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生活沒男友,每天工作15小時,卻因問了一個問題被辭職。」

2019-06-26     柒舟說

最近,我的一位好友S,終於從網際網路大廠辭職了,在網際網路寒冬的當下。

我毫不意外,也不擔憂,甚至為她高興,只評價了一句,你早該離開了!

S是個很拼的姑娘,可自從進了那個所謂的大廠,眼神里的光彩蕩然無存,每天如同行屍走肉,完全像變了一個人,我不知道她在公司經歷了什麼,只知道如果一個公司不能讓你變得越來越美好,那麼,趁早離開,越快越好。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約S喝咖啡,她給我講了個聳人聽聞的故事,在徵得她同意後分享給大家,希望我們每個人的努力都不要被辜負。

我浪費了一年的時間,我每天工作15個小時,可到頭來什麼都沒有提升。」—這是S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她對自己這一年工作的總結。

S緩緩講起了她的故事:

「同一批進那個大廠的人,現在基本都走得差不多了,新員工培訓那個群現在基本變成離職群了。」「公司管理層根本不懂業務,每次評審就是各種空話套話,產品設計從不參與,就靠每次評審開會刷存在感。」

其實,剛進去的時候,S就感到那個公司派系林立,拉幫結派。如果不站隊,基本上半年一年就都被排擠走了。

人浮於事,部門協作效率極低,老員工都以規避風險為生存準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S加班熬夜出的設計,總被無理由擱置甚至推翻。很多一起去的人發現情況都果斷離開,甚至創下入職不到兩周就離職的記錄,而她卻以頑強的意志撐了下來。

S的工作能力沒話說,當初手握多個名企offer卻選擇了這裡。入職後,公司就在不斷重組,變動,裁員以及變相裁員,年前又被「優化」掉一大批員工,而S績效最高,故沒有被波及。

然而,不久後S的部門又被重組,新領導新官上任三把火,適逢S在推動一個重要項目——於是,S就成了新官的第一把火。而且,新官在空降前專門找每個人了解情況,全組就S剛來幾個月,還沒過試用期,沒後台,正適合立威

新官的第一次評審,S方案剛講一半,突然被新官拍桌子,呵斥,方案被無理由的全盤推翻。S熬了兩天兩夜重新出方案,第二次依然只講了開頭,就被無理由反對,新官只扔了句「方案不完整」。S只能問「哪裡不完整?」,新官由於不懂業務回答不出來,當著眾人的面發怒離場,評審也因此終止。此後,新官不斷找各級領導要求處理S。全公司一夜間傳遍S因開會頂撞領導要被開除的消息,人人自危。

很快,S被閒置,被HRBP和領導們輪番約談,要求其主動離開。最終,S被迫換組。然而,事情並未結束,換組後不久,她又被新官的領導約談,告知其因「能力差」,「情商低」被扣掉年終獎,並威脅其要被降職降薪。各種貶低,詆毀,恐嚇,歪曲事實,擔心錄音,拐彎抹角讓S主動離開。

整個故事的邏輯很簡單:S在評審中只問了句「方案哪裡不完整」,由於新官不懂業務,覺得丟面子,就各種打擊報復。然而,手段如此低劣,如此明目張胆,在那家公司,卻屢見不鮮,可見管理風氣多麼有恃無恐。

很多人勸S:「算了,我們都經歷過,忍忍吧,官官相護。」S也一直忍耐,全身心投入工作,結果被閒置,被換組,績效最高卻被扣年終獎,被言語侮辱......同時,不斷有像S一樣對工作滿懷熱忱的員工,被用同樣的手段排擠走,或是對公司徹底失望,加入混日子的陣營。

S不願眼睜睜看著自己選擇的公司毀在那些人手裡,終於給公司高管發郵件說明事實,希望能肅清公司管理風氣,還公司一片陽光,讓公司重回踏實做事的軌道。

你猜這件事的結局如何?

--公司整飭了管理風氣,不再人浮於事,團隊恢復幹勁?

並不是。

結局是:S主動辭職了。而且,這個故事在那個公司也並非個例--在這個公司的另一個事業部,有個男生髮郵件揭露自己領導的管理、作風等問題,結果郵件後該男生立刻被約談,而後拿到一筆分手費「主動」辭職了,還事後還找補了一封「道歉」郵件,為領導洗刷「冤屈」。

這就是某些網際網路大廠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是野蠻生長,融到錢就招人,錢燒完了就裁人,公司瞬間從五百人變五千,從五千變五萬人是常事,這麼迅速的擴張,對於企業及管理者來說,根本沒有足夠的管理能力和經驗。很多管理者把精力集中在結黨營私,拉幫結派。KPI形同虛設,領導是每個人全部的升職希望,所以導致風氣不是以做事為導向,而是以巴結領導為導向。

對於領導層來說,也往往是靠巴結,忽悠四方上位,而且經常換崗,不懂業務,也沒有做過具體業務,只深諳溜須拍馬之道。

如果你是這個故事裡的S,你怎麼做?

其實,很簡單,就是立刻離開。你解救不了整個公司,但你能解救自己,面對錯誤的環境,不要浪費時間去鬥爭,要迅速離開。

在此,想給廣大職場年輕人一點建議:

1、工作時間長不等於有價值,也不意味著成長。基礎事務型工作,做得再久,加班再多,也無法成為你安身立命的本領。

你被占用的時間越多,你個人成長的時間就越少沒時間思考,社交,看書,健身,自我提升……關閉了未來所有成功的可能,只能做大廠的螺絲釘,離開大廠什麼都做不了。當被榨到35歲以後,大廠認為你已經榨不出太多養分,再「優化」掉,換上年輕力壯的新人開始榨。

加班是為了個人成長,而不是為管理者的無能和試錯買單。無論將壓榨勞動者剩餘價值粉飾得多高尚,也不過是為了將榨取的剩餘價值流入自己口袋。

2、要做可插拔的優盤,而決不能做螺絲釘。

即使你在大廠被組裝成飛機,火箭,航母,但是你只要離開大廠,你依然就是個螺絲釘,毫無價值。所以,要不斷疊代,打造個人實力,拓寬視野和眼界,認識不同的人,擴大認知半徑,多開幾扇門。

大廠無法做你一輩子的背書,你個人的實力才是你一生的保障。

羅胖曾說過:「你在投靠大組織之後,你所能夠受到的命運是什麼?
第一,你隨時可能被當做替罪羊給扔出來,而且你的委屈,你何處去訴它,你何處去告它?沒地方說理。
第二,你的所有的成長,你的人生機會都是不確定的,不是你有幾分努力,你一定能夠收穫幾分成就
第三,這個大組織當中的內在的結構,一定會把你培養成一個姦邪小人。不是說你在道德上有多敗壞,而是你學不會這一套欺上瞞下、忽悠四方的這樣一種本事,你在這個組織內是沒法生存的。

3、面對抉擇,一定要當機立斷,及時止損,立即行動。越拖你的選擇成本就越大,不要為自己的拖延找理由。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eXxQmwB8g2yegNDeg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