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穿越陽山巨型臥佛腹地,探索廣東最後的無人區!

2020-07-05     發現清遠

原標題:徒步穿越陽山巨型臥佛腹地,探索廣東最後的無人區!

在陽山縣一帶,發育著廣闊的喀斯特峰叢地貌,從空中俯瞰,數不清的圓錐狀石灰岩山峰層層疊疊伸向遠方。這片廣袤的大地缺土缺水,甚至已成為新時期的「無人區」。

廣袤的喀斯特峰叢邊緣,往往被河流切割成幽深的喀斯特大峽谷。比如陽山秤架—嶺背大峽谷和五元坑大峽谷在嶺背鎮坑口村匯合,共同形成了廣東罕見的峽谷奇觀!

(下兩圖拍攝於陽山嶺背鎮廣東峽天下景區

更讓人讚嘆不已的是,這些層巒疊障的喀斯特峰叢,在秤架鄉形成了舉世罕見的臥佛奇觀。秤架巨型天然臥佛高約1000米,身軀長度竟達到15公里,從秤架鄉一直綿延到嶺背鎮坑口村峽天下景區!

(下圖為秤架巨型天然臥佛全景,請將手機橫屏欣賞)

這些年來,秤架巨型天然臥佛已成了影友網紅打卡勝地。無數人在臥佛觀景台守候日出雲海、浪漫星河。而我的腦海卻時常湧出一系列問題:臥佛山上究竟是怎樣的一番情景?上面還有村民居住嗎?山上的風景美嗎?

於是,深入探索秤架臥佛山秘境,一時成了我揮之不去的夢想。這個想法得到了秤架鄉愛全旅業龐老闆的大力支持。原來,愛全旅業老闆娘就是秤架臥佛山上的原住民,可以很輕鬆找到熟人帶路!

據了解,秤架臥佛山共有兩個村委會,分別是東嶺村和竹坪村,兩個村委管轄著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自然村。由於山上缺土缺水,交通極為不便,二十多年前,政府牽頭把所有村民搬遷至山下定居了。現如今,臥佛山上那片廣袤的區域依然不通公路,也沒有人定居,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區」。

我們決定駕車抵達五生更村後的山埡開始徒步,橫穿東嶺村,從白石眉村下山,然後在壩尾村坐車回程。地圖直線距離約5公里,但經過實地測算,徒步里程約13公里,耗時約10小時。

熱心的愛全旅業龐老闆聯繫了本地人阿凱和阿有兩人擔任嚮導和協作。阿凱是一個狂熱的戶外愛好者,對秤架鄉一帶的自駕穿越線路了如指掌。他經營著一個農莊,名叫「食發黃家莊」,是廣大自駕游愛好者特喜歡聚餐的地方。這個農莊選用的陽山雞和青頭鴨都由自家散養,味道特別鮮美。

這次探索發現之旅,愛全旅業龐老闆擔任後勤保障。他駕車把我們送至五生更村和五元村交界處的無名山埡,然後開始徒步。秤架鄉到這個埡口大約12公里,全程5米寬水泥路面,可通中巴車,埡口海拔高度678米。

整理好行裝,我們開始徒步上山,腳下行走的這段碎石路大約2公里長,通至山上的一處廢棄大理石採石場。這段砂土路坡度很陡,可行駛硬派四驅越野車,但城市SUV肯定不行的。

碎石路通向一處廢棄多年的大理石採石場,採石場依然堆積著很多特漂亮的漢白玉石材。採石場海拔高度約850米,地勢比較平坦,是露營的理想地點,只是比較難找水源。

穿過採石場,沿著碎石路繼續向前行走,路況越來越差,坡度也越來越陡,500米後,碎石公路嘎然而止。我們真正走進了不通公路的隱秘大山深處。

不知不覺已經到達930米海拔高度,這裡視野極為開闊,可以近距離欣賞山勢連綿不絕的天井山,天井山海拔1693米,為廣東第七高峰。如果運氣足夠好,在這裡可以觀賞到天井山壯美的日出雲海。

(左邊是臥佛山,正前方是天井山)

很快,就要離開碎石公路,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大山穿越了。接下來不再有手機信號,也無法在地圖上找到路線,更難遇上行人。陪伴我們的,將是崎嶇不平的青石板路和無邊的寂寥。

一路上,我們必須在亂石堆中找路前行,路旁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隨便挖一塊帶回家,都可以成為絕佳的盆景。

天公不作美,時不時下點小雨。雨水打濕了青石板路,讓路面變得特別濕滑,極容易導致摔跤,這大大增加了我們前行的難度。

嚮導阿有出生在秤架臥佛山東嶺村,9歲那年才跟著家人下山定居。長大以後,又回到生他養他的山上放羊,因此對臥佛山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事實上,這一路上分叉路口很多,再加上荒無人煙,如果沒有象阿有這樣的本地人擔任嚮導,會很容易迷路的。

