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四號線二期嘉禾望崗至彭邊區間左線盾構「大壯二號」順利始發掘進,標誌著區間隧道進入「雙盾構」施工階段。今年6月30日始發的右線盾構機掘進順利,已完成該段施工任務的19%。(文中站名均為工程暫定名)。
十四號線二期北起嘉禾望崗,南至廣州火車站,填補新市、機場路的地鐵空白,未來從化的街坊可直接進入市中心,將減輕嘉禾望崗的換乘壓力,也為地鐵二號線分擔壓力。
場地狹小,盾構機分體入地再組裝
廣州地鐵集團介紹,嘉彭區間隧道全長1.1公里,呈西南走向,起於十四號線嘉禾望崗站,向西南行進,下穿彭上街道地塊和華南快速後接入彭邊站。區間雖然地勢較平坦,但需要攻克多處地質困難——灰岩中發育有溶土洞,與二、三號線隧道平行將近250米,隧道間距為13米至18米,在施工過程中如何確保既有線路正常運營也是此次盾構施工的重點之一。
「大壯二號」全長約110米,但由於施工場地狹小,且盾構井底僅有36米長,難以滿足盾構機體、刀盤吊裝下井組裝的條件。為此,施工單位廣東華隧集團的地鐵建設者們成立了專項攻堅小組,優化地面設施布置和盾構機吊裝組織方案,並採取「鋼套筒密閉分體」的始發方式,即先在盾構井內設置鋼套筒,將盾構刀盤、盾體、橋架以及部分台車吊裝到盾構井內的鋼套筒進行組裝調試後開始掘進施工,再隨著盾構機的掘進把剩餘部分吊裝入盾構井內完成全部拼裝。
這一做法有效解決了狹小空間內設備布置、材料運輸空間不足等困難,而鋼套筒的密閉空間也能提供平衡掌子面的水土壓力,避免了盾構機始發過程中壓力不平衡帶來的風險。
此外,始發空間的不足還給地鐵建設者們帶來了出土口空間不足的挑戰。為此,他們還「量身定做」了一個2.5立方米大小的土斗,解決出土問題。
直達廣州火車站,全線設8個站
十四號線二期呈南北走向,北接一期的嘉禾望崗,南抵廣州火車站,線路全長約11.74公里,均為地下敷設。
該線路主要穿越嘉禾望崗片區、鶴南創意產業園片區、白雲新城片區、新市商業片區等產業成熟區和客流聚集區。功能定位是加強地鐵覆蓋範圍,解決白雲區沿線居民和通勤客流出行、緩解沿線道路交通壓力為主,同時,進一步增強從化到廣州中心城區的快速聯繫。
據了解,十四號線二期共設8座車站(不含嘉禾望崗),分別是:彭邊、鶴南、創意園、馬務、新市墟、崗貝、樂嘉路和廣州火車站(除已運營車站外,其餘站名均為工程暫定名)。其中,廣州火車站與二、五、十一號線換乘,新市墟站與十二號線換乘。由於十四號線二期建成後與一期貫通運營,從化市民乘坐十四號線時不用換乘就可到達廣州火車站,增強從化區與中心城區的快速聯繫。
截至目前,十四號線二期已有4座車站正式施工,1個區間正在掘進施工,其餘工點正在推進前期準備工作。
來源: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研 通訊員 黃祖軍、何璐
網絡編輯:朱慶州 謝藝詩
審核:梁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