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這個雞蛋肯定是每家每戶都少不了的,很多城市裡人都喜歡吃土雞蛋,這個土雞蛋和普通雞蛋有啥區別?從營養價值和味道來說是不是區別很大?今天蜜罐蟻小編給大家講介紹下土雞蛋和人工飼料養殖的雞蛋的區別。
(上圖左側是普通雞蛋右側是土雞蛋)
很多人都認為土雞蛋更有營養,認為土雞蛋是散養的雞下的蛋,比較天然健康,味道好,營養價值高,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從營養價值來說,土雞蛋和普通飼料養殖的雞蛋差別不大,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軟磷脂和維生素等。雞蛋主要有蛋清和蛋黃組成,蛋清的主要成分是90%水分和10%蛋白質和其它物質。蛋黃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維生素A、D、E、K、磷、鐵等礦物質以及軟磷脂、核黃素和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等等。
其實這個味道來說很多人都是有直觀感受的,真正的土雞蛋吃起來確實會比飼料養殖的雞蛋好吃,而且做出來的雞蛋也更黃,更好看。為啥土雞蛋好吃?不是因為土雞蛋營養價值高就好吃,是因為土雞蛋由於本身是吃天然的東西,包括草、小蟲、稻穀以及草籽等等,所以其脂肪含量更高,味道吃起來會更香。
正常情況是土雞蛋的個頭會比普通雞蛋偏小,正常的散養雞本身是自然進食,不可能像養殖場那樣按照配比飼料養殖,所以土雞蛋個頭普遍是比洋雞蛋小。而對於雞蛋內部來說,最為直觀的區別土雞蛋的蛋黃會更黃是一種深黃色,而普通雞蛋就是一種淺黃色,這個大家也能辨別出來,從外殼顏色來說土雞蛋是黃白色,而洋雞蛋是淡咖色,兩者還是有一定外觀區別的。
最後蜜罐蟻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從營養價值來說土雞蛋和飼料養殖雞蛋主要成分差別不大,只是土雞蛋脂肪酸含量會比普通雞蛋高一些,但是基本差別不大,對於其味道來說肯定是土雞蛋更好,這個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