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聖城網訊 兗州區顏店鎮袁莊菜農梁如海種了四個蔬菜大棚。原來他都是自產自銷,每天摘一三輪蔬菜到息馬地批發市場銷售。而現在受疫情影響,他家的菜沒有了銷路。老梁抱著試試的態度給百意超市總服務台打了個電話。「你現在就摘,安排生鮮採購的同志上門收菜。」總經理張芳第一時間回復。
由於市場關閉,不少小蔬菜種植戶的銷售渠道中斷。為此,兗州新合作百意公司推出 「百意超市上門收菜」的微信,架起了生產和消費、市民和農戶之間的「橋樑」。「一經傳播,我們的電話快打爆了。」蔬菜採購部部長石磊和採購員高冠鵬一下午接了五十多個「熱線電話」。
興隆莊街道處於城鄉結合部,許多村都種了不少的蔬菜。量不很大,標準不統一,多年來他們都習慣於自種自賣。看到了百意上門收菜的信息後,他們通過村微信群建立了「供應網」。「鄉親們,今天下午超市來拉蒜苗,大家下午三點把收好的蒜苗運到村口大路上裝車。明天超市拉芹菜,種芹菜的報報數,統計一下。」微信群成了好工具,解決了「面對面溝通」的弊端。
「上門收菜」的信息隨著微信朋友圈傳了很遠。大安鎮安廟村的李大娘老兩口年近七十,孩子在外地打工,因疫情原因未能回來。家裡種的兩畝地山藥還在埋在地里。打工在外的孩子通過朋友圈看到百意超市上門收菜的電話,聯繫到了石磊。
掏山藥是個體力活,老兩口一天掏不了多少,拉一次百十斤值不當,攢幾天,出土的山藥又不好保鮮。可是看到李大娘焦盼的目光,超市安排採購員來幫忙挖山藥。三四個小伙子忙活了一天,挖了一千斤山藥,解決了李大娘的銷售難題。
作為當地供銷社的龍頭企業,兗州新合作百意商貿公司依靠遍布兗州、曲阜、鄒城的門店網點,企業實現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目標,扛起疫情期間保供穩價的社會責任,給消費者創造放心的購物環境。
為助力小區居民安民宅家戰「疫」,兗州區供銷社新合作百意商貿公司推出「百意購」線上小程序、網上商城開放全區配送。由於各小區封閉管理,蔬菜、水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線上銷售」火爆,供銷一線員工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每天一大早便開始不停地接單、配貨、掃碼分裝、下派配送單、送貨上門忙不停,送完貨常常是伴著夜幕回到家中。
校場小區老年人不會手機線上小程序,又面臨物資短缺不方便購買的情況,員工陳晨便組建了一個微信購物群,把居民的購物需求記下來,分裝配好單,兩天配送一次,受到熱烈歡迎,每次接到貨的大爺大娘常常感動的握著配送員的手不停說著「謝謝」。在紫禁城小區,新合作百意公司配送中心把蔬菜交給紫禁城小區的華仁物業,由華仁物業供給小區居民。
目前,兗州新百意賣場和超市門店米、面、油儲備充足,中央大廚房生產的饅頭基本滿足百姓主食供應,蔬菜、水果、肉蛋每天供應六、七十噸,有效保障群眾「菜籃子」「面袋子」供應。(通訊員 張美榮 徐春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P92jnABgx9BqZZIWV4t.html