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市場上熱議著一個話題: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和短期國債收益率倒掛。很多人根據歷史經驗,認為美國經濟出現了衰退徵兆,全球金融體系風險急劇上升。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僅據此就貿然得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結論還為時尚早,如果進一步認為全球風險上升,並形成一致預期,則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的自我實現。從上半年實際情況看,美國經濟表現雖然明顯不及去年,但是美國企業創新和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標普500成分股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美國就業情況也不錯,近期IMF還上調今年美國經濟預期增長為2.6%,比年初的預測上調了0.3個百分點。當然,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或者說減稅政策刺激效果減弱都是事實,但短期內並未出現急轉直下的症狀。因此,不能對收益率倒掛現象做簡單理解。
實際是美國單方面宣布將對中國3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令市場預期發生改變,引爆了市場避險需求,大量資金流入國債市場避險,導致長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下降,而美國經濟並未惡化。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發達經濟體,依託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其宏觀經濟政策有很多自由選項,不久前美聯儲政策由加息轉變成降息,這種180度急轉彎引發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致使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劇烈震盪。當然,美國資本市場經歷了十年大牛市,也有內在調整的技術要求。
從歷史上看,每一次美國經濟自身出現問題,或者出現風險積聚,美國總有辦法轉嫁風險,把內部矛盾向外部轉移,讓外部世界承擔風險和成本,而受傷害最大的總是金融體系脆弱的某些新興經濟體。在金融危機之時,美聯儲曾經實施數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還有扭轉操作,總能做到趨利避害、化險為夷。當然,魚和熊掌兼得之事也只有美國能夠做到,其他國家都不享有這個特權。
近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現象引起了多方爭議。在我看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認知,一定要有深層次分析。
第一,利率倒掛現象有利於美國擺脫當下經濟困境。長期國債收益率下降,會減少美國國債利息支出。美國公共債務規模超過GDP,達到100%以上,每年付息成本很高,降息有利於減輕美國財政負擔。
第二,10年及以上長期國債收益率下降,直接降低了融資成本,實際有利於刺激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促進美國經濟增長。
第三,短期國債收益率水平相對上升,有利於抑制資金外流。美聯儲降息通常會導致美元指數變弱,但實際上,美國又希望維持強勢美元,吸引境外資本流入美國。
一般來說,匯率貶值有利刺激出口,但升值有利擴大進口,匯率是一把雙刃劍。實際上,短期利率上升吸引資金流入美國,促進國內投資,但推動美元匯率走強,又不利於出口。貨幣政策往往顧此失彼,因為存在內在衝突。這次美聯儲降息,長期利率下降,可促進國內投資和消費,同時吸引國際資本流入,阻止國內資金外流。
目前,全球需求不足,大宗商品價格低迷,這時候保持強勢美元地位,不僅能吸引國際資本,而且還有利於提升美元購買力。美國可以趁機大量廉價地進口商品。實際上,這恰恰是美國經濟具有自我調整功能的體現。
當然,如果美國經濟因此向好,對世界經濟也是一個好消息。美國經濟和政策變化牽一髮而動全身,我期望美國負起責任,儘量減少宏觀經濟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同時,加強大國之間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從而維護全球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20WpWwBvvf6VcSZnZS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