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維護孩子的心理安全,關心孩子在校生活,保護孩子自尊心

2019-10-05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老師有教育孩子的責任,這種教育體現在很多方面,優秀的老師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提升成績,還能夠提升孩子的素養、品德,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有少部分教師只注重孩子的成績,在教育孩子時使用的方法並不妥當,家長應該多關注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情況,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不要覺得老師教育孩子是因為孩子犯錯了,無論孩子犯多大的錯,老師都不該侮辱孩子的人格,不可以不尊重孩子,孩子的心理安全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閆女士的女兒13歲,很不喜歡上學、成績差,還總惹禍,閆女士對女兒嚴加管教,可是卻不見成效。但前不久閆女士發現女兒變得內向了,不像原來那麼愛說話,女兒跟她說老師在學校辱罵她,閆女士卻沒當回事,還表示「你不犯錯他能罵你?」閆女士在心理慶幸終於有老師能管得住女兒了。結果有一次女兒把老師的話偷偷錄了下來,閆女士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老師謾罵女兒時言辭粗魯,很傷女兒的自尊心,閆女士這才到學校找了老師,而女兒也有明顯的厭學跡象,閆女士準備替女兒轉學。

無論孩子的能力、表現有多差,老師都不應該用粗魯的語言謾罵、侮辱學生,家長也要注意維護孩子的心理安全,關注孩子的在校生活,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遭到老師或者同學的辱罵,家長應該極力制止,讓孩子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護,心理安全和身體上的安全同樣重要。

家長要關注孩子對學校生活的反饋。

家長要關注孩子對學校生活的評價,看看孩子對老師、同學有何看法,如果孩子覺得老師的某些行為不對,家長應該予以重視,而不是站在老師的角度,認為孩子一定有錯,弄清事情的因果才能準確判斷到底是誰的錯。

家長要尊重並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平時也要尊重並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謾罵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兒,同時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健康成長。

家長要約束孩子的日常行為。

孩子犯錯是很多老師發脾氣、罵人的原因,雖然老師使用的處理方法不夠妥當,但是孩子的錯誤不能因此被掩蓋,家長平時要注意約束孩子的日常行為,讓孩子注意自己在校的表現,如果孩子不犯錯,老師就沒有理由責罵孩子,如果老師依然有這樣的行為,那麼應該告知學校對老師做出處理。

家長不要忽視孩子的心理安全,如果家長忽略這一點,孩子很容易失去對身邊人的信任,和家長之間也會形成隔閡,所以家長必須要全面保護好孩子。

您家孩子曾被老師辱罵過嗎?您會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呢?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zgTnG0BMH2_cNUgGS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