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中國鐵拳,從阿里巴巴開始了

2020-12-18     北美報告

原標題:重磅 | 中國鐵拳,從阿里巴巴開始了

韭菜總有割完的一天?

原創|net百曉生

來源|TOP網際網路

1.政治局放大招,反壟斷開始

罪名成立。

12月14日,國家監管總局發布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處罰決定書,正式向網際網路巨頭開戰了!

圈外的朋友可能還不太了解情況,我來簡單介紹一下事情來龍去脈:

2017年,阿里巴巴斥資177億收購線下零售商銀泰,這麼重大的併購事項,阿里居然沒有向國家反壟斷機構報備,直接來了個先斬後奏。

這種無視國家《反壟斷法》的行為狂妄至極,現在處罰終於來了。

阿里的狂妄,又何止這一件。

比如,2015年淘寶大戰國家工商總局,炮轟工商總局監管程序失當、執法過激,最後總局服軟,淘寶大獲全勝。

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某度吃大瓜。

回到正題上,監管總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突然拿阿里開刀?

山雨欲來風滿樓。

因為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中央政治局開會,明確表態2021年經濟工作將「加強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是中央政治局首次明確加強反壟斷,背後的信號昭然若揭。

我們再把時間線往回調一個多月:

10月底,國家反壟斷法律進入修法程序;

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平台經濟反壟斷指南,針對阿里、騰訊、美團、京東等巨頭涉嫌壟斷開刀。

一個多月來,中央接連放大招,預示著網際網路反壟斷時代已經到來了!

2.無法無天的巨頭們?

從1994年中國接入第一條64K網絡專線開始,中國網際網路已經狂奔了26年。

國家反壟斷的鐵拳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突然打下來?

因為巨頭們所作所為已經無法無天了!

第一,個體戶越來越難

首先出來挨板子的是最近正在吞併菜市場的巨頭們:

今年6月,滴滴推出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創始人程維宣布:「橙心優選投入不設上限!」

7月,騰訊8億美元投資菜場「一哥」興盛優選;同月,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王興放狠話:不惜代價拿下市場第一;

8月,拼多多上線「多多買菜」社區團購;

9月,阿里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糾集六路資本拿下社區菜場十薈團;

10月,今日頭條上線「今日優選」,成立電商一級部門;

11月,劉強東公開發聲:成立京東優選,親自帶隊下場,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

……

短短几個月,資本市場開閘泄洪,114億資金流入菜場,傾銷似的價格打得小攤小販毫無招架之力,年輕一點的淪為打工人,年老一點直接失業。

今天,新一輪寒潮席捲全國,小攤小販頂著零下幾度的低溫做一點鋼鏰生意,巨頭們跺一跺腳,不費吹灰之力砸掉了他們飯碗。

擠垮菜場個體戶後,接下來是什麼?

兩頭通吃?買菜分期付款?不寒而慄!

我們再看看那些 堆積如山的自行車、一地雞毛的P2P、殺人不眨眼的長租公寓……

只想著割小民韭菜,從不攀科技高峰,掙快錢永遠第一名——中國資本界應該感到羞恥!

第二,製造業苦不堪言

商家去了淘寶開店,就不能去京東和拼多多;

去了美團開店,就不能去餓了麼;

一個平台用了支付寶,就不能支持微信支付;

……

2019年,賣微波爐的格蘭仕和拼多多眉來眼去,某寶一怒之下掐斷了格蘭仕的店鋪流量,直接導致後者20萬台存貨積壓在倉庫里,白白損失1億多元。

現金流被斷的格蘭仕,現在都沒緩過氣來。

這就是巨頭霸道的價值觀,它壟斷流量優勢,掌握了對製造業的極大話語權,乃至是生殺大權。

馬雲的廣告語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現在改成讓天下沒有能做的生意竟然毫無違和感!

毫無疑問,這種網際網路巨頭高高在上。

實體企業是死是活?有沒有現金撐下去?

對不起,平台利益至上,殺雞儆猴,絕不手軟。

第三,消費者淪為砧板魚肉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同一件商品,平台根據顧客的畫像和大數據,計算出哪部分顧客付款爽快、對價格不敏感,那麼這部分顧客的價格就更高。

隨便舉個例子:

天貓有個88VIP會員服務,每年交88元,買東西就有折扣。

那麼交了會費,就更便宜嗎?

太天真!

別不相信,一箱豆奶,普通用戶62元,到了會員價就成了73塊。

差別待遇,專殺熟客,這就是巨頭本色——淘寶、美團、攜程……一個都逃不掉。

巨頭們有恃無恐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低於成本銷售打垮競爭者、搭售不合理交易條件……中國網際網路被攪得烏煙瘴氣。

這就是國家鐵拳砸下來的大背景——巨頭和資本集中壟斷,通吃製造業、個體戶和消費者,上下游全部淪為打工人。

3.巨頭的使命在哪裡?

我們每個人應該都隱約感受到了,網際網路贏者通吃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原本我們以為新技術造就了新商業,規模效應會帶來效率的提升,可事實卻跑偏了。

當這些巨頭形成了規模、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商業邏輯後,他們就通過壟斷地位獲取超額利潤。

後果已經非常嚴重了。

所謂大樹底下不長草,近些年來,中國幾乎沒有再產生過創新公司。

目前移動app排行榜,前面全部是老面孔。

每當有一波新的創業機會出現時,壟斷巨頭都會要求站隊,要麼用資本打壓新企業,要麼徹底收購這些創業公司,最後吸干他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被它收購的企業絕大部分死於非命。

360創始人周鴻禕是這麼評價巨頭的:

大企業玩慣了這一套吸星大法,他們對付創業公司都叫卡位,趁你很小的時候做一個跟你一模一樣的東西,然後通過自己更強有力的資源,更多的用戶,通過交叉補貼,可以迅速把小公司摁死。

投資人的錢打了水漂,就不會再投資創業公司,創業公司資金不夠,就永遠站不起來。

你看,巨頭的江山就這樣穩如泰山,創業公司還搞個毛線?毫無疑問,巨頭們通過壟斷排除了競爭,最終損害的就是公平和創新的市場環境。

它會導致什麼後果?

最嚴重的後果莫過於經濟失去活力,國家陷入泥潭,就像日本被寡頭壟斷後,GDP 20年沒有變化過。

看到了吧,這就是壟斷與資本逃不脫的原罪。

我們再把視線收回來,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兩彈一星」、「蛟龍」入海、「神舟」飛天、「嫦娥」奔月……中國突破歐美封鎖,靠的就是自主創新,靠的就是志向高遠

正如《人民日報》所說:

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追求、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致每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不要辜負了時代賦予你的使命!

轉載授權聯繫:百曉生(ID:qiyuedayang)

來源:Top網際網路

責任編輯:馬家輝

平台:北美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直擊 加拿大確認全民免疫時間線!特魯多接受採訪笑得合不攏嘴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Rr0c3YBX2TYn2u-re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