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朝風日好」文/劉浪

2019-11-17     終南文苑

  豐子愷先生早年以漫畫成名。尤其是其「古詩新畫」的漫畫形式,採用現代手法來表現古詩詞中的經典名句,畫境空靈,很受世人喜歡。其中,有一幅廣為流傳:畫的是男女主人在自家門前掃地備茶,靜候親友的到來,上題「今朝風日好,或恐有人來」。不少觀者誤以為,此題詩為古詩詞原句。事實上,前半句出自李白的詩歌,而後半句乃是豐先生自撰。

  據唐代孟棨《本事詩》載:唐玄宗嘗因宮人行樂,召李白作詩。時寧王邀李白飲酒,已醉。既至,拜舞頹然。玄宗遂遣二內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筆以授之。李白取筆抒思,略不停輟,十篇立就,更無加點。所作五言律詩《宮中行樂詞》十首,篇篇華美、婉約,比如第八首:「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闕樓。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素女鳴珠佩,天人弄彩球。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游。」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倒是那半句看似平淡淺白的「今朝風日好」,有後世詩人忍不住將其「據為己有」。

  北宋著名詞人李之儀,就是寫下名句「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那位,他將「今朝風日好」一句略作改動,寫入了《臨江仙·景修席上再賦》的上闋:「難得今朝風日好,春光佳思平分。雖然公子暗招魂。其如抬眼看,都是舊時痕。」而元代畫家兼詩人王冕和明代的理學家薛瑄,則直接將「今朝風日好」拿過來作了詩的開頭。王冕《今朝》:「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譁。」薛瑄在《武陵曉泛》首聯亦寫道:「今朝風日好,來泛武陵溪。」楊維楨,元末明初最具藝術個性的詩人,獨創「鐵崖體」,有「一代詩宗」之稱。連他也忍不住將「今朝風日好」原句照搬,其《風日好》詩云:「春來風雨顛,未見風日好。今朝風日好,美人在遠道。」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美人在遠道,思念是一種甜蜜的憂愁。豐子愷先生畫「今朝風日好,或恐有人來」,或許也從中受了一些啟發。作家董橋曾收藏過一柄舊扇,扇面即豐先生的這幅漫畫。他的一位英國朋友看了說,「這位豐先生的畫帶著『傳教士的愛心』」。後來,董橋先生還把這事兒寫入他的散文,篇名就叫《今朝風日好》。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裝幀古色古香的董橋散文集,書名亦定《今朝風日好》。

  「今朝風日好」翻譯成白話,即:今天天氣好。如此近乎日常口語的詩句,為何能被歷代文人念念不忘而流傳至今?

  抗日戰爭時期,豐子愷先生避居重慶「沙坪小屋」,曾畫過一幅這樣的漫畫:天下著雨,兩人撐傘相遇,卻喜笑顏開,互道「今天天氣好」。原來,當時日軍飛機經常轟炸陪都重慶,而雨天多霧之時視線不好,飛機就不會來轟炸,山城也就暫得安寧。如此,漫天雨霧,大家能不歡喜嗎?

  由此可見,人們心中真正歡喜的「今朝風日好」,實無關天氣,而在世事。在每個人的心目中,各有不同的「風日好」:於薛瑄,是「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於王冕,是「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於楊維楨,是「美人在遠道,相思把瑤草」;於古時多數士子,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然而,昨日之日不可留,未來之期不可期。我們能把握的,唯有當下。因而,無論古今,不分貧富,人們對於「今朝風日好」,均有著同樣強烈的期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r__eW4BMH2_cNUgEc5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