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優秀的孩子,是被這樣環境下教育出來的

2019-10-30   新恩諾教育

著名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孩子身上清楚地折射出家長的樣子。在孩子整個成長期,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說話的口吻、思考問題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態度,建立自己最初的觀念。因此,一個孩子的好壞,一個孩子是否優秀都與其家庭教育有著極大的影響。

據了解,大多數優秀的孩子,身上的很多品質,幾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和處世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這七類家庭,已經預定了未來成功孩子的名額,與有錢沒錢無關!

懂得尊重的家庭

尊重孩子的前提,是信任。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無數種可能,而人生的選擇權,屬於自己。父母該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應該是一個提供意見、善提意見的角色,應該是孩子的引路人、啟發導師,而不是決策者。冰心說過:「要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和選擇。」

健康成長中的孩子,除了有愛,更應該有尊重。這種尊重,不是溺愛般地讓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不是家長式地說了不能做就是不能做。讓孩子在選擇中成長、學會承擔後果,而不是規劃好他們的人生計劃,逼著他們去執行。

家長不僅要尊重孩子,更要在為人處世上尊重他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長大,能夠學會自尊,更學會尊重他人。

制定規則的家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些孩子的問題看起來是無傷大雅的小缺陷,背後直接導致的原因是因為缺乏自制力。

家長要制定好規則,讓孩子知道每件事的界限。

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適應學校規則,以後走上社會也會更容易適應。

規則的制定不用太複雜,比如,幾點之前必須要做完作業,學習的間隙最多玩10分鐘的手機等等。

讓孩子從小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在學校里自然就形成了自我行為控制,一方面不會因為太調皮而有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學習中養成規律的好習慣。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只有營造了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才可以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空間。

父母有品質的家庭

托爾斯泰曾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惹是生非,別人指責你孩子時,就會說:「這個孩子真沒家教!」而孩子長大後出問題,一定也是父母種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息息相關。

真正能讓孩子成材的,是他為人處世有關係的人品。人品的樹立來自於榜樣的力量,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是不能逃避的。

學習型的家庭

董卿說過:「要想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麼樣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要想孩子愛學習,父母首先要營造一個有學習氛圍的家庭。

在閒暇時間,父母能夠放下手機,關上電腦電視,拿起書本,拿起報紙,多閱讀,或者學習一門技能。從李岩的家庭來看,正是因為家長的自我提升,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女兒閱讀習慣的養成。

在這樣充滿學習氛圍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習就會成為孩子的習慣,而不是一種被強制性執行的一種負擔。

恩諾教育認為,培育優秀的孩子,光從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夠的。父母改變觀念,做孩子的榜樣,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給孩子提供好的家庭環境,才是培養優秀孩子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