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鎮探索訂單農業發展路子

2020-01-14     保山新聞網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騰衝市明光鎮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核心,以脫貧攻堅為主線,堅持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通過黨員、黨組織作用發揮,讓「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帶動產業發展規模化,訂單農業常態化,品牌打造特色化,農民增收長效化」的發展路子。

強組織,築牢「促進脫貧」戰鬥堡壘。自治社區黨總支以「基層黨建創新提質年」為契機,狠抓黨支部規範化達標創建工作,深入實施農村「領頭雁」工程,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將黨的建設優勢轉化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發展優勢,充分發揮黨組織凝聚黨心民心、促進發展作用,帶領群眾自立、自強,發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引龍頭,培養「產業扶貧」新模式。引進雲南極邊茶業公司,先在烏龍壩規劃300畝作為公司基地,在種植、加工、產品、市場營銷取得突破後,率先建立「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訂單」的發展模式,實現百分之百的「訂單農業」,採取「統一提供種苗、統一管理、統一檢測、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方式,解決群眾無市場的後顧之憂,開啟了騰衝訂單農業扶貧工作的先河。

扶大戶,培養「引領脫貧」領頭雁。針對原有土地零星分散,無法形成產業規模效益,難以打造地方特色產品實際,近年來,社區「兩委」班子圍繞「龍頭企業帶動,專業合作社運作,土地集中經營,農民收入增長」的目標,深入村組做好土地流轉宣傳,把農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來,由大戶經營,規模種植烏龍茶。

建基地,搭建「素質脫貧」管理平台。圍繞省委提出的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戰略,按照市委統一部署,在自治社區打造高原特色農業烏龍茶明光園區,帶動廣大群眾嚴格按照標準園創建,深入開展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和茶園綠色防控技術(黃板)示範、茶園覆蔭樹優化、有機茶園、綠色茶園認證等工作,增強了茶園生物防治能力,減輕病蟲危害。加大茶園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管理,確保水通、路暢、園美,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極大地提升了高山烏龍茶的品牌形象。

育能人,創新「科技扶貧」培訓模式。為全面提升茶農茶園管理和防災能力,社區黨總支多次組織以高山烏龍茶種植技術為重點的科技培訓,使茶農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實現每個村民小組都有3至5個科技明白人,每一戶都能掌握1至2項實用技術,從而為貧困戶脫貧提供強有力保障。

帶農戶,鋪就「全面脫貧」致富路。在烏龍茶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社區以「總支領航、黨員帶頭、農戶參與、合作共贏」為思路,先後成立了烏龍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中共自治社區烏龍茶農民專業合作社支部委員會,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訂單」模式,將烏龍茶種植力量凝聚成團,推動烏龍茶由「單打獨鬥」到「共同合作」轉變,並將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及邊緣戶納入合作社進行產業帶動,讓脫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實現「生活富裕不落下一人」的目標。

目前,自治社區規模化種植高山烏龍茶共計1萬畝,每年每畝可穩定實現收入3000元,308戶1368人實現脫貧。在黨建與扶貧互促互推下,人心思齊、人心思干、人心思進良好局面正逐步形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ECno28BbDmBVZuPjX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