阿有告訴我,小時候幾乎見不到外人,也不知道大山外面是怎樣的情形。那時候東嶺村有一間小學,但只有3個班,兩個年級的學生安排在同一間課室上課,老師都是本地人。由於家裡特別窮,他只讀了四年級就綴學了。

阿有說,村裡的男孩基本都是娶附近的女孩子當老婆。那時候下山唯一的方式就是步行,爸爸每次天沒亮就下山去秤架鄉趕集,直到天黑才能回到家。

現如今,臥佛山已經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區」,只有極少數人在山上放羊,每天上山給山羊喂點食鹽。阿有說,山羊不需要喂飼料,它們滿山遍野找樹葉吃,晚上自已跑回羊圈睡覺,如果山羊吃不到鹽的話,嘴巴會很容易發炎的。

阿有還說,在這些連綿不絕的喀斯特峰叢之間,發育著很多地下河、溶洞、垂直豎井,小時候,他會經常進溶洞玩耍,天旱季節還會進洞打水。

翻過兩座山埡,我們進入第一個村落,這個村莊叫水槽村,只有幾座破敗不堪的泥土房子。阿有說,村莊早已無人居住,前些年他上山放羊,偶爾會找間破房子住一晚,沒有電燈,沒有手機信號,更沒有人,這裡的夜晚死寂得讓人有些害怕。

大山裡面,只要有房子的地方,附近肯定能夠找到地下泉眼;只要有泥土的地方,都被勤勞的村民開闢成土地,用來種植玉米和蔬菜,只是多年過去,這些土地早已丟荒了。

翻過三座山埡,耗去了3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東嶺村委所在地了。雖然說是村委,但幾百年來卻不通公路。阿有小時候上課的東嶺小學早已倒塌,只剩下一堆泥土。

在無限的稀噓中,我們繼續前行。目光所及全是殘垣斷壁,除了我們一行三人,沿途見不到任何一個村民。這片廣袤的喀斯特峰叢區域就象一片石頭荒漠,漸漸成了各種野生動物棲息的天堂。

行走在一座座山峰之間,時常會有很多驚喜發現,到處都有遍地的野花,到處都有新鮮水果,你可以隨意採摘,不用擔心有人喝止。

穿過東嶺村後,小路越來越荒廢難走,四處長滿了密密的芒草,需要用鐮刀奮力開路,方可艱難前行。阿有說,幾百年來,東嶺村的村民都是走這條路下山的。但自從開通了採石場碎石公路後,東嶺村至白石眉村這段小路基本沒人走了,所以變得特別難走。

好在這段荒廢破敗的小路只有500米左右,之後道路又明顯了。我們翻過一座山埡,視野變得突然開闊起來。一道巨大幽深的峽谷橫亘在面前,這就是秤架—嶺背大峽谷。

一般人駕車行走於秤架至嶺背的G323國道上,根本無法感受秤架—嶺背大峽谷的壯美。只有身在高處,才能夠欣賞到這處大峽谷是如此壯麗,即便放眼整個廣東,也是罕見的。

(下圖請橫屏欣賞)

接下來,我們經過的是白石眉村。白石眉村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懸崖村,座落在海拔650米以上的懸崖絕壁之上。越過白石眉村,接下來得在坡度接近70度的懸崖絕壁上一直下行,短短的5公里行程,海拔高度從700米直降到河谷底部的80米。

這時候下起了傾盆大雨,讓下山之路更是濕滑難行,最終,這段下山路足足耗去了我們3個小時,過程真是難以言說。你根本無法想像,幾百年來,居住在山上的村民只能沿著這樣的懸崖天梯下山,從出生到死亡都無法逃避。

終於回到了壩尾村,終於回到了人間。愛全旅業龐老闆已經駕車在壩尾村等候多時。回頭一望,大雨過後的青山雲霧繚繞,美得恍若仙境。回想起剛才從懸崖上冒著傾盆大雨一步一步走下來,就象是做了一場夢。

這次徒步穿越探索發現之旅,特別感謝秤架鄉愛全旅業龐老闆的大力支持,特別感謝阿凱和阿有兩人的全程陪伴。這條徒步線路穿越了秤架臥佛山這片「無人區」,沿途風光原始秀麗,隱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境,特別值得前去一探究竟。只是這條線路沿途分叉路口較多,建議聯繫好嚮導和私車接送後方可前行,否則很容易迷路。

(圖文:黑豹,圖片拍攝於2020年7月3日)

發現清遠精選原創圖文,請點擊下面的文字連結:

在雲海之上的陽山,從容邂逅廣東最極致的自然景觀!

漫步鵝卵石鋪就的時光古村落,誠邀您免費體驗廣東最純美鄉村民宿!

清遠境內的這座山峰,驚現罕見的雲海佛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meuHnMBiuFnsJQVl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