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阿拉伯漁民,經常去海邊撿拾鯨魚的排泄物,價格比黃金還貴

2020-07-03     昭武觀史

原標題:古代的阿拉伯漁民,經常去海邊撿拾鯨魚的排泄物,價格比黃金還貴

在唐朝時期,一種名叫「阿末香」的香料跟隨波斯商人抵達長安,這種香料奇特的香味立即引起了唐朝貴族的注意,他們紛紛開始重金購買阿末香,但是當時的唐朝人並不知道這種香料是如何製作而成的,只知道這種香料是昂貴的代言詞。而當時的波斯商人也不願意過多介紹這種香料的來歷,他們並不想將香料的製作方法告訴自己的買主,只是含糊其辭的告訴買主這些香料是從海里撈出來的。

唐朝時期的「胡商」

其實早在唐朝之前,這種價格昂貴的香料就已經出現在東方的土地上,在漢朝時期,生活在東部沿海的漁民經常能從海里打撈出一種灰白色的蠟狀物,這種蠟狀物在燃燒後可以散發出持久的香氣。當那些漁民發現這些蠟狀物的秘密後,便將這些蠟狀物獻給宮廷,這種蠟狀物很快就成為了漢朝貴族常用的香料。

不過不知從何時開始,這種香料居然在宮廷中失傳了,直到唐朝時期,波斯商人將所謂的「阿末香」帶到了東方,而這種阿末香就是漢代漁民獻給宮廷的蠟狀物。到了宋朝時期,宋朝的居民開始稱呼這種香料為龍涎香,宋朝的居民堅信這種香料是龍的唾液。而在此時的歐洲,歐洲貴族則稱呼這種香料為灰琥珀。

龍涎香

在暴風雨的第二天,經常有龍涎香被衝到阿拉伯半島的海邊,每到這個時候,哈倫·拉希德就會立即將部下派往葉門的沙灘上,讓他們打探龍涎香的來歷。

上面這段文字,則是阿拉伯人伊德里西的記載,他是生活在十二世紀的一位阿拉伯著名地理學家,而哈倫·拉希德則是阿拔斯王朝的一位統治者。不過痴迷於龍涎香的哈倫·拉希德,或許最終也沒有得知龍涎香的真正來歷,有人告訴他說龍涎香是從海底噴出來的,然後被鯨魚誤食,也有人告訴他龍涎香是鯨魚的眼淚,總之,當時的人們相信,龍涎香的來歷一定和生活在海中的鯨魚有關。

現在的葉門漁民

正所謂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當葉門的漁民得知哈倫·拉希德非常喜歡龍涎香後,他們開始意識到這種灰白色的東西一定價值不菲,於是便開始在海邊尋找龍涎香,並且將這種昂貴的香料賣給當時的阿拉伯貴族。不過早在阿拔斯王朝未建立之前,葉門人就已經開始販賣龍涎香,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時候,波斯人就已經開始在葉門收購龍涎香,這種香料是他們進行祭祀時的常用品。

龍涎香從古至今都非常昂貴,在哈倫·拉希德生活的那個年代,龍涎香的價格要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還要貴,因此龍涎香也被稱呼為軟黃金。而這種香料的來歷,最後被一位生活在阿拉伯半島的漁民發現,這位生活在科特拉島的老漁民從抹香鯨的腸子中發現了龍涎香,因此被海洋學家證實龍涎香是抹香鯨的排泄物。

抹香鯨

抹香鯨曾廣泛分布在不結冰的海域,深海中巨烏賊是抹香鯨的主要食物,雖然烏賊的肉質比較柔軟,但是它的顎片和內骨骼卻十分堅硬,當抹香鯨吞噬巨烏賊後,將無法消化烏賊的顎片和內骨骼。而抹香鯨也有吐出肚內食物殘渣的習慣,但是一些僥倖未被吐出的烏賊顎片和內骨骼則會繼續留在抹香鯨的體內。

而抹香鯨則會通過腸道蠕動來讓這些異物變得光滑,以此來減少對腸道的刺激,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後,抹香鯨會將這些異物排出體外,而這些異物就是價格昂貴的龍涎香。不過現在的葉門海邊,已經很難找到龍涎香,隨著抹香鯨數量的減少,龍涎香的產量也越來越少,這種香料的價格也越來越貴。

參考資料:《龍涎香的起源》《星槎勝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mikEnMBd4Bm1__YN9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