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掃碼下載,領取課程福利哦
《外灘細雨》
80×100cm
2018
藝術物語
Art Comments
要強調的是儘管風景畫更注重品位與境界上的詩性和禪意,但如果畫家不是在視覺的、造型的這樣一個渠道來釋放感覺和心性而盲目地去追求景色中的那種文學的詩境或者戲劇的情節性的話,那恐怕是要錯過風景繪畫的真諦了。我常常覺得我們生活周遭的那些山石樹木無不充滿著生機和靈性,只要用靈魂去觸及它們,我們就會發現那眼前的萬物竟都是那樣的自在和高貴。瑞士的阿米爾說「一片自然的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的確,我想讓自己的心和手變得更靈敏些,使我能夠把我所看到的風景,畫得再準確、再貼切一些,我一直在做著這方面的努力。
——任傳文
任 傳 文
1963年生於江西豐城。現任吉林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特邀藝術家,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作品賞析
Appreciative Remarks
《海上花》
80×60cm
2018
《浦江初夏》
80×60cm
2018
《曾經的楊浦電廠》
80×60cm
2018
《舊廠新顏》
60×80cm
2018
開悟的畫家是幸福的,因為找到了自我,知道自己所想要傳達的是什麼,在每次開始繪畫創作的時候知道從哪裡開始,在哪裡停頓,那是一個天人合一的隨性而自然的繪畫過程。
——任傳文
《思南公館一隅》
60×80cm
2018
《梧桐綠蔭》
80×60cm
2018
《外灘的清晨》
60×80cm
2018
《湖》
80×100cm
2018
寫生是畫家在自然和生活中獲取關於繪畫藝術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良好途徑。寫生的方式方法其實有許多,當我的身邊暫時沒有繪畫工具的時候我還是一樣可以寫生,這時我會用我的眼睛和心靈去捕捉自然的視覺之精靈。的確,我們都是在對著眼前的物象來進行寫生的,但從物象那裡看到什麼、畫什麼、怎麼畫,這裡面的差異是很大的。看也是悟,究其根本是要明白自然在那裡向我「這樣一個」畫家暗示著什麼……我們固然要以深切的感情去對待自然,但那些構成畫面的元素則必須是靠畫家敏銳的眼睛和心智去篩選和提煉才會慢慢得來。
——任傳文
《初秋的湖畔》
80×100cm
2018
《秋山》
80×100cm
2018
《清晨的山莊》
80×100cm
2018
《寧靜的天空》
80×100cm
2018
胸有成竹和照葫蘆畫瓢同樣都是寫生中的大忌,前者往往容易形成的是程式化和概念化的機械性重複,後者勢必會由於被動地照抄自然而使得寫生變得寫而不生。寫生同樣也是畫家獲取表達方式和手段的重要途徑,看到之後的做到、發現之後的實現對於畫家來說就顯得更有實際意義,獨到的看法引發了與之相匹配的畫法,這樣便有了獨到的語言來表現獨到的感受。因而,寫生會使我們不斷發現語言、不斷豐富表現,進而才能不斷創造。我們多年來所講的藝術品應該是「內容是形式的內容,形式是內容的形式」。這個道理在寫生的過程中極易得到渲化和彰顯,看法和畫法的吻合就如同靈魂和軀體的吻合一樣,如此才談得上藝術的鮮活和藝術的生命之所在。
——任傳文
《浮生·夏之垂釣》
65×80cm
2018
《浮生·詩經之一》
65×80cm
2018
《浮生·冬日》
65×80cm
2018
《浮生·城北舊事》
65×80cm
2018
要強調的是儘管風景畫更注重品位與境界上的詩性和禪意,但如果畫家不是在視覺的、造型的這樣一個渠道來釋放感覺和心性而盲目地去追求景色中的那種文學的詩境或者戲劇的情節性的話,那恐怕是要錯過風景繪畫的真諦了。我常常覺得我們生活周遭的那些山石樹木無不充滿著生機和靈性,只要用靈魂去觸及它們,我們就會發現那眼前的萬物竟都是那樣的自在和高貴。瑞士的阿米爾說「一片自然的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的確,我想讓自己的心和手變得更靈敏些,使我能夠把我所看到的風景,畫得再準確、再貼切一些,我一直在做著這方面的努力。
——任傳文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寫生作品
60X80cm
2017
《金色的尼羅河1》
195×125cm
2017
《金色的尼羅河2》
195×125cm
2017
《金色的尼羅河3》
195×125cm
2017
《金色的尼羅河4》
195×125cm
2017
《金色的尼羅河5》
195×125cm
2017
《浮生-晨霧》
118×105cm
2015
《浮生-瓶》
118×105cm
2015
《浮生-瓷都的回憶》
118×105cm
2015
《浮生-高原》
100×92cm
2015
《浮生-春天的早晨》
85×80cm
2014
《夏日流雲》
85×80cm
2014
《寂靜的一天》
145×135cm
2011
《程》
90×70cm
2008
《柬國的回憶》
140×120cm
2008
《柬埔寨的回憶1》
138×122cm
2008
《柬埔寨的回憶2》
138×122cm
2008
《柬埔寨的回憶3》
138×122cm
2008
《柬埔寨的回憶4》
138×122cm
2008
《柬埔寨的回憶5》
138×122cm
2008
《柬埔寨的回憶6》
138×122cm
2008
《中國志》
145×200cm
2005
《雨過天晴》
180×150cm
2003
《夏天的正午》
89×71cm
1998
「漢辰藝術APP」隸屬於 漢辰文化發展集團 旗下專業藝術傳播平台。專注推廣中國藝術名家,作品賞析、展示交易、視頻教學、抵押融資,以漢辰投資集團的金融基因,打造最權威的藝術品投資交流平台與在線藝術教學平台。
更多內容關注公眾號
點擊菜單「作品賞析」即可收看
主編:雪松
責編:小奕
漢辰文化集團旗下專業藝術傳播平台
作品賞析丨深度訪談丨視頻拍攝
丨策展拍賣丨寫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