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接了朋友的一個電話,托我幫他留意一下相關行業招聘情況,問及近況,他相當焦慮:
「行業不景氣,又趕上這次『疫情』影響,公司領導跟我談離職的事,直到今天,我才發現自己這麼容易被替代。」
正是這位朋友,年前聊天時,他除了向我們抱怨當時工作的乏味無趣外,就是向我們描繪他的宏偉藍圖:建立自己的客戶群,爭取自己開一間公司。
只是,沒想到也就短短數月,宏偉藍圖還沒開始繪製,人就已經要失業了。
用他自己的話說:「總想著以後開公司當老闆,卻忘了當下怎樣做一個優秀員工。」
追求夢想一直是件酷的事,但它永遠也離不開當下腳踏實地的付出,做好當下才能籌謀未來。
日本實業家稻盛和夫先生曾經說過:
「我們的工作,大部分看起來都是簡單和乏味的。但是優秀者總能在乏味中做出成績。」
所以,仰望星空之時,一定要記得走好腳下的路。
就像你想要一匹馬,那不要去追,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待到來年春暖花開,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選擇。
盲目追求目標,不如做好當下的事情,自身有了價值,就有了底氣,自然心境平和,不會焦慮不安。
知乎上有句話說得極為在理:
「通常意義下人們所謂的焦慮,大多是想得太多而踏踏實實做的太少。」
踏實不一定能成功,但不踏實一定會更焦慮。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參加央視《開講了》節目時,曾有青年人提問:
「為什麼堅持幾十年只做汽車玻璃?「
他的回答簡單而明確:
「做得種類多不一定好,做得認真才是最好的!」
這話雖樸實,但大道至簡。
一個人,有很多愛好不一定就高手,但若能認真精進某一領域,才是與眾不同的;
一個人有很多夢想,也不一定就是有追求,只有認真努力,把它們實現,才算厲害;
好高騖遠者,無論在什麼時候很難成功,但踏實肯乾的人,通常不會太差。
貪多嚼不爛,這是從古至今顛撲不破的道理,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通常大放異彩的成功者,與常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每天都努力認真,日久天長,就收穫巨大。
正如荀子在《勸學》中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沒有認真勤懇的態度,再多的夢想藍圖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所以,認真勤懇會讓人安心,當我們能沉下心來真誠做事時,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躁動了,就離目標更近了。
電影《阿甘正傳》中主人公阿甘,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橄欖球巨星、國家英雄、百萬富翁。
而在影片一開始,他卻被認為是「低智商」,不符合人們心中對正常人的定義:「精明」「功利心」。
但阿甘就是一個純粹簡單的人,他很乾凈。
他純粹地愛著珍妮,在衝突中保護她,他歲月的流逝中關愛她;
他參軍後,在戰爭生死存亡的關頭,為了守護友情,選擇勇敢回到戰場;
他生活純粹,喜歡跑步,憑著直覺不停地跑,他跑過了歧視、跑過了大學、跑過了炮火紛飛、跑遍了全美國,最終跑到了終點。
正是這種純粹、這種乾淨讓他心無旁騖,最終達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瑞士有一句俗語:「背著重物的行人走不遠」。
正是如此,所以,當我們把事業、愛情、生活打上「功利」的標籤時,就會發現同時我們也束縛了自己,最終,讓自己陷入帶著鎖鏈跳舞的困境,成為生活的奴隸,稍不如意便灰心喪氣,焦慮不安。
在這個一切求「快」,萬事講「利」的時代,能夠踏實做事,擁有一份沒有「功利心」的純粹,顯得難能可貴。
曾國藩先生在家訓中也有說,「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他口中的「能甘淡泊」,實際就是一種甘於平靜、不為外物影響的淡然。
所以,若能保持純粹、戒掉過多慾望,自然就不會有過多的不安與焦慮。
小時候,我們的夢想是成為面容冷峻的西門吹雪,是白雲城主葉孤城,是劍法無雙的獨孤一鶴。
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變成了被毆打的路人甲,慌忙躲過馬車的行人乙,以及被生活壓迫的小兵丁。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輸給了歲月,我們仍然可以十年磨一劍,可以仗劍走天涯,可以高歌一曲肝腸斷,可以縱馬天地任馳騁。
但是,請一步一步慢慢來:做好眼前事,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天進步一點,每天踏實一點;認真對待生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也許,我們成不了西門吹雪、成不了葉孤城,但是只要無愧於心、踏實努力、我們就可以成為自己的大俠。
推麼推原創寫手|楓夜
編輯|琪鵝
審稿|薛笨笨 阿圖如是說
聲明:本文所述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推麼推文化傳媒(ID:atu0003)立場。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