起人告訴她:
因為有些女人的魅力是擋不住的,離婚根本不會成為她真正的困擾。
而另一些,沒啥魅力,也沒啥底氣,離婚對於她們,就是一場末日,想要一個人挺過去,怕是有點難,就一直呆在互助俱樂部里。
這件事讓我很觸動。
它使我想到:離婚,從不是一種萬馬齊喑、四面楚歌的終結,而是另一種吉凶未卜、喜憂摻半的開始。
就像站在一扇門前,你不知道門後是山窮水盡,還是萬物回春。
你站在未知的當口,內心惴惴不安。
但是,猶疑再多,恐懼再久,對現境和未來都不會有任何改善。
你只有走下去,一邊走,一邊在時間中種植。一邊走,一邊在生活里創造。
富有的人,會迎來萬象更新。
困窘的人,會一直困在西風殘照里,出不去,也不願出去。
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了。
當然,這裡說的富有與困窘,不僅與經濟能力有關,也與情商高低有關,與心靈的豐盛程度有關。
它指的是,一個人在窮途末日之時,是否還能在慟哭之後,穿上羅裙,化了紅妝,繼續在前路上款款前行,不頹唐,有驕傲,風情依然。
它指的是,當人如草船,渾身箭傷,是否還能在洪水滔滔中,垂釣命運的青魚。
美國有一部電視劇,名叫《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也講了一個離婚故事。
麥瑟爾夫人是美麗的,精緻得一絲不苟,自律得無懈可擊。
但還是遭受了背叛。
她面對丈夫的離開,沒有允許自己沉溺於痛苦。
她回歸自身,以脫口秀才華,在曾經只有丈夫的舞台上,獲得了屬於她的廣袤天地。
有人說這部劇勵志。
我卻覺得殘酷無比。
因為,它將一個尖銳的現實推到我們面前:
結婚也好,離婚也罷,只有自律的美人,只有擁有自我的奮鬥者,才能贏得真正的掌聲。
可是現實中呢?
許多被出軌的女人,一直躺在往事的廢墟上,慨嘆往昔,詛咒渣男,放任自己發胖,衣著邋遢,形容不整,卻未曾真正想過,將為剩下來的歲月負責的,只有自己一個人。
這種人,今天是棄婦,明天是怨婦,後天呢?也許仍然無法走出受害者思維。
提前覺醒的人,在黎明到來時,擦去眼淚,重新啟程。
就是這樣,心懷希望的人,走在陽光下。
心懷陰鬱的人,一直徘徊在黑夜裡。
離婚從不是毀滅。
它只是一種關係的終結,更是一種重生。
怨嘆無意義,推卸沒必要。
你只需準備好,以強大的經濟能力,去面對生活的不測;以豐盛之心,去面對命運的不平;以溫柔之言語,去面對那人的不義。
當他站在你面前,說:「離婚吧!」
你可以請他坐下來,平靜地說:「好,我們來約個日子。」
然後在離別之後,放下執念,療愈離婚後遺症,去發現生活的閃光點,一點一點串起來,創造閃閃爍爍的小幸福。
做到了這一點,你縱使不結婚,也會繼續圓滿。因為你的意志在。
縱使不戀愛,也會內心柔軟。因為你心中的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