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挖蓋楞 文/秦東風

2020-04-13     終南文苑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在秦嶺山區「上山下鄉」,所在的生產隊有塊叫「簸箕灣」的山坡地,面積不算小,每年種糧收穫亦可,鄉親們較為看重。記得一年冬末,生產隊隊長對我們幾個知青說:「帶上钁頭、鐵杴,到簸箕灣挖蓋楞走。」我們聽了大眼瞪小眼,不知何為「挖蓋楞」,但也不願多問,怕被人笑話「連這都不懂」。隊里的老楊是個公認的能人,他腦子靈光,幹活利落,還有些文化。老楊見我們滿臉狐疑,就大聲告訴我們幾個「城裡娃」:「挖蓋楞,就是把山坡上的熟土挖下來,揚到地里當肥料。」

  我們跟著村民隊伍出發,經過1小時左右,到達了「簸箕灣」。隊長對我們說:「你們知青看我怎麼干,就怎麼干,一定要注意安全。」說話間,便掄起钁頭一層層挖去地邊塄坎上的熟土,而後熟練地用钁頭背將挖下的土塊敲碎,再將打碎的土團做一堆。女社員用柳條筐將蓋楞土提走,男社員再將土揚進地里,等待來年犁鏵深耕,增加土地肥力。

  我組6位知青如法炮製,幹著幹著有位「插友」(插隊的知青朋友)高喊:「陳隊長,蓋楞坡上的土更肥!」隊長說:「那就挖下來,不要便宜了荒地!」於是,我們幾位知青一股腦把旁邊山坡上一些更有價值的「腐殖土」也挖下來當成了肥料。

  人勤地不懶,老天肯幫忙。到了次年夏收季節,「簸箕灣」那片有蓋楞土滋養的山坡地,小麥收成果然較好。回想起來,「挖蓋楞」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時「肥料難、肥料貴」的問題,這種土辦法很值得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OSHdXEBiuFnsJQVed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