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著名心理學家十年研究告訴你:為什麼不能表揚孩子

2019-07-25     兔小悅親子學院

前段時間,日本一檔綜藝上播出了這樣一段實驗:一個內向、不自信的女孩,在被人連續誇獎了50天後能否變好看?女孩選擇了一位英俊男孩老師輔助,她從一開始地不願摘下口罩,到最後大方地與人交談,整個人的氣質真的變化很大。

從研究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實驗,會覺得這是個啥?這說不上是實驗,樣本量太少、沒有對照組,沒有嚴格的變量控制,然鵝,說實話,這個「實驗」的結論還是比較「科學」的。

心理學上,有兩個比較經典的心理學效應可以為此做佐證: 「皮格馬利翁效應」。這個效應指的是: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所以,天天被「夸」是真的會變美呢! 當然,這種誇獎可不是阿諛奉承、拍馬屁那種,不然會垮掉。接下來,就要說說這種關於誇獎的藝術,此處劃重點:誇大人和夸孩子,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

1、 怎麼夸孩子?

史丹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有個研究,表明:「表揚,會讓孩子的成績變得更差!」

在過去的10念,卡羅爾·德韋克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在研究中,她將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再完成一項簡單的拼圖任務後,都會得到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比如:「你很有天分,很聰明!」,而另一組孩子都會得到一句關於努力的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接下來對這些孩子進行第二輪、第三輪測試,並在測試中加大難度,讓孩子們遭受挫折。結果發現:

(1)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勇於面對挑戰,進行不同嘗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

(2)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在實驗中束手束腳,不敢犯錯,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

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表揚他們會「害」了他們。

如果我們經常誇獎一個孩子「聰明」,他就會認為自己是個「聰明」的人,但是「聰明」其實算是人的天賦,意味著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輕鬆地完成一件事情。如果嘗試更難的或者新的挑戰,則有可能失敗,就可能會奪走「聰明」這個標籤。這些所謂「聰明」的孩子,自然就會永遠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圈」里,不敢於去嘗試新的挑戰,不思進取。

而如果被誇獎「努力」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取得好成績或者完成任務,是因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下次任務失敗,會歸因於是自己不夠努力了,這樣的誇獎反而能激勵孩子在面臨一次次挑戰時,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直到挑戰成功。

在TED的一次關於「我們要表揚孩子,而不是鼓勵孩子」中,研究者提到:不同的溝通方式,造成了孩子不同的思維模式。

表揚促成的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也就是說,具有這樣思維模式的人會認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無法改變的,在困難面前很容易感到無助。而鼓勵促成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具有這樣思維模式的人會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的努力,而遇到的一些挑戰是來幫助我們學習成長的。具有這樣思維模式的人比較容易成功。

心理學家發現,這樣不同的溝通方式就已經產生影響了,最關鍵的是,父母培養了孩子下形成了不同的思維模式。

所以,以上說了那麼多,總結為一句話就是:我們在夸孩子的時候,不要以結果取向,而是要以過程取向,比如就如上文實驗中。

以下的誇讚孩子的句式,爸爸媽媽請自行完型填空:

1、媽媽看到你在……的努力了!真的很棒!

2、因為你自己的努力,所以你……

3、這次你自己穿上了鞋子(很具體的事情),很厲害哦!下次也要自己穿鞋子好不好。

4、你要一直努力,才能算的是真正的漂亮(替代只是單純誇獎相貌)

說完了夸孩子,那我們要如何誇大人呢?面對虛榮的「成年人」,我們得反著夸人!

比如夸配偶、同事、朋友呢?如果夸孩子的方法用到了成人的身上,這可能就不那麼奏效了。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你會願意聽到其他人對你說:你真的很努力呢!你的努力讓你完成了這個任務!哈哈,我想沒有哪位大人願意聽到這種話吧。

努力?我是個天才好吧?!如果老公對你說:「你真美,你的努力讓你一直這麼美!」你還不讓他跪搓衣板去嗎?!

相對於孩子,成年人更願意聽到的是:「你真的很能幹呢!」「你好聰明啊!」「你太適合做這件事兒了,你很有天賦呢!」「你真美!」(當然這種誇獎是在我們真正地做好了某件事情的基礎上)

這些誇讚不會對我們成年人造成什麼負面影響,反而會讓我們「誤認為」自己真地某件事情上很有天賦,或覺得自己「很美麗」,然後就會在這些事情上多花點心思,讓自己努力朝這個標籤靠。這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經常正面的暗示,興許真的都能實現了呢。

所以,面對你愛的人,請快誇誇獎,要發自肺腑地。

我們是清華爸爸、北師媽媽,7年top1教育學專業訓練,6年頂級母嬰媒體深耕,倡導「輕育兒,反焦慮」!分享關於育兒與自我成長的獨到見解,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tP5MGwB8g2yegND0g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