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琳同志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後擔任三原縣委機要局機要員、機要室主任、縣委保密局局長等職務。她紮根基層三十年如一日,用真摯的情懷、敢做善為的作風、不凡的成績詮釋了「對黨和人民忠誠守護」的至高理念。
用愛崗書寫忠誠
譚琳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受敬業愛崗的父母的薰陶,被革命先烈悲壯如歌的紅色往事所震撼,《保密局的槍聲》、《永不消失的電波》等諜戰經典不僅激勵了她的理想信念,更激發了她的英雄主義情懷!機緣巧合,她走上了「保密」這個神秘的工作崗位。工作伊始的單調和枯燥,使她一度困惑、迷茫……隨著逐漸深入和了解,她重新審視了自己所肩負的重擔和使命。傳統教育材料和失泄密案例更讓她知道了中央特科、李克農……知道了忠誠的內涵,知道了這裡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神聖的使命感與日俱增,干好工作的信念慢慢在心中紮根,她越來越熱愛自己的工作,這一干就是三十年。對於為之付出的努力和犧牲,她總是平靜而堅定的說:獻身保密工作是我人生的追求、無悔地選擇。
用敬業詮釋責任
從剛入職場的懵懂少女到而今歷經磨鍊的保密骨幹,她把最美好的青春留給了工作,把渾身的傷病留給了自己,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堅強意志和敬業精神。面對堆疊如山的密級文件,如何分門別類?便於隨時查閱?做到密無一疏?經過不斷摸索,她率先創建了保密文件辦理軌跡制度,對每份密件進行編號,建立細緻傳閱軌跡,隨時掌握密件行蹤,同時確保環節安全。該制度得到省市主管領導的高度認可,並在全省範圍內推廣。在每年中考、高考等大考保密工作中,她嚴格過程管理,不僅派員全程押運、管理試卷,更是親臨考區堅守到考試結束。作為人民代表、政協委員,她經常利用機會開展保密知識和保密意識普及。每到任務來臨,她力求把上級要求轉化為既符合上情又切合下情、既反映共性又體現特色的真招實措。她不斷加大對保密法制宣傳的建設力度,加強「三大管理」,強化保密自查自評工作,在建章立制、規範管理、抓好落實等重點上下功夫。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辦公硬體設施得到很大改善,原有兩間辦公用房增至四間,加上隔檔,及時更新保密技術設備,不僅使保密局有了獨立空間,更是提高了工作安全係數。
「非典」期間,她顧不上年邁多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40多天沒有回家,始終堅守在崗位;「5.12汶川大地震」舉國同哀,她強忍著悲傷,堅持帶病工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幾年來堅持每周抽出一天時間,去她所包抓的大程鎮吳家村貧困戶吳雙利家噓寒問暖,風雨無阻。先後協調多個部門,多方聯繫為其進行危房改造、申請輪椅以及落實就業幫扶等措施,終使該戶提前脫貧。
用真情書寫奉獻
使命易曉,致遠惟艱。三十年的保密之路,其中的苦與淚,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切身體會,而她堅持了下來。遇到阻力,迎難而上。基層保密工作繁瑣而艱巨,所面臨的困難和羈絆更是不勝枚舉。某個涉密單位在計算機分類上不願意再投入,她不厭其煩,在第五次見到負責人時,他說「真服了你了,馬上配機子」。面對家人,深感愧疚。丈夫是軍人,時有軍務在外,而基層「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更使她無暇顧及家庭,兒子不到2歲就進了保育院,一年級就掛上鑰匙獨自上下學,無數個節假日母子在單位度過。年老體衰的父母,經常看著她回家的路望眼欲穿,因堅守崗位而沒有在父親臨終前見上最後一面更是她終生的遺憾!對待同事,溫情關愛。她將悉心整理的工作資料與大家分享,指導年輕同志參加競賽,多次為省市贏得榮譽;生活中更是對同事們關愛有加,相處融洽,大家都說「真慶幸遇到了一位好大姐!」。
在她的帶領下,三原縣保密局的工作水平快速提升,各項工作更是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縣保密局連續多年被省市評為保密工作先進集體,她本人也多次被評為省市保密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密碼幹部等,2018年底中辦機要局特別向譚琳同志頒發了榮譽證書。同時她還是陝西省第十二屆婦代會代表,咸陽市第八屆人大代表,三原縣第十四屆和第十五屆政協委員。她以實際行動堅守著平凡的崗位,為保密工作書寫了一曲常駐心中的芳華!
(三原縣紀委監委 耿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