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起源研究出現進展,劍橋大學博士推論,疫情根源更多源自美澳

2020-04-12     華山穹劍

新冠病毒的來源一直是全球人們關注的重點,特別是西方國家大搞污名化的行動上演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揪出導致新冠產生的罪魁禍首,畢竟在真相未出現之前,西方勢力仍舊有足夠的藉口,去造謠新冠的來源,讓國人蒙受恥辱。各國的科學機構也在致力於探討新冠的源頭,而近期關於病毒來源的研究有了新進展,美國的污名化行為將受打擊。

最新的研究發現,新冠A類病毒在武漢只有極少數病例,卻多存在於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患者當中,此說法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來自於劍橋大學Peter Forster博士的推論。4月8日英德學者共同撰寫的論文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PNAS上發布,研究人員通過新冠病毒的進化方式,將病毒劃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被認為是爆髮根源,B類為我國境內爆發的主要類型,C類則在歐洲大陸上廣泛傳播。

就當前的研究來看,和病毒起源最相似的A類病毒,在我國武漢雖然有出現,但是數量不及美國大陸以及澳大利亞境內那麼多,在中國國內傳播較廣的其實是B類,而歐洲的病毒很有可能是B類病毒變異而成。從這些研究當中不難看出,我國境內的新冠病毒僅僅只是一個進化體,而並非根源。而爆髮根源A類病毒,的確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受感染者當中分布更多,此觀點讓美國的污名化行為受到了撼動。

事實上關於的源頭問題,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很多討論,除去美國執意認為源頭是我國之外,也有一些國家持有不同意見。義大利作為受新冠影響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也曾就新冠源頭的問題展開過討論,義大利的藥理研究所主任此前公開表示,義大利可能在去年的11月和12月就已經出現了類似新冠病毒的肺炎,而這個時間早於武漢爆發疫情的時間。

雖然當前尚不得知新冠的真正源頭,但是美國的行為仍舊值得苛責,美國多次將世衛組織已經定名的病毒污名化,試圖從輿論上來逃脫公眾對政府疫情防控不力的指責,甚至還想要我國為此次疫情承擔責任,這樣的做法著實可恥。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目前關於病毒源頭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解釋,多數言論都是建立在科學推測之上。真正的源頭問題尚待科學證實,但是污名化的行動並不可取,遇到這種潑髒水的舉動,我們應該予以大力譴責。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eDZb3EBiuFnsJQV08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