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變對方的錯誤,以3個方式為基礎,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2019-10-09   今夜情感

有一個大師,據說他一直在潛心修煉「移山大法」,很多人聽了特別的仰慕他。

有一天一個年輕人見了他就問:「大師,你有何神力能把山移開呢?我如何才能練就你這樣的神功呢?」

大師看著他笑了一下說:「練成如此神功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掌握一點就可以了,那就是」山不過來,你就過去。「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和事就像遇到一座「大山」一樣,我們總希望那一座大山能被我們移開,但是好像這一切無事於補,我們無法移開這麼沉重的一座大山。

這個時候有什麼好辦法呢?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過去。

正所謂有這樣一句話「既然改變不了世界,那麼你就改變你自己」。如果你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有矛盾,你想要改變對方,那麼倒不如先改變你自己。

卡耐基的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別人不喜歡你,是因為你的做法還不能使別人喜歡,如果無法說服別人,只是你還不具備說服別人的技巧。

用這樣一種思維去做事,你會發現有一天你突然變了,變得容易可以能把山移過來,

大多數情況下,沒有人會接受被人改變的那一種感覺,即使自己做了天大的錯事,也不願意承認。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則,才可以輕易的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在你與別人產生矛盾的時候,只能做一個被動的接受者,或者強硬的去改變對方時,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矛盾和糾葛。

想要改變對方,必須遵從三個原則

1:改變對方之前,給予真誠的讚美

2:在對方面前繪製一幅美好藍圖

3:真誠的寬容對方

1:改變對方之前,給予真誠的讚美

如果別人犯錯你的時候,你直接告訴對方對方錯了,那麼他不但不會接受,而且還會覺得你是狗抓耗子,多管閒事。

但是如果你用另外一種讚美他的方式,告訴他『他錯了』,那麼他就會信任並且接受。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方式,那就是用「但是」的原則,比如說對方做錯了一件事情,首先是讚美,然後用「但是」作為轉折點。

其實這個方式是有一些問題的,當你誇完對方再用「但是」的時候,其實對方會懷疑你的另有用心,而且你之前的讚美也顯得不那麼誠心,別人也可以輕易的聽出來你是為了批評他而鋪墊的一些話。

我們不妨用另外一種方式,比如說,你可以對員工說:「你的文案做得挺好的,不過你還要繼續努力,要把你做PPT的水平提高一點。」

這樣會顯得真誠一些,「不過」這個詞,比「但是」要顯得自然的多。

有一個員工對他的女秘書說:「今天你看上去精神真不錯,衣服很有品位。」

像這樣的誇讚之詞,對於平時沉默寡言的老闆來說是很少說出來的,當時女秘書臉上泛紅,就在這個時候,老闆又說:「你不用難為情,我剛才說那話只是想告訴你,你的標點符號要多注意一些了。」

著名作家戴爾.卡耐基說:「這就好像是刮鬍子之前先塗一層肥皂水一樣,當我們聽到別人的讚美之後再聽其他不愉快的話,總是比較容易接受。」

2:在對方面前繪製一幅美好藍圖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總是犯錯,其實是因為習慣,又或者他根本不知道他應該怎麼做,才算是更優秀。

這種情況之下,你不妨給他立一個標杆,為他繪製一幅美好的藍圖,讓他根據設想的那一份美好藍圖去做事。

曾經有一群工人在蓋房子的時候,其他的做的都沒問題,但是每天結束之後場地全是垃圾。

負責工程的經理就拿這些工人沒辦法,畢竟他們工程做的任何問題都沒有,但是當工人離開之後,他就一個人加班,把那些垃圾全部整理起來,整齊的堆放在一邊。

第二天,早上剛上班的時候,他對工人的一個小組長說:「我很高興昨天晚上你們能把場地收拾的這麼乾淨,而且還沒有影響到市容。」

後來經過這一件事情之後,每天工人完工之後,都會自覺的把垃圾收拾一下,這樣他沒有耗費任何精力,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要想改變一個人而不傷感情,不引起憎恨,就要為他繪製一個美好的藍圖。

因為每一個人都想讓自己更加優秀,當你在他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時,他會順著那個榜樣去做。

直接的批評一定會引起他的氣氛,並且還會直接傷害他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如果你直接的跟他去爭執,那麼以後他做的工程可能都會出現問題,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讓他們自己主動變得優秀,而且給他們樹立一個標杆。

3:真誠的寬容對方

這個世界每一個人都不傻,最傻的人,就是把別人當傻子的人。

如果想要從實際解決問題,並且讓對方沒有感受到敵意,而是感受到一種溫和的時候,你要做到的就是真誠和寬容。

用這樣一種管理方式,你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和員工用心去交流,這樣他們可以真切感受到你的用意和寬容。

經常和他們聊一些家常和心裡話,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屬於這個團體之中,團體的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那麼他就會為了維護團體而少犯錯誤。

在批評對方和給對方提意見的時候,首先先批評自己,而且一定要真誠,讓對方感受到你內心的誠意。

當你告訴別人,你自己也曾犯過錯誤的時候,不要害怕因此不再會受到他們的尊敬,相反,他們會覺得你真實不做作,而更容易接納你。

著名的試飛員包布.胡佛,他經常在航空展覽中表演,有一次在一次表演之中出現了問題,高空三百尺的時候飛機引擎熄火,他憑藉熟練的技術讓飛機降落,人沒有受傷,但是飛機已經受損嚴重。

飛機降落之後他立刻去找為他保養飛機的機械師,原來因為機械師的疏忽,飛機上需要裝的汽油,但是他誤裝了噴氣式燃料。

當時那個年輕的機械師非常害怕,因為他差點要了飛行員的命,試飛員的心裡當時非常憤怒,是當他見到那名年輕的保養師的時候,並沒有去批評他,而是耐心的對他說:「為了表示我相信你不再犯錯,我明天還會讓你再為我保養飛機。」

可想而知,那個年輕的機械師,後來再也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

有的時候真誠的寬容對方比改變對方更重要,而且寬容之後,對方會有一種負罪感,這種負罪感是他以後為你賣力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寬容給他帶來的心靈震撼,比任何的批評都要厲害。

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原諒別人所犯下的錯誤,你會收穫不一樣的結果。

結語:

在改變對方之前,你先要改變自己,改變的就是處理矛盾的這種方式。

如果你直接的去批評對方,或者說試圖改變對方的所有想法,所有行為,這無疑是最大的一個錯誤。

有的人在對待員工的時候,都喜歡強硬的讓員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這種管理者是最愚笨的。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誠的尊重對方不同的個性,即便是對方有著與眾不同的一個色彩,也能夠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去發揮他的特長。

當你改變了這樣的心態時,你才是一個完全合理的管理者。

本文由【今夜情感】原創,剖析內心本質,了解情感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