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話劇《蘇東坡》一路北上,走進北京國家大劇院傾情演出之際,記者一路向南,追尋東坡先生的足跡——
蘇東坡坐像。
在廣袤的中國大地,留有眉山先賢蘇東坡遺址遺蹟數不勝數。但有這麼一個地方,僅僅因為蘇東坡在此閒居兩月,當地便修東坡亭、建東坡廊、護東坡井以記之,足見全國各地對東坡先生的敬重與喜愛。
這裡就是廣西的合浦縣(亦稱廉州)。
晚年蘇軾謫居嶺南前後七年,契闊死生、喪亡九口。而他在廉州的兩個月卻鮮為人知,但正是廉州給了他一個安撫心靈的港灣,平靜、超然,廉州山水人文包容著一個遭遇巨大變故後的蘇軾,蘇軾也成為廉州一段歷史佳話。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六月十七日,已經六十三歲的蘇軾告別「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海南儋州北歸,月底開始渡海,有詩《六月二十日渡海》。過雷州到廉州又作《夜雨重宿凈行院》詩曰:芒鞋不踏名利場,一葉扁舟寄渺茫。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淒涼。
蘇軾攜幼兒蘇過及僕人,離儋州歇雷州到廉州,一路下來很不順利,暴雨如注,山洪常遇,道路沖毀,橋樑垮塌,險象環生。他到廉州時寫了《記過合浦》追記這趟艱辛路途:
予自海康適合浦,連日大雨,橋樑大壞,水無津涯。自興廉村凈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聞自此以西皆漲水,無復橋船。或勸乘蜓舟渡海,即白石。是日,六月晦,無月。旅宿大海中,天水相接,疏星滿天。起坐四顧大息,吾何數乘此險也!已濟徐聞,復厄於此乎?過子在旁,酣睡呼不應。所撰《易書》、《論語》皆以自隨,世未有本。撫之而嘆曰:「天未喪斯文,吾輩必濟!」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記。時元符三年也。
蘇東坡親自挖掘的東坡井。
900多年後,公元2018年的2月21日,我們抵達距眉山1400多公里的合浦時,亦遭連日大雨。但能告慰先生的是,今天的合浦,橋通路暢,雨中安平,早已不復先生旅宿大海四顧茫然之驚懼矣!
後人為紀念東坡所建東坡亭,位於合浦師範學校內,這裡應當是他當年的旅居之所。進校園東門,走過兩條富有南國特色的椰樹大道和芒果大道,東坡亭便在眼前。正值寒假,雨中的校園寧靜安謐。不時有三三兩兩的遊人專程前來拜謁東坡,與東坡合影。
對於在謫居之地備受身心困擾的蘇東坡來說,合浦這塊山輝川媚之地,猶如一方安靜的港灣,接納了他顛簸已久的心靈。當蘇東坡一路風雨來到合浦時,恭候已久的太守張左藏和當地名士鄧擬、劉幾仲等人,馬上把勞累不堪的他們,接到環境優美的鄧氏園林清樂軒安頓下來。一個63歲的老人,因為政治上的原因遭受挫折,而被逼經年累月千里跋涉,身體受到嚴重的損傷。他太需要歇歇了。
蘇軾政治上休息的這兩月,是合浦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的幸事。
在這裡雖只短短兩個月,蘇東坡卻寫了《廉州龍眼質味珠絕可敵荔枝》《雨夜重宿凈行院》《宿興廉村凈行院》等詩篇和《記合浦老人語》等札記,給當地文化藝術留下深刻影響。蘇軾在離開合浦的第二年病逝,後人為了紀念他,在清樂軒故址修建起一座亭子,命名為「東坡亭」。
年代久遠,東坡亭多次興廢,十次重修。1984年7月合浦縣人民政府全面重修的東坡亭,基本恢復了原來的面貌。如今是合浦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亭內景。
東坡亭占地面積約230平方米,坐北面南,歇山頂二進亭閣式磚木結構建築。
第一進為別亭,兩側有兩大圓門相拱,給人的感覺是開陽洞透,使這間規模不大的建築得以在平凡中透釋出幾分不俗的氣勢。
第二進為主亭,正門上方懸「東坡亭」三字大匾額,蒼勁凝重,是整個東坡亭的靈魂所在,為40年代廣州大榕寺主持鐵禪和尚所書。正面壁上,有一幅蘇東坡陰紋石刻像,像中的東坡目光慈祥,長髯垂胸。品讀其仙風道骨、大家風範,仍可感受到其吟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時的激情澎湃與豪邁氣勢。
東坡詩作碑刻。
但此時東坡的詩作已沒有高吟大江東去,「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邁,卻多出了幾分告別喧囂,回歸恬靜的從容。這從東坡亭迴廊外的東坡詩作可以品鑑:「晨發一葉舟,醉兀十里溪。醒來知何處,歸路老更迷。」(《宿興廉村凈行院》)手持龍眼,觸景生情,詩人低吟:「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廉州龍眼質味珠絕可敵荔枝》)酒入愁腸,笙簫過耳,詩人淺唱:「東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勞吾耳鳴。」(《鉼笙》)亦不乏怡情自適,安享生活,詩人直抒:「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懸知合浦人,長誦東坡詩。」(《留別廉州張左藏》)
一路走來一路吟,行行腳印行行詩,蘇東坡來合浦前後所作的九首詩刻於碑廊,讓人聽見東坡之才情與洒脫。
東坡作品浮雕。
此外更有乾隆、道光、宣統年間等等各通碑刻,或誦東坡事,或唱清樂軒,或書東坡亭,真草隸篆,引人慨嘆。
東坡亭東面約30米有東坡井,為廉州四大名井之一,也是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據載為蘇東坡親自所挖,解決了當地居民飲水困難。井水清澈甘美,數百年來從未乾過。相傳喝井中之水後,赴考文士可金榜題名。如今合浦師範老師學子受東坡井沁潤,文采斐然,傳揚東坡文化春色滿園。
東坡文化長廊。
東坡井旁邊的百米東坡文化長廊,展示純粹的東坡文化,一一走來,讓人目不暇接。
在廉州,蘇東坡不是一個偉大詩人的名字,更不是一個清廉官宦的名字。
蘇東坡,是廉州土地上一個浪子的名字。
東坡亭全貌。
RECOMMEND
推薦閱讀
【贈書】都愛蘇東坡,好書贈知音
喜訊!眉山90後詩人高亮詩歌登上國字號《詩刊》頭條
難得一見!絕對不可錯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彭山船工號子喊號啦!!
蘇東坡:一個人最大自由,來自於內心
注意!丹棱·桃花源及幸福古村景區暫不對外開放!
用竹的語言對話世界——走進世園會「竹之眼」
在成都遇見蘇東坡
行攝眉山 | 起舞弄清影
18位國內散文名家齊聚洪雅,讓美景從現實走進文學
還能這樣玩?!快來看彭山謎語大咖帶你玩轉謎語大會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
END
來源:東坡文化網記者 吳曉斌 文/圖
編輯:蔣萍
審核:周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ubNDWwBmyVoG_1Z3B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